[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八十三辑「飘舞的剑」(5651辑)

一 三
山东资助的二万五千两银子和李鸿章送丁宝桢的三千两银子的支持,使钱郧有了充分发挥才干的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作好了组织对平远州城南、北两大田坝水利工程施工的准备。
丁宝桢接到了通知,特意进城,在钱塤和几个幕僚的陪同下,骑着马来到了平远州城南门田坝鱼井河上游。他们下了马,沿着河岸一直走到了源头。

那泉水从山洞里流出来,水色天蓝,在绿树映衬下,别有一番美好的情趣。
钱塤:“这应该叫蓝水河。天下竟然会有这样蓝色的河流!恩师,你见多识广,给我们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么蓝的河流?”
丁宝桢:“我们平远州地下情况复杂,水在地下流淌的时候,将地下的东西化在水里,不同的东西就显出来不同的颜色了。只是,什么颜色的水我都见过了,就没有见过这样蓝的河流。”
蓝色的河水不断流,蜿蜒曲折的蓝水河!
丁宝桢与钱塤及幕僚们沿着河岸往下走,指指点点,铺开图纸查看。
钱塤:“我们大致测量过了,这里地势比整个田坝都高,也勿须筑什么高坝,就可以把水往田坝两边引了。这边往那,往那,那边往那,往那……”
丁宝桢:“好,好,你们尽量计算得精确点,要把水引到所有的田里,又不要超支银两。——这钱也是来之不易的啊。”
钱塤:“恩师放心吧,我钱郧不会做出对不起前辈的事的。”
丁宝桢:“什么时候开工?”
钱塤:“已经布置好了,大家都说宜早不宜迟,后天就开干了。”
丁宝桢:“好,我就想参加第一天的开工。”

沿山麓进行着的兴修水利工地上,民工们热火朝天地挖土、抬石、砌坎,不时还有串串笑声。
丁宝桢只穿着短衫,挥动锄头挖土。他是那么专注和投入,汗水从额头上沁出,滴在浓黑的美髯上,又滴到了正在挖的地里。他的确有些累了,喘气一阵,又弯腰继续挖。
丁宝桢挖了一气,站到了一旁,钱塤便接着用薅锄往撮箕里扒土。他不会扒,手忙脚乱的,一个老农民笑道:“大人还是当好你的父母官好了,请让我老者来!”说话间已经抢过钱郧手中的薅锄,三下两下就上满了撮箕。
一双手伸过来,抬起了装满了土的撮箕,往外倒去。——原来是丁宝桢的大儿子丁体常。
钱塤:“好呀,老虎养的豹子儿。恩师,我真是远远不如你们两父子了。”
丁宝桢:“当知州不一定要会干这些活路。还是这位老哥说的,当好你的父母官就好了。这劳动嘛,不过是体会一下百姓的疾苦而已。”
钱塤:“晚生劳动起来竟然不如恩师,好不惭愧!”
丁宝桢:“你不能同我比,我自幼就劳动惯了的。”

晚霞映红了云天,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往家走了。
丁体娟在父亲前后跳跃着走,道:“父亲,你好象不是山东的巡抚,倒象贵州的巡抚呢!”
丁宝桢:“这有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何况这里是我们老丁家的世居之地啊。”
钱塤赶了上来,道:“前辈,上马吧。”
丁宝桢:“好,上马!”
众人纷纷上马,抖僵扬鞭,在暮色中构成了一道朦胧的风景。
在山东省高居巡抚之位的平远人丁宝桢,为家乡人民的福祉,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