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 孤云
文/于公谨
雾锁在楼台,
月色西山处。
几许浮香暗递时,
夜伴桃花路。
可怜孤云飞,
漫转流星舞。
鸟睡枝头静无声,
梦里寻芳渡。
浪淘沙令 岁月
文/于公谨
云舞在悠悠,
欲坠闲愁。
梨花一夜绕西楼。
似雪妖娆千万转,
尽在心头。
燕过百花洲,
与伴江流。
东风涌动念何休。
万马纵飞颜色改,
春荡悠悠。
五言诗 新颜
文/于公谨
月过云烟处,长山雾锁寒。
几时风雨旧,惊叹有波澜。
随笔
煽动仇恨罪
文/于公谨
看到煽动仇恨罪,就需要骂人。说实话,也不知道这样的脑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中国人?可以说,是让人感觉到厌恶。煽动仇恨,还是说,本来就有罪?用得着煽动?这样的人,活着真的是糟蹋粮食。如果是这样的人,有了权利,有了地位,会怎么样?当然,现在是有这样的权利,有这样的地位。这已经是灾难了。如果是继续下去,会不会是成为汪精卫?还是会成为陈公博?这就不知道了。
当然,提出这样建议的人,是狗,日本人的狗,所希望的是,对日本人宽恕。从来就没有想过,我们是否有资格替先烈们宽恕。当然,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会想要去问问先烈们。也不可能会承认,已经成为了狗。就像是曹树基,不可能会承认自己是日本人的一条狗。当然,他是觉得,自己是有着想法。却还是改变本来是一条狗的事实。不可能会愿意,让他的家人经历日本七三一部队所发生的事情。
不过,很多人,想法是亡国不会成为奴。也不知道这些人把书读到了什么地方。不知道亡国之后,下场是什么。他们觉得,他们是有文化的人,会是座上宾。从来就没有想过,明末清初的时候,那些知识分子的想法也是这样。亡国了,还要觉得明朝的不好,还要鄙视明朝,嘲讽明朝。然后,配合着清朝统治,觉得自己是清朝的座上宾,是成为了清朝的狗。当然,他们自己是没有可能会承认自己是狗。
在这个过程中,清朝人是鄙视着他们,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他们。即使是他们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比如说剃头,结果是,依旧换来的是鄙视。他们得不到好处,就怏怏地离开。当然,清朝的统治者,是从来就没有想要关心着他们的死活。当清朝统治者稳定之后,就开始对他们举起了屠刀,很不客气地杀了他们。知道他们这些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客套。然后,这些人就想起了明朝,才知道明朝对他们的好。
现在的某些人,和明末的那些知识分子是一样的。他们掌握了某些部门,比如说,垄断了作家协会。就觉得自己很不错,说亡国不可能会做奴。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上作家的。当然,不是请客送礼,是没有可能会做上作家。而且,他们也知道,什么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就是觉得,那些屠刀,不可能会降临在他们头上。毕竟他们是有用的。明末清初的文人,是很少的,依旧是被屠杀,何况是今天?
这就是很多狗的做法。就像是某一个觉得美国空气香甜的人,结果是什么?很多人都是看到了,就没有弄明白,还有人想要过去?做狗,都是让人鄙视,都是没有可能会收留。何况是某些自我感觉不错的人?他们是什么?煽动仇恨罪?先觉得自己是不是狗再说吧。是一条狗,就没有必要出来说话。毕竟狗多了,咬人就不应该了。毕竟很多人可以拿起棒子,对着那些狗,进行打击。这是现实。
初冬(五零九)
把自己的脸,贴在别人的屁股上,别人给我们的是羞辱。
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就够了。
只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接连不断地发生着,一次次,反反复复地打脸。
我想要问一下,那些请韩国人过来的人,他们的脸不疼吗?怎么就这么“贱”?怎么就这样愿意“找虐”?怎么就愿意成为韩国人侮辱的对象?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太多。
可以说,也不仅仅是韩国人,香港人也是这样。
可能是很多人看香港人的眼光,就是两个字“港农”,并不带有什么侮辱,仅仅是形容香港人而已,毕竟香港人做事情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而且是小地方,总是自我感觉很不错。然后,喜欢做狗,而且,做得时间很长,已经忘记直立行走是什么。
如果说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有着这样的思维,是没有什么奇怪的,而某些从大陆移民过去的人,也是这样,就让人感觉到鄙视了。
香港某一个出名演员夫妻,做得事情就是这样。
女人是经历了很多的歧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一点是让人感觉到惊讶,只是没有必要佩服,毕竟一个“港农”,一个歧视大陆的人,很自然地应该受到鄙视。本来是大陆过去的,却做了太多的伤害大陆的事情,而且从骨子里面也是瞧不起大陆人。
很多穿越的书籍(是关于香港的穿越小说),就很鄙视着这个女人,当然也是有很多侮辱的词汇,也是对她没有什么好的言语。只是让我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就这样的人,会过来做节目?这就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了。
而她的丈夫,也是让人鄙视的人。
原来是觉得,这样的人,还是可以的。后来看到,“港农”就是“港农”,即使是穿了马甲,也是“港农”,即使是脱了马甲,也还是“港农”。
从心里鄙视这样的人。说实话,“港农”的存在,总是会让人感觉到鄙视,也是看低了香港人。不愿意做中国人,那么就滚出中国。只是“港农”还是会这样存在,还是会在香港待着。如果没有大陆,香港人会有做人的机会?可能吗?
他们的主子,是他们所羡慕的。一个连历史都在编造的英国人,会有什么好?他们多少年有记录的文字?用为什么记录?羊皮纸?会不会氧化?会传承几千年?可能吗?
他们的文物,全是靠掠夺而来。这样的国家,怎么会让人感恩戴德?
当然,除了狗,是没有人会觉得,英国是好的。
而且,“港农”永远不可能觉得,自己是港农,或者还是狗。
清平乐 梳妆
文/于公谨
风清云暖,
月落溪桥断。
若水沉浮三百万,
几个星辰幽怨。
情转且在痴狂,
温柔堕泪千行。
滚滚红尘去处,
谁人正见梳妆。
浪淘沙令 明月
文/于公谨
明月挂云头,
百转西楼。
东风一夜掩长洲。
水转千湾波浪处,
却是悠悠。
星漫欲何休,
发乱三秋。
沉浮几许落心头。
记忆流连三万缕,
尽显幽幽。
七言诗 无情
文/于公谨
无情芳草化寒烟,雁去长空叫北川。
暮色苍茫云乱渡,不知多少掩青天。
随笔
应该提倡国家英雄
文/于公谨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很多东西进行误导的,就觉得某些东西是好的,实际上,却是没有什么用处。很多年前,去一个地方,看到了一本书。我是很喜欢看书的,也是改不了习惯。就拿起了书,看了一下,看到里面是介绍某一个香港演员。我是没有弄懂,这是什么书?怎么会是这样?好奇地看了一下,发现是《少先队员》。当时,我是很奇怪,《少先队员》怎么会变成了这样?怎么就会介绍香港演员?这会给小孩带来什么影响?后来,看过辽宁电视台(是北方电视栏目吧,记不清了,好像是),那个主持人说,有一个小女孩,离家出走。愿意是她喜欢鹿晗,就变成了这样。然后说,你认识鹿晗,鹿晗认识你吗?
当时看了,也是觉得,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少先队员》刊物,里面介绍的就是演员。而且,采访的语气,说着很多的见闻。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少先队员》对很多小学生的误导。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奇怪了。可以说,本来就是这些编辑的不对,却让孩子承担这样的责任。说实话,当时的感觉,是应该追究编辑的责任。问题是,我说了不算,也没有会听我的。我只能是做一个旁观者。而且,我也是很担心,这样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毕竟《少先队员》就鼓励追星,就是想要追星。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少先队员》,那个时候,不是叫做《少先队员》,叫做什么,也是有些记不清了。我是很喜欢看,也是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只能是借其他人的书籍看。记得最清楚的是,后面有漫画,叫做叮叮当当。当当是不一样的,不是现在的当当,而是一个口加上当字。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即使是看完了,也是有些意犹未尽。和现在的不一样,没有明星,没有演员,有的是时代英雄。
不知道小孩子的文物,是什么时候改革的。不过,他们是怎么想的?难得那些编辑,都是移民了?还是没有子孙后代?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让我感觉到有些凄凉。为什么为了国家建设而牺牲的人,就没有了?为什么为了新中国建立而牺牲的人,就没有了?现在,看到了很多的宣传,看到了牺牲的人,又回来了,这是感觉到安慰。最起码,不可能会有诱导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出现。毕竟没有这样宣传,就没有可能会出现着诱导那些孩子,离家出走的可能。
还有,演员都是假面具,都是会在很多时候,有着很多的“假”存在。为什么还要说他们?就像是某一个男演员,手上扎了一根刺,就开始大喊大叫。这是男人?还是娘们?即使是农村的娘们,手上扎刺了,也没有可能会这样大喊大叫。这些演员,连娘们都不如,怎么就会出现在书上?他们配吗?就这样的一些人,会出现在《少先队员》,不能不说,你大爷的。真的是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我是没有弄懂,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不是说,时代变化了,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某些人的心变了,才会不一样。
初冬(五一零)
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从来就没有想要贬低谁,只是看到某些人,是真的从心里感觉到鄙视。说实话,香港很奇怪地方是很多的,尽管国家收回了香港主权,为什么香港还会有外籍法官的存在?如果这些法官是好的,还是可以理解,只是可能吗?他们会公平公正吗?他们只是会偏离法律法规的本意,会进行着无理取闹。就像是一个外籍法官,判决一个贩毒的英国人无罪释放一样,这不是什么民主和自由,而是他们利用权利,为非作歹。
这个时候,那些抗议者,怎么就没有出现?怎么就没有摇旗呐喊?怎么就像死狗一样待着?如果是港农,最起码是人,还是可以的。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偏偏喜欢做狗。
说实话,很弄不明白的事情是,做人不好什么?怎么就偏偏喜欢做狗?
很多移民,都是说明了他们做狗的身份,只是很多人依旧是喜欢做狗,而且是乐此不疲。这就没有办法了。相对来说,某些人想要移民,是很让人高兴的,毕竟他们已经是做狗习惯了。在国内乱吠,没有搭理他们,而他们移民了,再乱吠,就可能会被制止。
当然,狗是没有什么觉得不合理,毕竟做狗习惯了,而且是有着双重标准存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很好。
这样的人,只能是感慨,狗毕竟是狗,到了什么时候,都不可能会变成人。
英国人进入香港,从来就没有友善过,这让很多香港人都念念不忘。这说明了什么?我不知道,也是搞不清楚。难道杀人,就可以让香港人感激涕零?
不要说香港人,即使是某些国人,也是这样,也是愿意接受侮辱。就像是韩国和日本,对待中国进入的人,就像是对待囚犯一样,进行押送,然后到了某一个地方,没有床,只能睡在冷硬的地板,没有被褥。他们也是接受着。
去韩国做什么?给韩国送收入,送税收。即使这样,韩国人也是对他们很不友好。他们是喜欢受虐的人,或者是说,喜欢被这样对待吧?
韩国人的德性,从来就没有好过,从来对待国人,都是很不友好。曾经某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国人去韩国太多,结果是韩国就对我们进行着种种鄙视。然后,我们国人,就开始了团结起来,不去韩国,让韩国接受不了。
过了很长时间,韩国人就开始组织什么“破冰之旅”。总是有无耻的人,会组织起来,然后去韩国。这样的人,是让我们感觉到厌恶。
现在,我们怎么就好了疮疤忘了疼?
韩国人那样对待我们,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个时候,去韩国,这不是自取其辱,是什么?难道就喜欢找虐?这就没有办法了,喜欢是个人的事情。毕竟韩国人从来就没有把他们当人,侮辱他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于公谨。辽宁省瓦迈店市人,喜欢写作,爱好书法,散文,小说,诗词,剧本,皆有作品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