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小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一场南风之后,天气陡然转暖。在明媚的春光中,不妨放慢脚步,走一走,看一看,赶一场花事,放松一下心情。
小时候,最羡慕的是庙台前那些上年岁的老人,北墙根下,背风向阳,两捆棒子秸是纯天然绿色座椅,他们手笼在袖筒里坐在那里晒太阳。我曾经很是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那里晒太阳?我上学时他们在那里坐着,我下学时他们还在那里坐着,让我疑心这里是世界上最暖和的地方。曾经趁那里没人时,自己偷偷摸摸坐在棒子秸上,但是并没有感觉有多么暖和。后来才明白,那时没有更多娱乐休闲的方式,庙台前就是聚会的场所,忙了三季的农民,在滴水成冰数九寒天的季节,难得有聚会聊天的机会……
相比其他季节的和暖,我更喜欢春天。和煦的春风拂面而过,空气中都漫溢着春信。早到的燕子在蓝天之下画出完美的弧线;小麻雀毛羽一扫过去的灰黑,变得灰白分明;喜鹊在高高的树上衔枝筑巢,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春天,永远都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地气儿暖万物复苏!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不仅是山中,工作中的人恐怕也是深有感触。去年我有一盆月季,枝叶繁茂,开过五朵红艳艳的花儿。在花儿凋零之后,我下狠心把所有花枝都修剪掉了。昨天,看到光秃秃的枝丫上有了五六片嫩绿的叶子,生命的力量是蓬勃发展的,到阳光灿烂的五月,月季还会孕育出花苞。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蓄谋已久吧,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在奔赴一场场盛大的花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继续准备,唯其如此,人生才称得上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难得的周末,阳光正好,我骑电车,儿子骑自行车,到常山路上走一走。站前街、常山路经过翻修焕然一新。儿子感慨说:走在这条路上,感觉和在市里没啥区别。这几年县城变化很大,前几天去一家不太熟悉的书店还需要使用导航,让我不仅感慨万分。
洒水车行驶在我们前面,空气中是潮湿和泥土的清新气息。不经意间抬头,白玉兰已经傲立枝头,迎春也来报春了!那一丛丛褐色的枝条中一抹明黄,分外醒目。花园中,粉嫩的桃花开了,远远望去,一片粉色的云霭,令人陶醉。柔长的柳条随风飘拂,处处都是一种春天特有的气息。去掉了冬的沉重与单调,人们身上的衣服也色彩斑斓了。路边小摊上,脆生生的小葱、油绿绿的菠菜占据了主位,带着大地特有的泥土气息,散发出草木原有的清香。
哦,春信,你是否已触摸、感受到了?放下厚重的书本,从电脑屏幕前离开,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