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时眼睛要看着学生,这是一个奇怪的命题,谁不知道说话时看着学生?然而,这确实是值得教师反思的问题。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人人都有自尊心,谈话时眼睛看着对方是尊重的表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有的情与爱、愤与恨都集中表现在眼神上。老师与学生谈话时,眼神的交流也是师生间心灵的交流。透过眼神,学生可以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与理解,可以觉察到老师的忧虑与担心。可以说,老师对学生的希望,是伴随着诚恳的眼神流入学生心田的。
教师有效教学的过程主要是交流演讲的过程,每节成功的课,都是一场特殊主题的演讲。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演讲的内容、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演讲的环境、听众的心理和演讲者的综合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演讲的内容和演讲者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艺术,而目光的交流与沟通,在无声语言艺术中是举足轻重的。
每年我都要给参加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或其他应聘面试的大学生做辅导。有的大学生连续几年应聘笔试都合格,但面试一关却不能通过。我在给他们辅导时发现共同的问题:一是用背书的语气回答问题,二是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眼睛不敢正视我。我鼓励他们看着我回答问题,但当他们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遇,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紧张,忘记该回答的内容。这种现象说明一是不成熟,问题思路不是出于自己的思想,二是学生时期缺少谈话时注视对方的训练,缺少自信。
谈话时眼睛要看着学生,也鼓励学生看着老师的眼睛。让学生从老师的眼睛里感受理解、包容、关爱与亲情,让学生在老师的眼睛中看到尊重、欣赏与肯定,潜移默化,学生也学会尊重、欣赏与肯定,学会自信坦诚、敢于表达,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品质。
名人名言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言语易入,怒则言语难入。——吴曾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

作者生活照。贝新茝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