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自故都长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唐经济文化繁荣,声威远播,万国来朝。长安城也迎来了她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长安城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100万。
长安东南,形胜之地。这里有“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的大雁塔,有“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的曲江池。
大雁塔,在唐代为大慈恩寺塔,原为唐高宗纪念其母而建,后唐玄奘在此译经,遂成中国佛教极富盛名的古迹。
曲江池在秦代称恺洲,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大兴城,凿其地为池,称“芙蓉池”,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阳春三月,游人如织。
有唐之时,杏园赐宴,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成为唐代文人梦寐以求和津津乐道的美事。二十九岁进士及第的白居易曾经自豪的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曲江池畔,留下了相府之女王宝钏十八年苦守寒窑,等待薛平贵归来,夫妻团聚后,生活了十八天就撒手人寰的爱情佳话。如今,五典坡下,寒窑犹在,游人不绝。
曲江池头,更留下了李义山“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的诗句,记载着这位“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诗人同心爱之人荷花姑娘之间的爱情往事。
历史的岁月无情,隋唐之后,中国经济中心逐渐移向东南,政治中心则由于蒙古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北移,长安城风光不再。大雁塔依然屹立着,但曲江池已经湮没无存,消失在历史的记忆深处。
但那里依然是我的故国。十六年前,我在离大雁塔不远的三秦师范大学渡过了我的研究生学业生涯,在北池头畔同我的妻子最终结成了秦晋之好。
慈恩塔前,曲江池畔,留下了我青年的多少足迹。这些,多少次在我的梦里依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安市政府为了开发西安的历史文化遗迹,利用文化产业拉动西安的社会经济发展,特设立曲江开发区。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建设了大唐芙蓉园,又复唐时盛景。
故都长安,东南形胜。慈恩塔,芙蓉园,永远是我的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