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中乔迁记
王新民
又是凌晨做梦,梦中好像机构改革,与某单位合署办公,于是搬迁办公室,起初是单间且向阳的房间,心中窃喜机改好啊!不料开了个会回到单位,却被通知办公室重新分配到一间四人宿办合一房子内,不禁委屈,感叹道:长安居大不易啊!
梦是现实的曲折反映。梦醒后回顾到西安求学工作,住房的确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也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住房改革和国人住房变迁过程,不妨忆苦思甜一番。
1979年秋季进入西北大学学习,住在校北门内的平房内,大约有20平方米,上下床住12个同学,后来搬迁到学生宿舍楼,8个人上下铺,后来虽调整过宿舍,但人数和架子床几乎未变。前不久,路过西安工商学院访问参观,从龙院长介绍中得知,如今的学生宿舍分为好几种档次,有四人间,也有两人间,而且带有洗澡设备,相当于世纪之交我们在上海财经大学进修研究生公寓的水平了,记得那时我们是三个人一间带有淋浴器,但依旧是架子床,上为床铺,下为书桌,当时有好几位同学已年过不惑,真难为他们了,个别年龄大有条件的同学就住到学校宾馆了。记得我们陕西的费润民和湖北张先立同学因伤病不得不回当地治疗养伤。
大学毕业分到出版社工作以后,记得办公室是3个人,单位没住房,那时大学生少,物以稀为贵,就安排我们租住在附近的陕西省政府招待所止园饭店北楼,也好像是3个人一间,环境优美,也很安静。但好景不长,住了一年左右,就搬迁到莲湖路上的招待所,莲湖路上车水马龙,昼夜不息,吵闹得睡不安宁,好在年轻,照样工作生活。
1986年结婚时,准备租房,好在单位领导鉴于我代管过资料室,就将资料室腾出让我在此成家,这是一座解放初俄式建筑,如今已被列入保护建筑。在此蜗居三四年,结婚生子。
大约90年初,就搬迁到妻子单位的平房里,虽牛毛毡覆顶,但是里外两间,将老岳母接来一同生活,一家三代鱼水相安,还被评为五好家庭。记得贾平凹、韩鲁华诸友人同学曾来此打牌聊天。
不久,单位在西关王家巷盖起单元楼房,有幸分到两室一厅,但在一楼,毗邻锅楼房,又吵又污染,加之孩子在仪表厂上学,就很少住此了。
调离出版社到出版局工作,乔迁到俄式老楼,办公室也是两三个人一间,同时分到两室一厅住房,但却比出版社房子小,适逢我被公派赴沪学习,也住的时间不多,倒是接待来西安看病的五爷住了一段时间,尽了点孝,不负无儿无女的老人对我们的疼爱。
随着提拔为处级干部,办公室一度调整为两个人。在此除拟写大量公文、调研报告,编纂出版《陕西省志.出版志》《西北大区出版史》《陕西出版》《出版纵横》等书刊。
几年后轮岗到发行处,搬迁到北楼办公室,仍为两人一间。不久陕西出版发行大厦竣工,搬进毗邻北大街十字东北角的单间办公室,在此从事组织扫黄打非行动、全民阅读活动、“三下乡”活动、精神文明创建和农家书屋建设等工作。在单位附近西安中学上学的孩子中午来此午餐午休过一段时间。应该是职业生涯中的黄金时光。这期间,住房在改善,曾乔迁到西北一路三室一厅,三代人各有其屋。
随着机构改革,印刷处和发行处合并,本处人员不减反增,又成为两个人的办公室。虽然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毕竟互有干扰,工作效率可想而知。
一度轮岗到版权管理处,恢复到1个人办公室,但没有窗户,也就不闻窗外事了。这期间,住房在进一步改善,乔迁到北二环四室两厅两卫,不仅三代人各有其屋,而且我终于有了独立的书房,才真正拥有读书写作的独立空间,来之不易倍加珍惜,读书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在此写作出版了《大地美容师》《一部奇书的命运》《一本书的故事》《贾平凹纪事》(1990-2000)《贾平凹纪事》(2000-2010)《人生忠告》《寻访高兴》《游走西安》《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策划贾平凹》《慈苑书韵》《读懂贾平凹》。
2013年,又一次机构改革,与广电局合署办公,搬迁到广电中心办公,办公室是腾出来的资料室,有30平方米左右,4条汉子在此办公,阳刚之气充沛,完成工作之余,在此构思酝酿《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然后利用休年假创作出初稿,为人民艺术家树碑立传。
2018年又一次机构改革,与省委宣传部合署办公,省委大院已无办公空间,便租用秦电大厦13楼大厅办公,数十人在一处办公,说话声和电话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电压压力山大,动辄停电。后迁到同楼的小屋三人一间办公。不久就退休回家了。
去年底,在海上邮轮聆听北京大学77级学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秘书孟晓苏讲述当年推动房改的艰难经历,不仅心有戚戚焉,尽管后来房改有误,但房改打破以往森严的等级,大大改善了国民住房条件却是不争的事实,值得点赞!如今在书房读书写作,幸福感时常涌起,想想唐朝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最富裕的国家,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在晋见大诗人顾况时,顾况犹说:长安居大不易。果然白居易退休后就退居到洛阳养老了。如今,我们一介草民能安居长安,怎能不感到幸福幸运呢?!
2024.3.27于上林苑

作者简介
王新民,笔名辛敏、王辙。陕西大荔人。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分配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91年调至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发行处副处长,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业余情衷读书写作,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行余集》《书友贾平凹》《不惑集》《大地美容师》《人生忠告》《龟兔赛跑》《春华秋实》(后二者与女儿合著),报告文学集《贾平凹打官司》《真话真说》《走马书林》《渭河大水灾》《高考大透视》《〈秦腔〉大合唱》《贾平凹纪事》(1990-2000)《贾平凹纪事》(2000-2010)《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策划贾平凹》等20余部。其中《高考大透视》荣登“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入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