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薄名利
蓝白领
休教名利成缰锁,
心头自有桃源春。(成句)
功名利禄如云烟,
文章道德万古存。
生来受穷休怨天,
窃取富贵心不纯。
死到临头都没用,
上天入地无处遁。

名利愁
蓝白领
袈裟未着愁多事,
着了袈裟事更多。(电视剧)
名利不得死命求,
求得名利惹大祸。
上蹿下跳寻出路,
左支右捂都是错。
人生在世难自由,
为了自由戴缰锁。
说命运
蓝白领
一切都/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成句)
人生难决择,
无路真气愤。
若是把命怨,
不如朝前奔。
左右都是死,
设法少遗恨。

男人欲
蓝白领
醒掌天下权,
醉卧美人膝。
打拼为功名,
美人巧笑兮。
女子本温柔,
男儿多志气。
英雄逞豪迈,
男欢女爱时。

香气
安然
我买了一束粉色洋桔梗
插在白色花瓶里
白色花瓶在卧室
洋桔梗,香味很淡
只有离得最近的人
才可以闻到
当我打开房门
那一刻
你一下子就闻到了

他们在屋子里
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
脏衣服放洗衣机
拖地,做饭
卧沙发上
一个看着另一个傻笑
这样就很美好了
我不会继续往深处
写下去
爱情太浅了

蝶恋花①
阅②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③归来,零落④花如许⑤。
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⑥春与天俱暮⑦。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⑧,旧恨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⑩辞镜花辞树⑪。[5]

词句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②阅:经历,经过。
③不道:没想到。
④零落:花散落在地。
⑤如许:像这样。
⑥绿窗:顾名思义,绿色的纱窗,通常用来代替女子居所。
⑦暮:傍晚的意思。
⑧新欢:久别重逢的喜悦。
⑨旧恨:长期以来的相思之苦。
⑩朱颜:青春年少的容颜。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⑪辞树:离开树木。

逐句
全译
天涯离别之苦我已经历过很多,想不到归来时,却看到百花零落的情景。我和她默默对视,一句话也说不出。绿窗下的芳春,也与天时同样地迟暮了。
想要在夜阑灯下,细诉别后的相思。谁料一点点重逢后的喜悦,又勾起无穷的旧恨。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创作背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天,长期奔走在外的王国维回到家乡海宁。他的夫人莫氏原就体弱多病,久别重逢,见她益显憔悴,不禁万分感伤。这首词,可能就是此时而作。

文学赏析
全词通篇不离一个“花”字。这些“花”的所指虽不尽相同,但却使读者始终沉浸在一片花影里,油然生出一种凄美的情调,也许这就是作者所津津乐道的有“境界”吧。上片前三句以花喻人。“零落花如许”的“花”字,当即暗喻妻子。“零落”的是她的青春,她的美丽。这些年来,词人忍受了多少离别的煎熬,如今兴冲冲归来,不意却是如此境况,愧、悔、爱、怜齐集心头,真是离别苦,相见更苦。最妙的是“花底相看无一语”之句。这里的“花”无疑指庭院中的花树,花底看“花”,花面交映,真是浑然一体。大自然的“花”与人间的“花”一样,在这暮春时节,都开始走向“零落”。其实零落的更是他们多年劳燕分飞的蹉跎青春。
下片把时间推向了夜晚,把地点推向了闺房,“花底”变成“灯下”。夫妻款款细语,互相诉说着多年来的别情。这短暂的良宵,短暂的欢会,也无法抵消那么多的相思之苦。纵使无穷的“旧恨”从此都烟消云散,都能够化作“新欢”,但令人十分无可奈何的是,青春已经逝去,朱颜已经暗淡,正如窗外的一树花影,也正在悄悄地凋零。“最是人间留不住”一句,写得何等惨痛。
这首词一改前人写重逢之喜,而抒重逢之苦,富有浓厚的悲剧色彩。通篇写花即写人,上下片都有透过一层的转笔。但上片明用“不道”字面,下片却是暗转,匠心独运,甚是高妙。

名家点评
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系和历史系终身教授周策纵:惟聚少离多之感,犹只人生感情之小焉者,若《蝶恋花》则扩而有感于时间之残酷矣。因个人之身世而普及于普遍之人生,因一时之感而及于永恒之忧,此种手法,惟南唐李煜为能事。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此意境莎士比亚最喜道之。所谓“一切少年男女皆将如扫烟囱者同归于灰烬”是也。然其《十四行诗》中歌颂生命、爱情、与诗之永恒处尤多。如:“世间无物能与时间之镰刀抗辩,惟幼小者继承汝时即能与之挑战”及“惟汝之长夏永不凋落,亦不足以损汝晔晔之红芳,及死神谓汝将漂泊千其阴影,但汝将于不朽之诗中与时日同长。”皆能于太息“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之外,求得一永恒之安息,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者然。静安受叔本华思想浸染过深,似罕有此自慰之方。(《论王国维人间词》)
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歧祥《选评七》:此言人生最不可掌握的生命。人间的分离,无论是生命的自然终结,抑或是客观环境的阻碍,都构成永恒的苦恼。(《王国维人间词话选评》)
《世纪风采》杂志专职副主编陈鸿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实由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上片末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脱出而有出蓝之胜,应属《人间词》中名句之一。(《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静安,一作静庵,一字伯隅,号观堂,初名国桢。浙江海宁人。清诸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病归,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执事。又任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堂。授学部总务司行走。入民国,受聘为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一度为清废帝溥仪召为南书房行走。民国十六年(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为近代学术大师,考证上古史最见功力。早年治美学、戏曲学,亦有不凡成就。论词倡“境界说”,影响尤为深远。诗不多作,颇有妙绪。词尤工,往复幽咽,快而能沉,直而能曲。有《观堂集林》《静安文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词集名《苕华词》,又名《人间词》《观堂长短句》。

山晓阁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品鉴:山晓阁:在浙江嘉兴,为孙中翰执升之园林。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chàng),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任翰林院检讨。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纂辑有《词综》等。
联解:樊篱:篱笆。风月:指清风明月,借代美丽的风景。拘束:拘谨约束。户牖:门窗。联语用被字句特殊句式,描写山晓阁江山风月自然景观,本应无拘无束,任人欣赏题咏。寄意言外,别有所指。而长沙也可园的嵌字联云:“也不设樊离,恐风月畏人拘束;可大开门户,就江山与我品题。”嵌上“也可”,变换几个字,又是一番情趣。 见《古今联语汇选》(五)。上联说,美好的景色不能用篱笆来限制,这样会破坏自然之美。下联说,要大开门窗,才能尽情地欣赏多娇江山。联中“不设樊篱”“大开户牖”袒露了联者的开放心态,抒发了对美好的向往欢悦之情。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雄浑的文字有如大鹏之逍遥,横贯太空,莫与抗衡。为什么把雄浑放在第一品呢?因为雄浑的楹联作品,其特点是华美的文辞涌现在外,真切的内容充实其中。返回虚静,才能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笔力方可显出豪雄。雄浑的作品具有天成之感,不可凑泊,以气势逼人,以境界动人。在风景联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此联就是属于雄浑之品。

胸怀天下
蓝白领
恐风月被他拘束;
放江山入我襟怀。(古人句)
文韬武略藏心中,
日月星辰入眼来。
大千世界纷纷扰,
宇宙无穷永远在。
人事代谢成古今,
修心悟道慧根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