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海印记:渔村岁月与浪漫风情
文/韩寒(江苏)
摆脱三亚繁华的观光地带,我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目的地是藏匿于城市边际的后海村。这里是三亚的另一种面貌,更原生态,更接地气,更能触摸到生活的真实质感。
推开后海村那扇时光的大门,首先被豁然开朗的海岸风情所吸引。海岸线蜿蜒绵长,沙滩不似市区内的沙滩那样拥挤,而是留给了天空和海浪更多的私语空间。我脚踏细软的沙滩,耳畔是海浪哗哗的和声,看着一群群海鸥在悠闲地翱翔,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宁静。
沿着海滩漫步,后海村的渔舟成了视觉中不可忽略的主题,它们或整齐或散落地停泊在岸边,承载着渔民们的日常与生计。在这里,每一只渔船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和它背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走进村落,独特的海南民居映入眼帘,它们用朴素的方式,抵御着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村民们面带微笑,用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诠释着后海村特有的温暖与坚韧。我不难发现,虽然旅游业早已经带给村子不少变迁,但他们仍旧保留着自己的节奏和生活方式。
海岛的日落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夕阳西下,无论是村中小巷,还是海岸边上,都被覆上了一层橙黄色的暖意。我坐在海岸边,看着夕阳渐渐沉入大海的背影,一个又一个波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海风轻拂,带来了一天里最温柔的抚慰。此时此刻,我心中的繁杂与喧嚣都仿佛随着这海浪一同消散于无形。
夜色来临,后海村温馨的灯光开始闪烁,渔民们收起渔网,聚在一起分享着海的恩赐和一天的辛劳。空气中混合着海水的咸味和家常菜的香气,是那么的朴实而又吸引人。我在村中的小店尝一口地道的海鲜,与店家闲话几句,那份质朴和温情,让我几乎可以触摸到这个渔村独有的灵魂。
离开后海村的时候,一颗颗渔船上的灯光似乎在夜色中为我点起了远行的路标。这一行,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三亚,这里没有浓厚的旅游气息,没有繁杂的商业包装,有的只是大海的味道、渔村的情感和岁月的印记。或许,这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三亚,这才是这片土地最朴素而又真实的样子。在这简单的渔村里,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同面貌,和那份源自心灵深处的平静与宁静。
作者简介: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