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秋,1903年出生在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谢家湾。她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革命战争时期,她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经历颇为传奇,是毛泽东的亲家,其大女儿刘思齐嫁予毛岸英,其二女儿邵华嫁予毛岸青。
张文秋堪称世纪老人,这位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锋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全过程,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她一生经历坎坷,曾两次坐过国民党的大牢。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任中国银行人事室副主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文革”中受到迫害。1982年9月离职休养。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北环大道和彩田路交汇处,占地约有六、七万平方米,陵园正中央竖立着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著名革命家曾生的题词,想当年,驰骋惠州深圳东莞的东江纵队总司令就是曾生 。
曾生同志是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东江纵队司令员,为发展华南抗日游击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济南、淮海和解放广东等战役。
深圳是广东省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又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深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前仆后继,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数的深圳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驰骋沙场,血洒南疆,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无私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比较著名的烈士有:陈日祥、戴卓文、蔡子襄、黄田十六勇士、黄友、刘黑仔、林文虎、刘远波、凌文辉等。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年7月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我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深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我市第一批党员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芳名亭位于烈士陵园西南角,建于1992年, 刻入烈士芳名亭共有1045名革命烈士,其中: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10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489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414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65名;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24名;尚未查明牺牲年代的革命烈士43名。在1045名烈士中有女烈士35名。港九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145名。
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东侧,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参观、学习革命英雄主义,了解深圳革命斗争历史,开展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场所。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整体布局造型新颖,庄严肃穆,整个烈士陵园鲜花绿草,苍松翠柏,交相辉映,象征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英雄们的故事太多太多,铭记于心,用实际行动传承下去,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