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咏怀】
翠柳
赏含笑、红桃玉柳,
邀多情、翠鸟斑鸠。
踏青游,寻春秀,
雨绵绵、细草芳幽。
听淡淡蝉声润野竹,
有道是、俗心戏酒。

自洗尽、风情苦酒,
且远离、尘世清幽。
水窈悠,云轻又,
任凭他、玉竹清瘦。
问(谁,沉)醉东风景记否,再登楼、咱(放)怀怒吼。

赏析:
这首散曲《双调•沉醉东风•咏怀》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踏青寻幽的情景,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
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
点评:
首先,作者以“赏含笑、红桃玉柳,邀多情、翠鸟斑鸠”开篇,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含笑的花朵、红桃与翠绿的柳枝相映成趣,翠鸟与斑鸠的欢快叫声更是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其次,“踏青游,寻春秀,雨绵绵、细草芳幽”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踏青游玩,寻找春天的美丽,绵绵细雨细草散发出幽幽的香气,更添春日的浪漫与恬静。
然后,“听淡淡蝉声润野竹,有道是、俗心戏酒”一句,作者通过蝉声与野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蝉声淡淡,野竹翠绿,这些自然的声音和色彩让作者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愿与酒为伴,享受这份宁静
与自由。
么篇,“自洗尽、风情苦酒,且远离、尘世清幽”表达了希望洗净心中的烦恼和苦闷,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一种清幽的生活。这种追求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心
灵净化和精神自由的渴望。
“水窈悠,云轻又,任凭他、玉竹清瘦”一句,作者再次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悠远的水面、轻盈的云朵以及清瘦的玉竹,都成为了作者追求自由与超脱的象征。
“问(谁,沉)醉东风景记否,再登楼、咱(放)怀怒吼”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再次登上高楼,放声怒吼,表
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这首散曲【双调•沉醉东风•咏怀】在动词的应用上颇具匠心,每一个动词都精准地捕捉到了自然景色和人物
情感的细微变化,使得整首曲充满了生动与活力。
“赏含笑、红桃玉柳”,“赏”字传达出对美好春景的欣赏与喜爱,让人仿佛看到了作者站在繁花似锦的桃柳之间,面带微笑地品味着春天的气息。
“邀多情、翠鸟斑鸠”,“邀”字则表现出作者主动与大自然亲近的意愿,仿佛是在邀请那些可爱的鸟儿一同分享
春天的喜悦。
“踏青游,寻春秀”,“踏”和“寻”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词人踏春寻景的情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探索。
“听淡淡蝉声润野竹”,“听”字则让人感受到了作者
静心聆听自然之声的宁静与惬意。
“自洗尽、风情苦酒”,“洗尽”二字寓意着作者决心摆脱过去的烦恼与痛苦,以全新的姿态面对生活。
“且远离、尘世清幽”,“远离”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喧嚣尘世的厌倦,渴望远离纷扰,追求内心的清幽与宁静。
“任凭他、玉竹清瘦”,“任凭”二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豁达,表明作者不再为外物所扰,心境自如。
最后一句“问(谁,沉)醉东风景记否,再登楼、咱(放)怀怒吼”,“问”和“放”两个动词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一方面,作者似乎在向他人询问是否还记得那沉醉于东风中的美景,另一方面,他又以“放怀怒吼”的方式表达了
自己对过去的释怀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综上所述,这首《双调•沉醉东风•咏怀》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美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词句锤炼、意境营造以及结构节奏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总的来说,整首曲子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作者借助各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同时,这首曲子也体
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