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宗志文集卷六•高崇文萃》汇集了作者近20年来倾力创作的散文、纪实、评论文章(包括一些著名作家为作者的作品、书籍写的序及评论)共40余篇,有的在各种文学报刊及官方网络平台发表,有的曾在各种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奖。现整理成集,名曰《高崇文萃》,将陆续在都市头条推出,为新时代文学增添隆重的一笔。
《罗宗志文集》总共分为六卷,卷一为长篇小说《乡魂》(已出版);卷二为长篇小说《乡梦》(待出版);卷三为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待出版);卷四为诗词集《翰苑心韵》(已出版);卷五为诗词集《翰苑清音》(待出版);卷六为散文集《高崇文萃》(待出版)。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鼎力支持,亦欢迎作家学者为本文集撰写序或评论。文稿将一并辑入文集并赠送作品集及作者亲笔书法作品,以示鸣谢!
——记浙江学仕课桌椅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丰
孺子精神赤子心,谦诚磊落丈夫襟;
无私勇智勤兴业,甲子春秋誉万金。
这是诗人、书法家藏龙居士欧鸿先生赠予浙江学仕课桌椅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丰的赞誉诗。
的确,王庆丰先生为人精诚厚义,智勇谦勤,不仅有一种崇尚科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孺子精神,更有一颗光明磊落、淡泊功利、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
浙江学仕课桌椅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型、实力型的现代化企业。主要研发、制造适合从幼儿园到大专院校各种性能的塑钢课桌椅产品。“学仕”牌课桌椅经浙江省经贸委鉴定为省级新产品,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和中国知名品牌,是龙湾重点科技项目之一,获国家25项专利;被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和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查新认定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现有员工2000多人,企业年产能力达200万套,产值逾亿元。
然而读者也许不知道,这样一家具有相当实力规模和知名度的现代化企业,它的老总竟然是一位农村娃娃出身的、靠自学打拼成就事业的民营企业家!
王庆丰1947年出生于浙江省瓯海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生活条件艰苦,15岁初中毕业就缀学回家务农,跟着父母上山打柴,下地干活,放牛、养猪、种菜、种麦……什么都干。父母因年老体弱多病,失去劳动能力,小小年纪的他就挑起家庭的重担,为全家的温饱而奔波劳碌。18岁刚步入成年,身体发育还没完全成熟,他就肩挑100多斤的面到邻乡兑换小麦和其他粮食,或跑60多里的路到外乡卖,一直把面卖完换完为止。当时,一斤面才拿4分钱,真是杯水车薪。“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寒苦辛劳虽然没能给他的家庭带来多少物质财富,却能进一步磨砺他的意志,使他懂得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深刻道理,获得了别人无可比拟的、足以改变他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唐代文豪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贫穷,对于王庆丰来说,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坠青云之志”,失去改变贫穷的信心和决心、缺乏战胜贫穷的勇气和毅力。在家20年,艰苦的农耕生活使他强烈地意识到:用肩挑永远挑不走贫穷,做苦力永远找不到出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21岁踏入人生青春期,他就果断地作出决定:弃农从工!开始了他殚精竭虑、锲而不舍的创业生涯。
一九六九年,他组织“共队农友”开始改行创业,与同队青年进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县一间阀门厂当学徒,跟师傅学习机械与模具开发技术。这期间,经老师指点,他专程到书店买来许多有关专业机械、模具制造、钳工基础、机械工人速成看图和机械制图等技术书籍,孜孜不倦地开始学习和钻研。为了尽快掌握绘图制图技术,他上班比别人早一个小时,下班比别人晚一个小时,坚持每天学习2-4小时机械理论基础知识,晚上时间更是全部花在自学上。他边学习,边实践,春寒夏暑,从不间断;白天上班时老师交做的机械与模具零件,晚上回到家以后他重复绘制成草图,反复检测自己绘图制图技术的掌握程度,直到娴熟为止。当学徒五年,他所自学的绘图制图工艺稿纸推了半间小屋;家里一张崭新的办公桌,其桌面被他用来绘图制图的圆珠定心针刺成斑斑点点的“无漆麻桌”;他的那双粗壮的手,因为长年累月使用钳工推锉刀等工具,左右两个手心都不同程度被磨成两块厚厚的肉茧。学徒期满,老师当即在全厂宣布,他可以第一个当师傅带学徒,与他同时进厂学习的师兄弟共20多人,无一不为他的勤奋好学而折服,一个个都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王庆丰此时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只有再接再厉,更加勤奋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工作,利用这个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树立起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希望自己带出的徒弟人人技术过硬,个个业精于勤。
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终于抱得荣誉归!在一次全厂技术改革的会议上,王庆丰被推选为技术革新能手,让全厂工人再次认识了这位多才多艺、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年轻人。一分勤劳一分收获。这一年,王庆丰被提拔为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的全面工作;把整个车间管理得整整有条,产品质量第一,指标任务超额完成,为完成全厂的年度计划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第二年,也是王庆丰的人生道路踏入第28个年头,他再次被提拔为厂长,成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县阀门厂的一位年轻掌门人。
王庆丰在担任厂长期间,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地方政府为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号召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开放,以大力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民营经济来振兴乡镇企业,并为尽快培养乡镇企业干部与管理技术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搭桥铺路。政府和县乡镇企业局投入资金,聘请北京、上海及省各大专院校的教授和经济学家,在温州开办经营管理学习班。王庆丰有幸被推荐参加学习培训,五年内先后四次参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培训、合同法学习培训、产品的可行性分析、产品制造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依据、产品的量本利分析、产品的合理定价和参与市场竞争等技术培训;每次学习不低于70个课时,最多时达到200多个课时。虽然学习内容多、时间紧,但是学习的知识面广,实用性强,应用率高,是一个企业干部、一厂之长所必具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学历低、见识短、资历浅的王庆丰来说,这些知识既能学而致用、学后即用,又能填补他做厂长的技术空白,真是大旱天遇上甘霖——求之不得!在四次学习中他一课不缺,又坚持住校自修,每次结业统考,都取得最好成绩。教授们都给予他“品学兼优”的赏评,这是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学生。
王庆丰的顽强和拼博精神当时给乡镇领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学习,他掌握了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产品的可行性定论、市场的开发前景、产品制造的量本利计算以及产品的定价与市场的占有率等,这些基础知识的获得,对他担任乡镇集体企业的厂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迪生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所要付的汗水远比任何人都多。在担任阀门厂厂长期间,他领导下的企业成为全县的纳税大户,连续多年创造税收全县第一,名列温州市乡镇企业前茅,多年获得市县二级优秀企业称号;他个人也被评为市级劳模,多次获得温州市政府的金鹿奖,成为温州市乃至全省的优秀企业家。
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如果说,王庆丰年轻时期弃农从工,步入勤奋自学取得成功跨入干部行列是他的第一春;智勇谦勤、锐意进取、顽强创业历任乡镇企业厂长三十年成绩斐然是他的第二春;那么,展开科技攻坚、开拓市场、创办浙江学仕课桌椅制造有限公司一流的现代化企业是他的第三春了!
王庆丰经过市场调查及研究分析,于1997年创建了浙江学仕课桌椅制造有限公司。15年创建的历程,15年铸造的辉煌,见证了一名卓越企业家独具的眼光。该公司位于温州市龙湾区中心工业园,占地16亩,建有1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办公楼。公司认真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持续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方针,积极推进生产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五型企业”建设,全面推行ERP管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致力于学校学生课桌椅的制造和研发。年产塑钢课桌椅能力200万套,是目前国内生产学生课桌椅上规模上档次的生产厂家。“学仕”牌塑钢学生课桌椅2002年经浙江省经贸委鉴定属于国内首创,经济环保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在2010年荣获国际标准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经浙江省质量监督局抽样检测,42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已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25项专利,被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科技项目,温州市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创新,已开发出适合从幼儿园至大专院校学生使用的塑钢课桌椅产品30多个品种。产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工程塑料为原料,采用全自动机械化生产,成品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连接件采用先进的机械结构原理,利用多键槽配合固定锁紧,新颖、牢靠、实用、美观,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近万所学校使用,无不深受欢迎。
现在,浙江学仕课桌椅制造有限公司不断探索,跟随市场的发展趋势,引进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利用先进的工艺、先进的产品模式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通过梳理发展思路,改革创新,以更科学的管理,更完善的服务,更扎实的技术,更超前的发展,打造学仕课桌椅制造行业不朽的神话!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风雨兼程,王庆丰先生不仅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也赢得了不少荣誉的光环。从一九八四年当选为瓯海县人大代表时起,先后被推选为瓯海县第一届人大常委;瓯海县第一届工商业联合会主任、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瓯海县第三、第四、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第六、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在这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王庆丰为瓯海县的建设发展积极出谋献策,全县人大、政协代表共提案2000多项,其中最优秀的67项提案中,王庆丰本人就占了4项;他的“围垦海涂,造福人类”的提案更是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省政府领导批示为“很有见地的五点建议”并采用于永强第一期围垦29000亩的建设中。
王庆丰在获得事业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菲的物质财富。在跨入浙江富商行列的当儿,他却淡泊名利、低调做人,不忘捐资救助、回馈社会。多年来他的善举在瓯海区也是街知巷闻,人所共知。在支援家乡建设、抗震救灾、扶贫助弱等方面,他出手阔绰,捐赠数额不下几百万元;他研制的“学仕”牌课桌椅,多次无偿赠给一些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他坚持十数年不提名不宣传默默资助山区数十名贫困学生读书考大学;他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在瓯海区所有企业中也是佼佼者,在逐年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同时,对员工的衣食住行及其子女入学就业、看病就医等等方面需要求助时,他都伸出热情的双手,使员工能够度过难关,安心工作,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庭,感受着宾至如归的温馨。王庆丰还准备拿出100至200万元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及科技进步基金会,以资助和奖励在文化策划、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王庆丰先生殚精竭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顽强创业的孺子精神深深激励着年轻一代;他那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也深受人们敬仰,令人难以忘怀!他的事迹虽然很少报道或宣传,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他的勤勇赤诚义举还是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各地学府传为美谈。该公司的一名员工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网络上向网友吐露了他受惠者的无限感激之情,谈到了王庆丰先生的感人盛举。其好友欧鸿先生乃性情中人,对王庆丰的感人事迹心生敬佩,有感而发并赋七律一首《甲子春秋赋》赠予王庆丰先生:
甲子沧桑并六秋,谁歌王者庆丰收。
唏嘘学仕嗟贫少,淡泊平生笑苦忧。
智勇谦勤商道阔,精诚厚义德天酬。
青春信作彩虹雨,载物风帆渡九州。
罗宗志:(笔名高崇,书斋号:隽逸轩),汉族,广东省四会市黄田镇人,归国华侨侨属,四会财政局退休干部。2006年参加广东省作协文学院第一期(总第十期)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2016年参加广东(肇庆)长篇小说高级研修班学习。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汉诗协、中诗协协会会员、肇庆市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特邀作家、都市头条网络平台认证编辑。与人联合创办四会市诗词学会、四会市楹联学会并任执行会长。2013年创办《玉城》杂志并任执行主编;2019年与人创办《楹联大观》杂志并任执行主编;《龙甫文史荟萃》《人文罗源》《罗源风采》等书籍执行主编。
著有长篇小说《乡魂》(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中国文学》连载)《乡梦》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一部、诗词集《翰苑心韵》(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翰苑清音》两部 、散文集《高崇文萃》一部、诗文合集多部。作品发表散见《中外文艺》《世界华文作家》《当代华文文学》《中国文学》《财政文学》《作品》《贵州文学》《齐鲁文学》《诗词选刊》《雅剑诗刊》《珠风小说》《商海儒风》《香港散文诗》《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西江日报》《肇庆作家》《西江文艺》《星河诗刊》等全国各地报刊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刊微信平台等各大网络平台;作品曾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诗词类一等奖;《小说选刊》首届、第二届全国小说创作笔会征文二、三等奖;石膏山杯“我与自然”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全国财政系统建党90周年征文三等奖;《创新大旺》全国诗词楹联征文三等奖;《广东文学院》主办的“星湖之春”征文三等奖;广东观音山全国诗词征文大赛三等奖;“金城杯•中国梦”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肇庆作协、西江日报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征文诗词类一等奖等多项全国、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奖。作品入选《世界诗歌年鉴2022卷(汉英对照)》《当代中华诗词库》《中国当代诗词作品精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肇庆当代新诗选》《肇庆作家文集》《肇庆文学》等大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