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半乱风凌苑间,落红点点满庭欢 1111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夜半乱风凌苑间
落红点点满庭欢
别情花谢怀忧色
慕春仙过自流连
君逝无踪泪里翩
草饶萤火旧书翻
无奈相逢恨日短
小轩望断尽云烟
“别路云初见,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夜风凌苑,落红点点,君去无踪,望断云烟。诸葛先生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云浅故能高瞩,鸟轻故以翩跹,人生如履,我们常常追求没有生命价值的余赘,背负太多的额外包袱,人生不是索取的过程,而是学会选择与放下的过程。河过弃船,世间用之本为贬义,在灵魂修炼却为不可或缺之手段。名利人生需要加法,以蓄其财,而灵魂历练需做减负,以志千里,拆桥弃船则是人生境界提升之必然。宇宙万物自有其律,以外强之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大千世界,日月运行,潮起潮落,四季走过,留下春夏秋冬的繁华和萧条,但一切现象变化却自然而然地放弃身外之物,白云扔掉雨露,方以长空为家,江河丢掉沙石,方能轻装向海。人生应当效法自然,存志于行,成己达人,自己过江,便把渡船弃下,是为了走的坚定自信,自己过河,便将桥梁拆除,是为了志行无牵,让生命不再回头。
“把酒留君听琴,那堪岁暮离心…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人生需要升华,这就需要放下过去,走向未来。不论您同意与否?人生其实是个不知不觉的不断修炼弃旧求新的过程,这种觉醒有时来自于出格后的碰壁血流与硬性回归。《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修炼“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君子应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乾乾君子当以自强不息要求自我不断追求、进取、意志坚定。只有通过艰苦努力练就了超凡脱俗的济世才能,反哺人类,我们才算彻底地回报天地生养之恩,亲朋扶携之恩等等。人不能沉浸在某个感恩的对象中,而盘桓不前,世界很大,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去奉献给不特定的对象,本身也是一种感恩,是一种胸怀更加宽广的感恩。

“琴韵归流水,诗情寄白云”。当然过河弃船需要对境界层级有个正确的把握。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高度与宽度,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广大深远。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人从赤子逐渐由简单走向复杂,人近天命之命,又必须从复杂回归简单,这也是物极则返的规律!孔子告诫后人,老年血气已衰,戒之在得,其实这就是让人学会放下。人生的境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阅历中放下负担升化灵魂的,每一次的升华都是一种对过去旧观念的彻底放弃。《国语》曰:“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放下的过程其实也是将物质包袱化为无形之德的过程,厚德载物,需要雅量容人,更需要智慧与胸怀。过河弃船,需要勇气和胆魄,未来的前景之中,面对江河大川,我们自信一定会打造好下一艘航船,以此贯通过去、现在及未来。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循序渐进,作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都希望自己及其后具备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以便体现家族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一个人的经历和悟性以及放下的程度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来作为结尾。第一种境界是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乾乾君子当登高望远,俯瞰未来,找准方向。第二种境界北宋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乾乾君子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终日乾乾。第三种境界是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终生寻觅的东西其实就是永恒的本我,这就是《道德经》所言的“若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无我之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金刚经》告诉我们,要不执一切万象而生其心。从物质到精神再到超越两者,人生所修之境无非是从浊身之我到神清之我再悟到“天人”皆我与万物同体合一的过程,因为自然界不过是孟子所言的一团“浩然正气”缘来缘去聚合分散而已,而永恒的自己却从未随天地老去,但这样的悟性几人认同?仅仅老庄孟列几子而已,正如《金刚经》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破即能放下,心不住物、心不执物、心不怀物乃是三维时空修行者的永恒课题,我们此生的使命与意义不是在唯利是图与贪得无厌中顺流落下,而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升华自我。

东风袭草径,花木一时新111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夜雨风袭陋室幽,书案遍翻,鬓满新愁。
平生最美孤独吟,月上梢头,万念几收。
落英缤纷寄春秋,对天无语,重泪川流。
壮志未酬谁与论,梦里蟾宫,秉棹长游。
“东风日边起,草木一时春。自笑中华路,年年送远人”。郎朗乾坤,悠悠天地,夭夭花发,寂寂芳谢,落红化泥,护花如子。晨风含柔,庭林翠苍,艳阳透过窗牖登阁直入室内,别情半屋辉煌,远瞻林云飘峰,苍凉之心倒生出万般惆怅。细观微信圈中一幅幅美景秀图,似有些寒花笑春的味道。也许人心中常常有着截然反向的两种境界,如夏花思雪,如寒花向春。半世清梦,风月不再,荫庇于高阳疏影弯月清风之中,独迎旭来,又送月往,漫步于山水之中,林麓野径中处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山色美图。柔风景阳中,百花争妍竞放,开的那么清纯英恣,开的那么无拘无缚,开的那么自然达观。 万水千山一隅,兀然风景独秀,“春风自绿江南岸”,柳丝花田如茵,“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风”,万古心酸尘缘情,闲白年少悲秋风,默然乘云归阴去,尚恋鸟语花香浓,尔今有声似无声,此时有情似无情。无垠青园,茅庐水边,草木夺璨,百花香绽,重重心隔,悲凄自寒,凝神欲言,滚滚云翻。 也许我们常将春花去代表一种短暂与等待,历经秋实冬蕴,自碧以待春开,百花四季无恋,仅为天地奉上半日落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抖掉满身红颜,化做护花春泥,甘心情愿地为万物生长化做铺路土石,不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吗?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4 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