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非遗文化作品选》序(一)
瑞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非遗瑰宝。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非遗技艺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今日,获悉良成兄结集付梓,宣传非遗,为瑞安文化遗产保护而出书,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历史传承的见证。瑞安的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民间传说、传统技艺,还是节庆习俗、民间艺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非遗文化不仅是瑞安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成兄所著的《瑞安非遗文化作品选》对瑞安非遗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见解。他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瑞安非遗文化,通过诗歌的形式,生动展现了瑞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如:
[ 正宫•绿么遍] 圣井山圆梦
杜鹃花儿放,文旅登山爽。千年圣井,定水无双。求来健康,同欢未央。梦圆积德心修养,安祥,游人受福万年昌。
[ 黄钟宫•红锦袍] 咏蓝夹缬人
欢歌颂笑口张,山村花绽放。板蓝根美飨,匠心创业昌。博物馆无双,蓝夹缬人,迈进新时代,净水欢流远广。
[ 黄钟宫•红锦袍] 赞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印刷名传响瑞安,文化非遗刻罕。千年沧桑笑看,古今中外叹。绿水绕青山,美丽东源,留芳人世,颂歌能工秀产。
[ 黄钟宫•刮地风] 国宝石棚墓
马屿儒阳国宝独,一幅蓝图。棋盘山上筑棚墓,遥想当初。名扬声誉,静宁幽谷,历尽沧桑,依然高踞。青云伴你度,游人乐记臆,胜地游旅。
还有温州鼓词《荆谷风情》,高腔/鼓词剧《写书吃糠》,都应属非遗文化的范畴。
阅读本书,仿佛置身于瑞安非遗文化的海洋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瑞安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体验到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勃勃生机。同时,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会为瑞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和认识瑞安非遗文化,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感谢良成兄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本精彩纷呈的著作。他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瑞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深入挖掘和研究瑞安非遗文化,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作品。
掩卷深思并感慨:一位从事文化55年的老干部退休后仍然为文化献力令人感动;热衷于瑞安非遗项目传承的精神,值得赞赏;几十年来笔耕不缀,佳作数以千计,且写实写真,倾诉家国情怀,力求服务于社会的文风,可敬可佩!
是为序
郑建俊
甲辰三月 飞云江畔
序(二)
儿时(1988龙年),我读父亲的七言绝句是为了讨爸欢心,至今依稀记得:“万里云江育德机,双龙腾起闪光晖。千帆竞发浪花溅,一马当先展翅飞。”。蒙胧是说:飞云江畔,父子双龙,展翅高飞,报效家国吧。
甲辰龙年新正,古稀老龙又要出书,为故乡非遗文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为传统文化瑰宝“活起来,走出去”鼓而呼。我也作为文化工作者顿觉颇有意思,并答应为他老人家多年所著的《瑞安非遗文化作品选》写序。仅凭浙江党校毕业的学历深感自己水平有限,苦思冥想,与妹商榷,还是硬着头皮去做力不从心的事。
爸爸壬辰龙年出生在马屿树排头,从小酷爱文学,68年毕业于瑞中,当兵,务文,经商,从艺,自学成才,痴心不改,对文化工作充满热爱,对家乡事业寄于厚望,对故土景物吟诗作赋。散曲曰:
[ 不知宫调·丰年乐]
天井垟之歌
稻菽飘香,沁心肠。绿土吐芳,浙南粮仓。赞家乡,马屿丰收回望。誉名登高榜,天井垟。
〔仙吕宫•金盏儿〕赞瓯窑人
古陶山,在民间。建瓯窑俚民齐赞,花开南宋愫情牵。巧心苦思大干,炼冶志趣难艰。盛举传承手艺,新人曙岭登攀。
[ 正宫•绿么遍] 圣井山圆梦
杜鹃花儿放,文旅登山爽。千年圣井,定水无双。求来健康,同欢未央。梦圆积德心修养,安祥,游人受福万年昌。
[ 黄钟宫•红锦袍] 咏蓝夹缬人
欢歌颂笑口张,山村花绽放。板蓝根美飨,匠心创业昌。博物馆无双,蓝夹缬人,迈进新时代,净水欢流远广。
[ 黄钟宫•红锦袍] 赞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印刷名传响瑞安,文化非遗刻罕。千年沧桑笑看,古今中外叹。绿水绕青山,美丽东源,留芳人世,颂歌能工秀产。
鹧鸪天•小白杨
热血青年赴战场,沙洲漠北显苍茫。
军中自信戍装绿,壮士犹如小白杨。
暴雪压,俊风狂。胸怀大志守边疆。
中华崛起晖如画,卫国倾心紧握枪。
这些通俗易懂,男女老少可读的诗句,皆是他先让母亲看后,在“中国诗歌网”、“九州散曲”、“中国作家网”、“现代作家”、“中国剧本”等书刊杂志上所发表的作品。
今从几千首诗歌词曲中遴选结集,与南戏(鼓词)剧本付梓出书,值得儿孙庆贺!依他说:我的拙作是为时而著,为事而歌,也是日记,留给后人。
倘若能飨读者,我们当谢!
以是为序。
黄 敏
甲辰龙年春分 杭州西子湖畔
跋
我爷爷小的时候就跟老太爷学诗吟曲: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要成仁。
他的第一首诗 《五绝• 人》曰:写字吟诗章,人生岁月长。父亲言教我,话语永难忘。”
那时爷爷才七岁,至今算来也有66个年头了!爷爷的十八岁在航校从军只图报家卫国,退役后从文忙于事业,无暇专注赋诗。直到退休后,没有羁绊的爷爷几乎每日一诗,他信手拈来,笔下生花,在爷爷的诗里,有家国有乡愁有亲情有人生哲理有文化之缘……吟诵爷爷的诗,我们在诗的韵律和节奏中,在诗的意境和美景中,领略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祖国的伟大和力量,学会了坚强和勇敢。也学会了感恩和珍惜。
龙年春分,他携奶奶夜游梧田古街,即场作赋:《古风•夜游梧田老街》
瓯海腾飞龙展翅,老街夜景我欢游。
吴都古市新歌唱,温瑞塘河碧水流。
历尽沧桑经注雨,携来伴侣上高楼。
前登雄伟魁星阁,拍照吟诗情意留。
旅即又与瑞师同学旧地重游,拍照题诗:
古风•旧地重游
江心屿上喜欢聚,四十年前同学游。
今日重温吟友爱,此情永记度春秋。
瑞安师范书台会,桃李芬芳岁月稠。
姐妹人生交谊厚,共青湖畔笑声留。
藏名诗•相聚江心屿
美英一笑更年轻,雅翠花香人俊清。
晧月光明星历亮,王珠唱曲鸟飞鸣。
云莲至爱钗头凤,相聚江心总是情。
追梦凝心齐奔八,成功大道共前行。
〔中吕 • 醉高歌带喜春来〕银花七朵
银花七朵春开,更显江心美色。夕阳璀璨人相爱,旧地重游逸彩。(带)四十年前姐妹皆书客,征程跃马扬鞭上教台。东风吹拂笑声来。飞步迈,桃李乐情怀。
他的诗总是正气向上,热情洋溢,追求完美,放歌人生。当我哥俩即将高考的时候他写下:
积德人家收百福,登山觉路意修行。
幼苗直立豆瓜壮,苑圃花红寄切情。
南乡一剪梅•志在天涯
飞雪伴梅花,
祝愿孙儿首考佳。
凤翥龙腾奔大道,
人在天涯,志在天涯。
追梦振中华,
致远征途染彩霞。
沃地良田凝硕果,
桃绽奇葩,开绽奇葩。
爷爷的诗歌是我们家风精神的载体,它化作精神力量陪伴着我们,并不断照亮前行的道路。
今年恰好我俩也正值十八,惜笔力有限,只窥一斑,谨以后记,致亲爱的爷爷奶奶。
最后,代爷爷对相襄此书付印的瑞安文化部门、单位领导暨陈元一、朱明进、郑建俊、黄晨辉、陈千浩、孙克权、赵威等老师们,深表谢意!
杭温 豆 瓜
甲辰三月春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