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编韵芘胡桂芹导读
文匠文明我九州,珪璋都市赞金瓯。
唐宗宋祖风骚史,勉励今朝看俊流。
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第廿二章
贴贴民众
作者 : 林耀平
上一章讲到具有“一官半职”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时应“藏藏尖角”。本章想从另一个角度讲为民排忧解难、贴近民众的话题。
坦率地讲,绝大多数腐败分子最开始的时候并非个个都坏,大多数也都是从底层干起来的,并且有一定文化基础,自身的素质大都是被组织上认可的,工作成绩也是比较突出的。否则也不可能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但是,这帮人随着职位的不断攀升,从学习上讲,少了认认真真的学习;从思想上讲,不能认真地改造;从行为上讲,逐步地脱离民众。从而就像一把刀一样,再也不磨了,从刀尖到刀背、从头到脚都变成了“锈迹斑斑”、“无法再用”的一把腐朽甚至是让人可恨的大朽“刀”了。
这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政治生态极度不正常的情况下,一些带“长”的官员们,从脱离广大民众开始,眼睛朝上看,腿脚往上跑,双手往后背,张嘴“马列主义”,闭嘴“自私自利”;台上正人君子,台下贪污腐败;利用手中权利大捞特捞,中饱私囊。党中央从十八大开始铁腕惩腐,许多官员仍不收手,甚至党的十九大后还在那胆大妄为。比如: 党的十九大后至今还有132位省部级高官落马,师、厅级,团、处级领导干部更是多得数都数不清,有的腐败分子甚至达到了疯狂、猖狂的程度。比如: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某,十年贪腐路,贪污受贿近20亿元,平均每年贪约1.8亿元,每月贪1490多万元,每天贪约49万元,每小时贪约2万元。换句话说就是: 他的一个半小时贪腐所得相当于一个环卫工人干一年的收入。好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赖某被判处死刑,上诉被驳回,并于2021年1月29日被执行死刑。
这些人的内心、根底和灵魂已经背离了党的宗旨和信念,已经走上了不归之路,给党的形象、社会的风气和所在的单位乃至家族都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咎由自取,甚至是自取灭亡。
这些贪腐官员之所以走上“不归路”,是有其根源的。
首先是信仰缺失。伟大领袖在世时,在一个道观与一位道长闲聊,在讲到信仰时,道长问: “毛先生也信佛?”“过去信,现在信马克思主义了。我相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太重,许多人不是简简单单的精神上“缺钙”了,而是走在了一条邪路上: “信迷信,不信马列”了。具体讲就是迷信鬼神、风水,比如: 一些官员把迷信思想带入施政中,一些庆典、大的开工项目请所谓的“大师”择“吉日”。这完全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啊!有的地、市级党委书记够“卖力”的: 利用周末头戴草帽,手拿风水罗盘,上山下乡看风水。有领导干部把自己家里装修成佛堂,供奉近百尊佛龛、佛像、佛塔、佛画,把念经拜佛当作每天的必修课,目的在于求“神灵保佑”、“消灾解难”。这种邪门之念,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一句话: 腐败没有护身符!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才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其次是金钱作祟。学习《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说: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想当年,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在28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就有2100多万革命者英勇捐躯,其中能查到姓名的共产党员就达370多万人。马克思曾说:“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那2100多万的先烈,洒的何止是热泪,是鲜血、是生命啊!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包括: 李大钊、方志敏、叶挺、左权、赵一曼、江竹筠、刘胡兰、董存瑞……想想这些英烈,这二、三十年来上百万、上千万的腐败分子们的脑子里,你们可曾闪过、想过他们?这些贪官污吏,满脑子的职位、地位、权力、金钱、享乐,把主要的精力不是用在谋划发展、建功立业、造福一方上,而是用在了如何往上爬、如何弄钱、如何享乐上。他们践踏了先辈们从建党开始至今就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铁血男儿、革命先烈陈乔年1928年6月6日在就义前说: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年仅26岁就壮烈献国。多么豪迈、壮阔、感人的心声啊!试问那些腐败透顶的党内蛀虫们: 你们对此当作何感想?对得起为民族、为新中国捐躯的那2100多万先烈吗?
再次是贪得无厌。许多贪官污吏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贪腐的触角,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贪腐分子做不到的。大到航天、军工、外交,中到职级晋升、重用、提拔,小到挖井、铺路、承包,边到披麻、戴孝、殡仪馆,法至抓捕、审判、劳教,无所不至,无所不及,名目繁多,罪名盖地。一位原县委书记说 : “请我吃饭?没有十万块钱别找我”、“我妈的坟要修整一下,你不赞助点?”众多的贪官污吏,被关进“铁笼子”了,没有不后悔的。其中一位省、部级高官在看守所里,有一天一大早醒来眼睛看着天花板,问了自己三个大大的问号: “我现在在哪?我怎么堕落到如此地步?办公室那么多的书,我怎么没有好好翻一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由此可见,凡是团、处级以上贪官污吏直至正国级贪腐分子,平时基本上是不会好好读书了的。林某不才,我觉得: 只要你认真地把儒家“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好了、用好了、做到了,你就会平安、幸福一生。孔子的学生曾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别说“日三省”,日“一省”也够了。
最后是远离民众。绝大多数中、高级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说他们身上没有“土气”、“民气”是不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位的“步步高”,享受惯了“高高在上”、“前呼后拥”、“说一不二”的生活,他们早已把过去“含辛茹苦”、为人“鞍前马后”的过往忘得一干二净了。俗话说: “常在高处站,必有异常心”。他们处在高位,已不再思进取,甚至认为当今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渐渐地迷念于顺言和贪婪之中而不能自拔,也就渐渐地、顺其“自然”地脱离了民众。再有,锦衣玉食也让他们不再懂、不再休恤民间疾苦,更不会懂得感谢党的恩情了。于是,变得骄奢淫逸,不再对党忠诚,不再对人民诉求上心,反过来甚至利用职权便利为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获利。他们虽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却没有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反而成为了危害一方百姓的害虫。看看我的这段文字,为官之人,贴贴民心、关注百姓是多么的重要啊!
那么,怎样去贴近民众呢?方法多多,形式各样。总结我在军、地团、处级领导岗位的26年经历来看,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非常重要: 一是一心为民。作为具有“一官半职”的党政机关干部,对你自身职权范围内的事,要竭尽全力为民办事,真正做到: “能办的立即办,可办可不办的尽量办,实在办不了的要详细、耐心地说明情况。”绝不能拖着不办,甚至故意找茬子干那种“吃拿卡要”的行径。这是党纪政纪绝不允许的。二是不拿架子。一些县、区、市领导干部,并非腐败分子,但他们当中有的真的是发自内心地不愿意与普通百姓接触,尤其是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更是躲躲闪闪。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我在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时,一位局长来找我,说: “有个国债项目,上级要来检查验收了,还没动工,只要一动工,涉及土地的当事人老太太死活要阻拦,甚至把衣服裤子都脱光,拼死抵抗,说一定要找县长。我已多次向分管副县长汇.报,请她去见见老太太,她次次都推脱,说没空。我只好找您老人家帮忙了,看看怎么办?”我二话没说,叫这位局: “走,到现场看看!”这位局长开着车,经过20来分钟到达现场。我一看工地,乱七八糟的,但最显眼的特点是工地挂了13块牌子,大都是对党和政府不满的口号,其中也有一块是正当的诉求: “我要见县长!”看后我对这位局长说: “走,回去!我来帮您弄。”回到办公室,我立即找到分管这块工作的副县长,她也是百般推脱“没空,我哪里有空?”我也教了她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她还是推脱。于是,我立刻打电话给在南宁开会的县委书记,汇报这件事的来拢去脉 ,并请他立即给那位副县长打电话去见见老太太,我提醒县委书记: “您一定要以命令的口气叫她立即去见老太太”。结果,这件事按照我的思路于第二天就成功地化解了。那个老太太不但不阻挡施工了,还来帮助做事,岂不美哉!回顾我在县委、区委、政府领导岗位上工作的16年,但凡我出面的事都能解决问题。精神、动力和方法在哪?两个字: 为百姓的事“上心”!并且从点滴做起。凡有人来访,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乡镇干部,抑或是环卫工人和卖蜂窝煤的老头、老太太,只要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先是起立相迎,让座;后是帮倒杯茶水;对抽烟的人,递支烟给他,然后帮点着烟。唐代诗圣杜甫说: “来人都是客”。作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我就觉得: 应该把你的办公室当作自己的家那样,来找你办事的人都是你的客人。这样,就不会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了。三是与人为善。对那种有礼有节、讲原则讲道理的人,在处理事情时自然好办。但那种性格急燥、爱冲动,甚至蛮不讲理的人,他急你不要急,要循循善诱,慢慢疏导,可以采取“宣传法规,晓知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法”的办法,也可以采取“软硬兼施,恩威并重”的办法处之。反正三句话: 与人为善,仁至义尽,依法行政。
总之,作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带“长”的领导干部,在履职时贴近百姓,为民办事是永恒的话题。但你处在这样的岗位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永远也别忘记。
(↓↑)林耀平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文学社七星分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三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五个县、区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