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雀儿
文/梁逸侠
古代有很多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才能让统治者产生危机感,才能制定出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但是,当时的裁决大多是于体制下的集权。所以如果统治者很开明,人民就会很高兴,但是如果统治者很暴力,那么他们就会造反,推翻国家。
我国古代战争最多的时期是三国时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战乱最严重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非常有名的将军。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一样的。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创造出能毁灭城市的核武器,还有能在空中飞翔的战斗机。但古代战争中,士兵们用的武器只是最原始的冷兵器。例如关二哥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普通人就算能举起来,也没有多余的力气能挥动武器,更何况打仗呢?
郭雀儿一生娶寡妇,47岁有自己的根据地,刘备五十九岁才有自己的根据地,郭雀儿为何一直被后人称颂?
俗话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二度花”就是梅开二度,离婚的女人;而“遗下人”说的是因故死了丈夫的人,俗称寡妇。
为什么不能娶寡妇?因为从迷信角度讲,寡妇克夫,谁娶谁倒霉。这“理论”虽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就是有很多人对此却是深信不疑。
古代有这样一个男人,一生娶了4个寡妇,成为不折不扣的娶寡妇专业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倒霉,事业反而是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后来还当了君主。
郭雀儿娶的第一个寡妇,是在他落魄的时候。
有句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用这句话形容开国皇帝的艰辛,好像也不算过分。
别只看那些开国皇帝坐上龙椅,生杀予夺,风光无限的状态,事成之前他们往往也曾落魄过。开国皇帝中的很多都是苦哈哈的出身,如刘邦、刘备、朱元璋等。
郭雀儿的命也很苦,比黄连都苦,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郭雀儿的父亲郭简,曾经担任过顺州刺史,是李克用的麾下一员将军。
身为“军官二代”的郭雀儿,按理说,生活条件应该极其优越。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父亲郭简被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杀害,才两岁的郭雀儿从宝贝变成路边野草。
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死后,母亲在带着郭雀儿在逃亡的路上也不幸患病,撒手人寰,小郭雀儿从此成为孤儿。
郭雀儿的姨妈韩氏, 不忍看着年幼的外甥自生自灭,就将其把他抱到家里,收养起来,将他抚养成人。
在战乱不止的年代,一般人连自己温饱都难以维系,可以想象,郭雀儿寄人篱下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物质上的匮乏自然不必说,精神上肯定经历了难以言说的摧残。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苦难磨砺了郭雀儿的意志,让他比别人家的孩子更渴望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当时的中国,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想要有所作为,除了当兵,别无门路。18岁那年,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士兵,郭雀儿毫不犹豫地前去报名。
身高马大,浑身是胆的郭雀儿,一眼就被李继韬看中,让他当了自己的卫兵。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郭雀儿的武艺大有长进,胆略也水涨船高,更受李继韬器重。
因为浑身是胆,一身武艺,郭雀儿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在军队中渐渐树立起威望来。后来李继韬因为谋反,被李存勖所灭,郭雀儿投靠了李存勖,成为其手下一员战将。
李存勖是个出色的军事家,开疆扩土,兼并各国,事业蒸蒸日上。如果励精图治,很可能会一统天下。然而,事业成功后,李存勖却失去了进取心,只知道贪图享乐,沉湎声色,不过问国家大事,把国事交给皇后处理。
这时候,戏子和宦官受到重用,他们胡作非为,陷害忠臣良将。这让李存勖的手下人人自危,心惊胆战,没有几个人愿意为其效力,危机悄悄降临。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李存勖手下发动兵变,将这个43岁的残暴君王一刀砍死。
李存勖被杀后,李嗣源进入洛阳,在李存勖灵前称帝,史称后唐明宗。
李嗣源登基后,作恶多端的皇后被赐死,李存勖的嫔妃们不是被契丹掳走,就是被赶出宫去。
被赶出宫去的这些嫔妃中,就有一个姓柴的女子。
柴氏祖籍刑州(今河北邢台),容貌艳丽,倾国倾城;因此被后唐庄宗李存勖看上,便招入宫中做了嫔御。
嫔御是级别比较低的侍妾,类似于嫔妃的预备队,有机会才能转正。然而还没有等到转正,李存勖就死于非命,柴氏接到通知,要被扫地出门。她只好给家里捎信,让父母去接自己。
得知宝贝女儿要回来,柴老爷和柴夫人喜出望外,连忙到黄河渡口去迎接。两位老人接到女儿,相拥而泣,诉不完的离别情。
就在这时,天气突然转阴,不一会天空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三人躲避不及,被淋成落汤鸡。三人只好跑向路边的客栈,打算暂住一晚,次日赶路回家。
老天早就安排了一段姻缘,在这里等着她。
第二天一早,柴皇后洗漱完毕,坐在窗前向院内望去,只见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士,正在专心致志地练武。
柴氏的目光被这名壮汉的气概所深深吸引,她连忙下楼,悄悄询问店主:“那个壮汉是谁?”
店主看了柴氏一眼,然后用略带讥讽的语调说:“他啊,叫郭雀儿,过去是军官,现在是流浪汉。”
原来李存勖被杀后,作为其侍卫的郭雀儿自然没有受到新皇帝的重用,而且还面临着生命危险。于是,他悄悄逃出皇宫,不知道何去何从,暂时在旅店住下。
柴氏越看越中意,盯着郭雀儿目不转睛地看。郭雀儿这时候还不到二十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看到对方注视自己,他也忍不住多看了对方几眼。
这一幕被柴氏母亲看在眼里,她问女儿:“你难道对这个男子有意思吗?”
柴氏道:“正是。”
柴母一听就生气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你好歹也是进过皇宫的人,要改嫁也要嫁个大官,面前这个小伙子整个一流浪汉,说什么也不能嫁给他,太失身份。”
柴皇后听完母亲的话,不以为然地说:“我看此人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不是久居人下之辈。母亲怎知道眼前这位壮士日后不能当大官,说不定还会当皇帝呢!”
听了女儿的话,柴母下巴都惊掉了,还以为女儿发烧说胡话,坚决不同意女儿的选择。
然而常言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一嫁从父母,二嫁听自己。夫妻两人都拗不过闺女,只好“破罐子破摔”,随女儿去。
就这样,柴氏主动搭讪:“公子可否成家?”
郭雀儿一脸难堪地说:“尚未成家。”
柴氏鼓起勇气说:“如果不嫌弃,我嫁给你当老婆如何?”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宋朝之前社会风气非常开放,三从四德还没有太大市场,女子恋爱中主动一点并不稀奇。
穷困潦倒,流落江湖的郭雀儿一看美若天仙的柴氏,要嫁给自己,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人家女孩子都主动了,咱大老爷们还腼腆啥。郭雀儿拿出战场上杀敌的气概,当晚就跟柴氏拜堂成亲、洞房花烛。
成亲后,柴氏为了让丈夫出人头地,拿出自己从皇宫里带出的金银细软便为郭雀儿铺路,广交朋友、建立人脉。
出身书香门第的柴氏,晚上还教丈夫认字念书,苦读兵法。
经过妻子的精心调教,原来只会靠勇敢打仗的郭雀儿,也学会了动脑子。不光如此,郭雀儿原来嗜酒如命,喝醉了为所欲为,活脱脱一个脱缰野马,这样的人根本不能干大事。
而柴氏则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告诉他要成大事,必须管好自己的嘴,不能像以前那样狂饮。
郭雀儿见柴氏说得有道理,就戒了酒,除了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少喝一点,滴酒不沾。
玉不琢不成器,马不驯不成骥,如果说郭雀儿是一块璞玉,柴氏就是雕刻大师;如果说郭雀儿是一匹野马,柴氏就是一个合格的驯马师。
在五代那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成年后的郭雀儿毅然选择了从军,他投靠了泽潞节度使李继韬。人高马大的郭雀儿那会年轻气盛,喜欢赌博、喝酒,然而酒品不好的他经常酒后闹事。
有一次,又喝醉了的郭雀儿来到一个屠户铺子,这屠户没有顺从他的意思两人就起了冲突。这屠户也是个欺行霸市的刺头,他拍着胸脯挑衅郭雀儿说:“你不是很勇敢来杀我啊!”,郭雀儿二话不说,拿刀上前就结束了这个屠户的生命,水浒传里面鲁智深痛打镇关西的故事大概就是以他为原型吧!
郭雀儿作案完,也不逃跑,就这样他被抓进了监狱,他的行为属于是路见不平,除暴安良,所以当地百姓纷纷为他求情。幸好上司李继韬本来就喜欢这个爱将,命人将郭雀儿从监狱里放了出来,继续重用。后来李继韬被唐庄宗李存勖灭掉,郭雀儿便被收编进了后唐军队。
当然了,郭雀儿这个人也不是一般的武夫,他富有谋略,平时还喜欢看书,特别是《阃外春秋》这类的兵书所以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慢慢升为了军官。
后晋时期,当时还在担任侍卫亲军都虞侯的刘知远认识郭雀儿后,很赏识郭雀儿,将郭雀儿视为心腹。以后刘知远到哪里当官,他都把郭雀儿带在身边,并让郭雀儿统领自己的亲军。
公元947年,刘知远趁着后晋被契丹灭掉的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43岁的郭雀儿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没过多久,刘知远就去世了,儿子刘承佑继位郭雀儿和杨邠、王章、史弘肇等人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当然了,郭雀儿此时为荣升为枢密使,掌管着后汉的兵马大权。
刘承佑刚继位不久,地方节度使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等人起兵造反,后汉朝廷多次出兵讨伐他们都没能成功。最后,朝廷只好让郭雀儿亲自出马,郭雀儿觉得还不过瘾,顺便北上痛打了契丹。
到了胜仗回朝后,郭雀儿也很会做人,他为后汉立了大功,但是从来没有借此讨要高官厚禄,而是时常在皇帝面前表示其他大臣也有功劳让皇帝赏赐他们,他这招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威望。随后朝廷为了防御契丹,就让郭雀儿镇守邺都。
然而,后汉隐帝刘承佑跟这些顾命大臣的矛盾日益加深,后来他干脆和国舅李业等谋划把朝中的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给杀了,同时他们对领兵在外的郭雀儿也不放过,郭雀儿被逼无奈,只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
久经沙场的郭雀儿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都城开封。刘承佑气急败坏将郭雀儿留在都城的家人都杀了,最后自己在出逃过程中被手下给杀了。郭雀儿带兵进入开封,为安定京城先假意拥立刘氏宗室刘赟为帝。
此时,武人出身的郭雀儿并没有为了报仇,在开封大开杀戒。他只诛杀了首恶十余人出对他们的家人一概没有追究。五代十国时期发生了有太多太多的血雨腥风郭雀儿的这个举动充满了人性光辉岁,他的胸襟真是宽广。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时候的皇帝宝座已经在向郭雀儿招手。四年后(公元951年)郭雀儿称帝(后周太祖),国号周,史称后周。
而助力郭雀儿登上皇帝宝座的寡妇柴氏,已经作古,没有看到胜利的这一天,但是郭雀儿没有忘记这个曾经站在自己背后的伟大女人,加封“圣穆皇后”。
圣,神圣、圣洁;穆,美好、恭敬。
由此可见,郭雀儿对助力他成功的柴氏非常感激。
柴皇后常年生活在宫中,阅历丰富,接触到的都是上层人士,因此她看人很准,通过郭雀儿的长相,便得知对方将大有作为,不是等闲之辈。
从这个意义上说,柴氏是郭雀儿的伯乐。
用老百姓的话说,柴氏“旺夫”,郭雀儿这个媳妇,娶的值。
而郭雀儿娶媳妇的时候,不走寻常路,甘愿娶寡妇为妻,也说明他是个率性敢为的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柴夫人去世之后,郭雀儿非常伤感,也很怀念,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心如死灰。
之后无论是谁前来说媒提亲,郭雀儿都不屑一顾,他觉得谁也无法跟柴氏相比。然而,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一个姓杨的女子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杨氏也是个寡妇,而且是曾经嫁过两次的寡妇。她的第一任老公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王镕。
王镕跟李存勖非常相似,也不理朝政,让宦官当政,自己专心炼丹,结果手下将士发动政变,割下他的头颅,把赵王宫付之一炬。
王镕姬妾数百人下场凄惨,有的投井而死,有的投入火中被活活烧死,有的则被叛乱士兵掳掠凌辱杀害。
杨氏非常机灵,她镇定自若,化装成老太太,逃出皇宫。出宫之后回到娘家,在父母安排下嫁人。不久之后,第二任丈夫病死,杨氏寡居在家。
这时候的杨氏三十出头,风姿绰约。寡妇门前是非多,前去搭讪的渣男不计其数,但是她心静如水,硬是不为所动,坚守道德底线,耐住了寂寞。
如此一来,她的好名声也传扬出去。郭雀儿偶然间听说了杨氏的美名之后,也怦然心动。童年的悲惨遭遇,让郭雀儿心怀恻隐之心,他对杨氏的境遇非常同情,产生了与之相守,为之疗伤的想法。
但是郭雀儿派去提亲的人却吃了闭门羹,杨氏心如铁石,谁也不嫁。
媒人一看,失去了耐心,就对杨氏说,郭雀儿可是当兵的,嫁不嫁可不由你。
杨氏一听,赶紧向弟弟求救。
弟弟得知提亲的是郭雀儿,就劝说妹妹:“郭雀儿可是百里挑一的好男人,嫁给他是你的福分。”
杨氏一听,这才答应了郭雀儿的提亲。
过门之后,杨氏跟柴氏一样,成为贤内助。她温柔贤淑,“睦族抚孤,宜家内助,甚有力焉”。这才让郭威在外能专心打仗,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不幸的是,杨氏薄命,不久后在太原撒手人寰。
对于杨氏的离世,郭威同样伤心。但是伤心归伤心,该成家,还要再度成家。因为郭威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没有一个内当家的绝对不行。
后来,郭雀儿迎娶了一个阵亡军官的妻子张氏。
张氏也非常漂亮,而且人品不错,深受郭雀儿的宠爱。可是张氏同样红颜薄命,被后汉帝刘承佑残忍杀害。
原来,后汉帝刘承佑忌惮掌握全国兵权的郭雀儿,准备杀掉郭雀儿和其下属。于是这些大将共同逼着郭雀儿造反,汉隐帝刘承佑暴跳如雷,就将郭雀儿的妻子张氏杀掉。
在唐朝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多重因素导致国力逐渐衰弱。尽管历经一些中兴时期国势有所恢复,但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严重破坏了唐朝的社会秩序和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幼无知的唐哀帝李柷即位,他未能有效应对国家的危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
宣武节度使朱温逐渐控制朝廷并成为实力强大的军阀。他在公元907年逼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并随后将其杀害。这样一来,朱温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新的朝代后梁,标志着唐朝的正式覆亡。
梁王朱温发兵潼台,为儿子朱友从报仇。梁军先锋官朱景龙率军来到潼台城下,潼台节度使岳彦真派大将武伯宁出城迎敌。武伯宁飞马来到阵前,与朱景龙交战不到三个回合,被斩落马下。岳彦真得到禀报,大惊失色,命先锋官刘知远带领郭雀儿、史延超等结义兄弟出城迎敌,自己和儿子岳存训登上城楼,为刘知远观敌掠阵。
刘知远跨骑黄骠马,手提安汉刀,带领数千人马,纵马来到阵前。朱景龙正在城前耀武扬威,忽然见城里出来一队人马,连忙将军士一字摆开,列好阵势。刘知远正要催马出战,身后的郭雀儿拦住他,说:“杀鸡焉用宰牛刀!大哥,这一阵就让给小弟我吧!”刘知远知道,二弟郭雀儿在众位兄弟里面武艺是最强的,便点头同意了。
朱景龙见对面出来一个少年将军,立马横刀问道:“来将莫非是刘知远吗?”郭雀儿说:“我乃刘知远的结义兄弟郭雀儿是也!”朱景龙听说来将不是刘知远,不屑与郭雀儿动手,挥手叫他回去,说:“我奉梁王之命前来,是专门取刘知远的首级,为梁王世子报仇的。你这无名小辈,本将军不想欺负你!你赶快回去,叫刘知远速来受死!”
郭雀儿见朱景龙没将自己放在眼里,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他勃然大怒,喝道:“你这匹夫,竟敢瞧不起俺郭雀儿!今天你要是赢了俺手中这杆枪,俺大哥自然来会你!要是赢不了俺手中这杆枪,你就把性命留下!”说完,郭雀儿挺枪就刺,朱景龙挥刀相迎,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
郭雀儿与朱景龙话不投机,当场动手。郭雀儿一抖手中枪,一个“毒蛇吐信”,直奔朱景龙咽喉刺来。朱景龙身子一拧,躲过枪头,然后大刀往外一磕,将大枪崩开。朱景龙不等郭雀儿撤枪,双手举刀,往郭雀儿头顶劈来。郭雀儿急忙将大刀架开,反手一枪刺向朱景龙小腹……二人称得上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足足厮杀了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输赢胜败。
郭雀儿见朱景龙武艺高强,知道自己不能轻易取胜,不禁有些着急。他想:“此将如此难缠,时间长了恐怕不是对手,必须用巧计赢他!”他急中生智,想出一个破敌之法。只见他又战数合,枪法渐渐散乱。他虚晃一枪,拨马便走。朱景龙大笑道:“小辈,这么如此不经打?”笑罢,朱景龙催马舞刀,紧追不舍。
郭雀儿见赢不了朱景龙,佯输败走。朱景龙哪里肯舍得,随后便追。郭雀儿边跑边用眼睛的余光往后看,见朱景龙追上来,心中暗喜。他回转马来,左手持枪刺向朱景龙。朱景龙连忙挥刀将枪架住,不提防郭雀儿右手悄悄摘下腰间的铁锏,猛地一锏打去。朱景龙猝不及防,那铁锏正打在肩头上,顿时跌落马下。
郭雀儿与朱景龙大战一场,不分胜负。他诈败而走,暗中使用“杀手锏”,将朱景龙打落马下,紧接着挺枪将朱景龙刺死。刘知远见二弟杀了梁军主将,首战得胜,非常高兴。他大刀一挥,率领部下军卒朝梁军掩杀过来。梁兵见主将阵亡,无心抵抗,被杀得四散奔逃,后退三十里方才稳住阵脚。刘知远不再追赶,敲着得胜鼓,收兵回城后梁名将王彦章被后唐名将夏鲁奇擒获,后梁太祖朱温被儿子后梁废帝朱友珪所杀,残暴的后梁废帝朱友珪又被仁慈的兄弟后梁末帝朱友贞所杀,后梁末帝朱友贞又被残暴的后唐庄宗戏子皇帝李存勖所杀,后梁亡。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手下兵变所杀,后唐明宗李嗣源因病逝世,后唐末帝李从珂因不敌后晋高祖石敬瑭而自焚,后唐亡。后晋出帝石重贵被契丹人所杀,后晋亡 。公元947年,43岁的郭雀儿终于站稳脚跟,成为后汉隐帝刘承佑的心腹,官拜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力。妻子的被害让郭雀儿怒发冲冠,他加快发动攻势,后汉隐帝刘承佑被手下所杀,后汉亡。
951年,47岁的郭雀儿称帝,国号大周,结束了从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始12年的暴政和从934年后唐末帝李从珂开始2年的暴政和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开始6年的暴政和从948年后汉隐帝刘承佑开始2年的暴政和暂时抵御住了契丹人的暴政,直到宋徽宗赵佶才结束了契丹人的暴政。
他远离女色,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后周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按说这时候,郭雀儿但都当上皇帝了,该娶一个大姑娘为妻了吧,非也。
郭雀儿的最后一位妻子是董夫人,也是个寡妇,丈夫是一位官员。
这位夫人同样贤淑,填补了郭雀儿因为丧妻而空虚的心灵。为了表示对柴皇后的尊重,郭雀儿没有再封皇后,就把董夫人封为德妃。
德妃去世一年之后,郭雀儿也与世长辞,终年50岁。
郭雀儿这辈子,没有娶到一个黄花闺女,娶得四个女子均是寡妇,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只是郭雀儿从事业考虑,选择贤内助来解释,似乎也说不过去。谁说小姑娘就成不了贤内助?
郭雀儿之所以喜欢寡妇,用现在的话说,不排除有“恋母情结”。
郭雀儿几岁就丧母,没有像常人那样充分享受母爱,而那些人品好的寡妇,感情细腻最会体贴呵护人,让郭雀儿找到了童年被母亲呵护的感觉,这才是郭雀儿对寡妇一往情深、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但总的来说,郭雀儿打破世俗观念,把寡妇当做自己择偶标准,让自己受益匪浅,帮助自己成就了大业,也间接地为国家统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日后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正是,英雄不问出处,贤妻多是寡妇。
推翻汉末后,郭雀儿建立了周末政权,建立了汴京,历史上被称为“周太祖”。由于郭雀儿从小就是在别人的观看下长大,他能够深刻理解中下阶层的痛苦。因此,在成为皇帝后,郭雀儿颁布了许多对人民有利的制度,让人们打碎宫殿里的所有珍宝和奢侈品,并说:“为所有国王使用这些。”所以,郭雀儿是一个君主,他心中有人民。要不是已故的汉隐帝,他太昏庸了,杀死郭雀儿的家人。郭雀儿永远不会“作乱”。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因为它永远不能被假定!
郭雀儿称帝以后,他整顿吏治,重用有才能的文臣,一改唐末以来的弊政,郭雀儿曾经很谦虚地表示过,他生长于军队里面,学问不深,不精通治国安邦的大计,文武官员谁有利国利民的良策的就直接上书提出,千万不要只讲一些粉饰太平的空话。由此可见,底层出身的郭雀儿是多么务实的一个人!
郭雀儿在位期间,他劝农桑,轻徭薄赋,同时自己带头提倡节约俭朴,十分体桖百姓。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后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
郭雀儿称帝后,他曾前往曲阜拜谒孔庙、孔子墓,并下令修缮孔庙,表示自己要尊崇圣人,以儒家治理天下。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身穿天子衮服,拜谒孔庙,对孔夫子雕像行两跪六叩大礼的皇帝。
可以说,郭雀儿 用实际行动,一手终结了唐末以来武夫当国的历史,从此开创了灿烂辉煌的文官政治。他是真正终结五代乱世并用实际行动造福百姓的一代英雄。

【作者简介】广西玉林人。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创作小说。现在广东省佛山市金敦名师名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