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浪花
一年一度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傣历新年,按傣族的日历计算),在每年四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至5天。
在这样重大的节日里,版纳的大街小巷,美丽的澜沧江畔,汇集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各种族的人们,大家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相互泼水祝福。美丽的版纳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是几十年前,我的傣族弟弟岩叫和他美丽的傣族姑娘。
泼水节期间,岩叫弟弟给我传来了傣历年的照片,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泼水节的“盛宴”,感受着在美丽的植物王国里,傣家人民美好的生活与阔别多年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澜沧江畔人山人海,如诗如画,人们沉浸在节日这沸腾的海洋里……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端的边境地区,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邻近,州府设在景洪市区内。
美丽的澜沧江水浇灌着这片绿色的宝地,养育着两岸的各族人民。
顺流而下的澜沧江,出境后流入湄公河(澜沧江出境后改称湄公河),途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
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两座云贵高原上的著名山脉围拢着西双版纳,在山与山之间出现了一片片的平地,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养育了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养育了大榕树环抱着的傣家寨子。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四季如春,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每年4月13-16日举行的泼水节,被世人誉为“东方狂欢节”。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所以傣家人在泼水节期间,浴佛是必不可少的。
这天清晨,傣家人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傣家女人要担来清水"浴佛"。"浴佛"之后,盛大的集体性相互泼水的庆祝活动就开始。
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
这是我热爱的土地,熟悉的地方,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永远安息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父亲……
西双版纳是一片绿色的植物王国、迷人的热带雨林充满着神秘。
这片神秘的热带雨林位于版纳州所辖的景洪、勐腊、勐海3县境内的自然保护区里。总面积达2420.2平方公里,这里的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的瞩目。
这也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植物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孕育成为有别于赤道热带雨林的季风雨林。
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 ,其中属热带植物五千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五十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四十多种。
广大茂密的森林,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鸟兽类种类之多。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的动物有十几种,还有多种二、三类保护动物。曾被国内外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药物王国”。
这里的年平均气温21.9℃,分旱、雨两季。其中11-5月是旱季,天气凉爽些,是旅游的旺季。尤其是在4月中旬,这时有盛大的泼水节(傣族的新年)。6-10月是雨季,天气较湿热,这个季节来版纳能品尝到各种美味水果,别有一番风趣。
这里也是著名的孔雀故乡,被称为百鸟之王的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和善良的象征。
这也是亚洲象的栖息地,神秘的野象谷,是版纳旅游重要景点之一。地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距州府景洪市22公里,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野象谷内自然资源丰富,汇集了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群等。
野象谷是西双版纳唯一可以方便观赏到野象的地方,幸运的话,你可以在晚上看到丛林出没的野象,近距离的看到它们的生活形态。
目前,版纳是亚洲象在中国唯一的栖息地。位于勐养子自然保护区东、西两片区结合部的野象谷,是生活在两片区的野生亚洲象交流汇聚的中心通道。野象谷通过高空观象栈道、雨林观光索道、亚洲象博物馆、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亚洲象表演学校等多种项目,让大家得以在不干扰亚洲象生活的条件下安全地观察亚洲野象及其生存环境,成为中国唯一一处可以与亚洲野象近距离交流的地方,被誉为“人类与亚洲野象沟通的桥梁”。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不仅有善良勇敢的傣家人,还有十三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如彩绘一般的梯田,把劳作的结晶与大自然容为一体,犹如人在画中走,画在身边游的仙境。
一顿傣家的美食也会让你回味无穷。绿色的植物王国里,纯天然食材,加工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会让你感受到傣家人不但热情好客,还有如此高超的厨艺,会让你顿生敬畏,深感长期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当中的傣家人民的聪明才智。
这里还有古老的傣族村寨,古朴的傣家竹楼历史悠久,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其特点是凉爽防潮,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傣家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
傣家竹楼不仅历史悠久 ,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有民族特色。竹楼多以竹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其柱、梁为木质,椽、檩及楼板、楼壁为竹料,以编织的“草排”盖顶。竹楼呈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面约2.5米,下层无墙,高脚柱裸露,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安置稻米脚碓,堆放梨、耙农具及木材等杂物。拾级登楼外有走廊、晒台、可以晒物、纳凉。
傣家竹楼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 ,村内竹楼鳞次栉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整个寨古朴而神秘。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各民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享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这些民族的人民淳朴善良,美丽漂亮,能歌善舞。除傣族的孔雀舞,脚鼓舞、章哈调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傣族歌舞之外,爱伲族的咚巴叉、竹筒舞,布朗族的弹唱和基诺族的大鼓舞也各具特色,这些都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
他们用歌声,用舞姿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与激情。
版纳的傣家人同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一样,信奉小乘佛教 ,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很多的不同。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也大多信奉佛教,村村寨寨几乎都有佛寺和造型如纺锤的佛塔。据统计,西双版纳州内有佛寺550多座,佛塔150多座,堪称全国之最。佛寺、佛塔与缅甸、泰国老挝等邻国相似,宏伟、壮观,是信徒们朝拜的地方。
傣族佛教,也称“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 公元1~2世纪之间,印度佛教中分裂出主张“普渡众生”的大乘教派,将原来只求自我解脱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小乘佛教后来传至斯里兰卡,继而传到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关于此教最初传入傣族地区的时间,也看法不一,主要有“盛唐时期”和“明初”两种说法。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四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来到了西双版纳,在这里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便成了这里的人民永远铭刻在心里的永恒记忆,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在新中国解放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在第一任老州长召存信的带领下,同傣族人民一起建立起了新家园,傣族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美丽的边疆越来越繁荣昌盛,越来越美好富强。
如今,西双版纳宛如一颗绿色的璀璨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成为国内外人民想往的地方。
美丽的西双版纳,美丽的澜沧江畔,美丽勤劳的傣族人民,今天又迎来了盛大节日————傣历新年。
这里有我的傣族和版纳的兄弟姐妹们,有我的亲人们,每当提起版纳,我都会想念他(她)们……
我的傣族兄弟——岩叫
在版纳生活的亲人及兄弟姐妹们。
祝福伴着春风飘向远方,飘向那片神秘的土地,愿版纳和我的亲人、朋友们健康快乐,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让世界聆听版纳,让版纳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