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井是海南岛西北角的一个小镇,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从这里登岛,兵饥马渴,他的坐骑是一匹白马,白马用蹄刨地,湧出甘泉,将军就命名白马井。白马井是天然渔港,有淡水,有良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人群混杂,同时也是人才辈出。
清明节来临之际,白马井镇实验小学、白马井镇中心学校都有一个特殊的课堂,前来白马井中九路儋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潘江汉纪念园》缅怀革命英雄,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一位老爷爷,这种特殊的课堂在这两所小学持续了许多年,学校把它称为优良传统教育,希望在幼小的心里播下美好的种子,这个潘江汉将军,琼崖战将,他给小朋友们留下一笔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所以学校把他的一种精神,溶入学校的校园文化,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弘扬传承,让红色的记忆铭刻在他们的心里。这时节,也有一些单位也前来这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庚续红色血脉活动,以这种形式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今年清明节,潘家老老小小从四面八方来到白马井,还有远在广东顺德潘江汉干女儿欧阳瑞庄以及她的爱人也赶来参加纪念潘
江汉将军活动。在这个纪念园里,他们年龄有大有小,从事不同行业,就是一样的,一进来就拿起扫把清扫落叶、果皮、塑料瓶等,对英雄墓地周围环境进行了清扫。然后大家聚在先人墓地,挂纸焚香,缅怀潘江汉将军的功绩,传承红色基因,感化后人努力奋斗。 潘江汉这个名字,当地人都很熟悉,他是海南革命先行者,也是琼崖纵队五总队长,解放后首任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正军),他是白马井广为传颂的一位英雄般的人物。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转战琼岛十二春,经历血雨腥风的洗礼,潘江汉留下了太多的传奇故事,小长征,营救国际战俘,三片坡伏击日本鬼子,白马井围歼战,中原攻坚战,东新公路战役打垮国民党156师,接应四野登陆,后人记住他却是一个醇厚长者的点点教悔。
潘家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潘汀河深情地回忆他和潘汀济弟弟与伯父潘江汉在一起的时光,伯父给我们讲述潘家、他及四位烈士的故事。特别是谈及因为他当年参加革命,我们家庭有十一名亲人相继离开,四名共和国烈士,三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四名在逃难中死亡时,心情特别沉痛。浑浊的泪珠不断地从他老人家的眼里流淌出来。他说他一生的追求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日子。他让我们看他身上的伤疤时
励着我们。
谈及他的堂哥潘云汉烈士,他说堂哥1912年出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儋县白马井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儋县县委7名委员之一,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也是他的红色领路人。1940年12月潘云汉带领小股部队在海头加乐村楼地岭伏击日军时,不幸身负重伤,由于缺乏医药1942年2月潘云汉在排浦乡黑石地村逝世,年仅29岁。他临近牺牲前,召集潘家兄弟姐妹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委托我将他的手枪交给上级,愿同志们奋勇杀敌报国,并告诉大家,你们要永远跟共产党走,共产党永远是我们的贴心人,我们要为国家做贡献。从那以后,潘家兄弟姐妹把他的话作为前进的动力。
说到他的哥哥潘祥汉烈士,他说哥哥在经商上有超人胆略和能力,在海头博得当地一名首富的青睐,将女儿蔡三女许配给哥哥为妻。耳闻目睹日军的残暴,无辜的苦难,生灵的涂炭,哥哥利用岳父和自己的积蓄2000多光洋,全部用来购买枪支,组织起一支有二十多人、十多支枪的队伍。成立队伍表面上的口号是用来看护生意,很快得到国民党儋县政府的承认,定名为“儋县海头抗日特务游击中队”。哥哥任中队长。在国家兴亡,民族濒危的大是大非生死抉择面前,哥哥坚决选择了共产党,响应党的号召,决定把队伍交给共产党指挥。潘云汉任支部书记,我任
副中队长。1941年4月,三支队向东转移后,哥哥仍留在儋县、白沙边界坚持斗争。1941年7月,哥哥潘祥汉在儋县荣邦(今白沙县境内)执行任务途中,被叛徒杀害,时年29岁。解放后,因种种历史原因,潘祥汉同志的烈士身份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确认和评价。但是,历史,永远是抹杀不掉的!乌云终究不能遮住太阳,真相总会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虽然来得迟一点,但不会缺席。)经多方核实,1991年,海南省儋县民政局追认潘祥汉同志为革命烈士。
说到堂弟潘祥吉烈士,他强忍泪水,说他是宁死不屈抗倭寇的英雄。潘祥吉1941年入伍,在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二大队当战士,1945年6月,时任四支队副支队长的我所在支队,在临高和儋县一带活动,为筹积粮食和掌握日本军队活动情况,决定派潘祥吉去完成任务。他冒着日伪军对根据地村庄大肆“扫荡"施行“三光”政策的危险,突过敌人的封锁线,给部队送情报,运送粮食,在排浦黑石地村附近被日军逮捕。他被捕后,日本鬼子要求他提供所在我的四支队驻地,他坚决不说;日本鬼子用电线电昏迷后泼冷水,醒来后脱光衣服脚跟离地吊打,他仍不说;最后日本鬼子绑着他推倒在烧红的火炭上,后扒光他的衣服按到长满尖刺的仙人掌上面,他还是坚决不说。日本鬼子要求他投降,保证他丰衣足食,但他严词拒降,宁
死不屈。日本鬼子恼羞成怒对潘祥吉做出砍断脖子的处决。赴刑的途中,一路高喊“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在白马井超头市海岸(今海花岛附近)执行死刑的当天,老天下了濛濛小雨,许多群众都流下伤心的泪水。他英勇就义深深地感动着儋县抗日大地的军民。他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一直在白马井的老一辈传颂着。
说到堂妹潘生爱烈士,他留下伤心的眼泪。潘生爱1920年出生,1940年初投身到抗日前沿,1941年底在琼崖独立总队总医院工作,时任女护士长,她身材高挑,活泼开朗,待人温和,每一次战场下来,她看到伤员都缺胳膊,缺腿,但她从不嫌弃,细心护理好每一个伤员。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增添一股春天的气息,战士们都称她是美丽天使。1942年3月,日军向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和“蚕食"。当时琼崖独立总队医院的医务所就设在琼山的树德乡,由于有汉奸告密,一天夜里,日伪军100多人于傍晚偷偷摸进医务所附近,重兵埋伏,在医务所周围。“砰!砰! 砰!”半夜时分伏击医务所的日伪军一连串的枪声把医务所的人员从梦中惊醒,潘生爱立即组织护士转移伤员,她和部分护士留在后面跟随,边打边撤,伤员安全转移后,潘生爱与部分护士刚撤出医务所,就遭到埋伏在医务所附近的敌人用机枪猛烈扫射,潘生爱当场牺牲,年仅22岁。解放后,政府授予潘生爱烈士称号。在潘生爱当年牺牲的地方,如今已经是一片宽阔的草坡,萋萋的芳草,盖过了当年的枪声和弹孔,那开放的野花,或许就是她永远的墓碑,让我们记住血染的殷红,记住英雄那段暂短而辉煌的青春芳华。
2013年儋州市关工委和文明办为《潘江汉纪念园》揭牌,并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9月儋州市委宣传部发文将《潘江汉纪念园》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开园到现在11年间共有五万多人先后到《潘江汉纪念园》前来瞻仰缅怀,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团体纷纷到这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教育,很多单位是从岛外和市外前来前来瞻仰缅怀,如深圳儋州商会、省审计厅和市审计局党支部、琼海海南长途运输公司支部和万宁党校学习班等等,红色基因得到大面积播撒传承。
白马井这个千年古镇,记载了海南岛古老的文明历史,人来人往,潮起潮落,白马井的泉水从来未干涸,白马井人对幸福的追求,就象这口井流出的一股精气神,从这个陵园,从这两所小学,从这座大桥,越升越高,时光烟煴中,他们始终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幸福会更加幸福。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