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Ruby,中文名:寇琦。出国前在西北大学教务处工作。92年到加拿大,目前定居滑铁卢。曾经担任滑铁卢地区中文学校的中文老师。13年底注册北美最大的华语网站《文学城》博客,笔名【jiyangwenzi】。14年注册国内360.doc网站博客,笔名枫荷亭。加拿大《社区网》转载过其中一些文章,笔名【岁月有痕】。国内好几个网站转载过笔名【枫荷亭】的文章。国内转载的网站有【学网】、【新浪】、【突袭】、【中国科技网】、【经典散文吧】等。
墨西哥之旅
作者 寇 琦
(三) 印象墨西哥
眼镜失而复得,coco很高兴,我也为她找到眼镜而高兴。我们继续超前走,边走边照边欣赏。这条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隔不多远就有不同的石头人物雕塑,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既有长着翅膀的天使,又有佩剑的勇士,还有骑马的战士,也有美丽的少女……。两边的建筑也颇具现代化,还有一些雕塑非常有趣,人站在后面,头从空隙之间露出来拍照,就是一幅很独特的照片。再看,有些宫殿式的建筑,更是吸入眼目。墨西哥城实在是一座古典和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美丽的艺术之都。面对古老而又尊严深幽的建筑,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这座曾经世界上的第一大都市,自有着她的辉煌和骄傲。我这才看了一点,已经感到不虚此行了。

(coco)
就这样,欣赏、赞叹、拍照、观察,不仅是对物、对景、对建筑,还蛮有兴致的观察起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有西装革履的男士,有服装各异的姑娘,有裹着头巾身着长袍的伊斯兰妇女,有活蹦乱跳的孩童,整体的观察,留下的记忆是祥和、悠闲、自在,一扫我头脑中对墨西哥那负面的印象。
忽然,看到一个水果摊,是一个人经营的小店,既卖现榨新鲜的热带果汁,又卖现场削皮切块的水果。卖和买不会因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不同而产生障碍,是地道的墨西哥小伙子。看到我们,热情地用中文说:"你好。"虽然不标准,却让人感到亲切。我们很快就搞懂了,一大杯果汁,15比索,你可以挑选两到三种水果混榨,也可以只要一种榨汁。于是我和coco选择了木瓜和柑橘的混榨汁,小伙子就先拿出一个木瓜,削皮后分成两半,拿上一半,切成半寸的块,放入榨果机,再拿出柑橘去皮掰成一瓣一瓣的放入榨果机,到三分之二,然后加入一些冰块,按下开关,很快就好了,稠稠的果汁,金黄的色彩,看着就让人喜欢,小伙子倒入一个大大的塑料杯,盖上盖子,插入一根吸管,递给我们,接着又开始第二杯的制作。动作麻利,很快第二杯又好了,付过钱,我和coco迫不及待地品尝,真爽。从此每天都要寻找果汁店,遗憾的是,并不是到处都有这样的店。但只要碰到,我绝不放过。喝完一杯,我又过去花20比索买了一大塑料杯的切块木瓜,这时,小伙子就给里面放一个塑料叉子,我又要了一个,然后和coco分着吃。也就是在墨西哥的十天,使我喜欢上了木瓜。12年到夏威夷旅游,看到菜市场有卖木瓜,但是没有墨西哥的大,买了两个,到旅馆切开后吃,味道,口感和墨西哥的无法比。从此在加拿大看到墨西哥的木瓜都会买来吃。对夏威夷的木瓜却不屑一顾。
我因为身体有病,感到浑身乏力,头也难受,就对coco说,"我感到很累,头也痛,想先回去"。coco说:"好吧,我也累了,咱们朝回走吧。"快到我们住的旅馆时,发现一个干洗店,里面有一个老头,好像是中国人。coco来了兴趣,就拉着我说:"喜姐,好像是中国人,咱们进去聊聊。"我们就进到里面。老头看到我们,就迎了过来。coco首先用英语问,"你是中国人吗?"对方用英语答:"我是华人,但我们上一代就离开中国,我们在墨西哥生活有六、七十年了。你们是从中国来的?"
"我们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昨天晚上到这个城市来旅游。""欢迎,欢迎。你们住哪儿?""prim旅馆。""离我们家不远,晚上下班,你们过来,我带你们到我们家坐坐。华人到这里来的不多,看到从中国来的,感到特别亲热,晚上,好好聊聊,我也很想了解中国。""好吧,几点过来。"八点吧。八点我们关门下班。""好吧,那我们先走了。到时候过来。"然后我们就告辞了。不过四、五分钟,就到旅馆。我一进房间,先奔卫生间,然后,喝药。喝了药,就躺到床上。coco喝些水,也顺势躺下。coco说:"竟然碰到老华侨,咱们一会去好好了解下这个城市有什么地方最值得去,坐什么车方便,另外,咱们也好好了解一些这的情况,以及华人在这里的生存状况。""好吧,这个老头不错,还会说英语,虽然不是太流利,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好了,我迷瞪一会,然后出去吃自助餐,你要去吗?""不了,我既然到墨西哥,就要吃墨西哥最有特色的食品。反正我不像你,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我是什么都能吃,我的最大心愿,就是游遍世界,吃遍世界,现在才游了几个国家,要是像你,要旅游之前还得先考虑饮食的问题,那就惨了。那很多国家都不能去了。"在她的话语中,我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
"起来了,现在都六点半了。"我这才起来。我们两个既然在饮食上无法达到统一,只能各吃各的了。我就去那家中国餐馆吃自助餐去了,而她则去到外面的墨西哥餐馆吃墨西哥餐了。毕竟是在墨西哥,墨西哥餐馆多,特别是简易的很多,价钱也便宜,主食是玉米面薄饼,里面放入现从一个柱子上缠绕厚厚的一大圈烤好的肉,牛肉或其它肉。不像我们平时的烤肉,纯纯的肉,而是皮,肉,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什么东西,也不知用什么办法竟然混成一大圈在柱子上,柱子可以转动,用刀子削成一片一片,放到弯成u型的博饼里,上面放些生菜什么的,再放入酱类的调料,ok,好几种调料自己选择,最主要的是牛油果酱,倒是很有特色。coco非常喜欢吃,而我一是感到饼子硬,二是看到那乱七八糟的烤肉就一点胃口都没有。我虽然喜欢吃玉米,可对玉米饼一点都不喜欢,可能和困难时期吃了过多的玉米粉做的饼子,窝头有关吧。
我吃了自助餐回到旅馆,coco已经在房间里了。我们两个就一起向干洗店走去。

(寇琦Ruby)
(四)热情好客、富甲一方的老华侨
我们来到干洗店,老华侨正整理东西,他又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姐姐,看来,这是一个家族开的干洗店。另有一个雇工小伙子,干一些杂活。他让小伙子最后锁门,然后他、他姐姐和我们朝他们家走去。不到十分钟就到他们家门前。
哇,好大的一个院子,和加拿大的独立房完全不同。倒类似中国过去的四合院。中间是空的,里面可以停好几辆汽车,四面是封闭式的全包围的二层楼房连成四方形的圈,临街道的那一面下面一层有四分之一靠中间的是红色的大门,大到足可以开进一辆大卡车。他们的洗衣房在一层,有专门的洗衣机房,还有一个晾衣房,工作房也在一层,一层还有客厅和厨房等等等等。在大大的院子一侧,有两条钢丝晾衣绳。那么大的院子,有好多房间。楼上向着院子的是围栏围成一圈的走廊,宽有一米左右。分成好几个单元房。从一楼到二楼只有一个上下楼梯,在大门的隔壁。整个楼房的规模相当于加拿大四个独立房的总和,如果大门一关,就没有人可以进到这个院子了。真是够安全够大。看来,老华侨还是富甲一方啊。不过,房子虽然很大,却有一些年头了。

(奥斯卡)
老华侨带我们到二楼的一个客厅,又叫来了他的小女儿,还在上中学。个子不是太高,大大的眼睛,披着长长的头发,肤色不是很白,很是活泼,英语不错。原来英语是她的第二语言。他们都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我们就都用英语交流。老华侨首先介绍他的名字,叫萨姆,她的女儿海娜,姐姐叫美芳。我和coco也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萨姆告诉我们,他们是中国福建人,他们的父辈当年乘船经过几十天才来到墨西哥,初来时,语言不通,文化程度也不高,生活非常辛苦。
他父亲打过好多种工,在餐馆端过盘子,洗过碗,在农场当过雇工,卖过水果,修过路,在制衣厂干过杂工……。最后到一个干洗店干起了洗衣工和熨烫工。那时候,没有洗衣机,烘干机,衣服用手洗,洗后全部挂在晾衣绳上,半干半湿时,再收下来,一件一件熨烫,等衣服熨烫的平平展展时,再一件一件挂到衣架上,自然风干。现在他们基本上还是用这样的法子,不过把手洗换成了洗衣机,脱水时间要控制好,衣服还湿时,就要放到衣架上晾,还专门有晾衣房,里面有吹风机,吹到半干,再熨烫。这样,衣服就处理的非常干净。普通老百姓是不会光顾干洗店的。顾客都是有钱人。所以,干洗店虽然不大,但利润还是可以的。他父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很得老板的喜欢。他父亲取了当地老乡的女儿,夫妻两个就一起在洗衣店工作。当他们夫妇攒下一些钱,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盘下了一个干洗店自己干了起来,后来又有了姐姐和他,生意因他们忠厚、诚实、苦干,终于有了固定的客户,而且还有了许多新的客户。

哥哥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会帮父母干一些杂事,后来上学了,放学回来还会帮父母做一些事,姐姐比他大两岁,对他这个弟弟格外疼爱,稍懂事就知道照顾他。听着他的叙述,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一家老华侨艰难的奋斗史,四十年前,他们终于买下了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哥哥中学毕业,找了一份工作,姐姐则是中学毕业,在家里的干洗店帮助父母经营,而他本人高中毕业也到干洗店和姐姐一起经营干洗店,这时候父母已经退休。后来,父母先后去世,他就自然的子承父业,当起了老板,娶了一位英裔墨西哥姑娘,说到这里,站起来,指着墙上的一幅美人照片告诉我们,这就是他已经离世的太太,几年前因病过世了。他的太太真是漂亮,大大的眼睛,双双的眼皮,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波浪式的卷发,端庄美丽,俨然一个明星。真没有想到,他居然曾经有这么漂亮的洋太太。
他的女儿海娜插话了,说:“我的妈妈可是有名的美人呢,妈妈非常爱我,两个哥哥也很爱我,不过他们现在都大学毕业,结婚以后搬出去了,可惜,几年前妈妈去世了,不过,我还有疼我、爱我的爸爸和姑姑,我好幸福。"

萨姆又说,我的姐姐为了我们家的干洗店一直帮助我,至今没有结婚,我的三个孩子可以说,是她帮着带大的。那时候,我太太身体不好,许多家务事都是她在料理,也是如此,她才拒绝了曾经追她的男子,我真的对不住我的姐姐。中国一句老话,长姐如母,我的姐姐真是如此啊。所以我的三个孩子对姑姑也都非常尊重和爱。到现在,姐姐还在帮我打理这个店。"他的姐姐话语很少,默默地为我们煮咖啡,倒咖啡,端果盘和小糕点,用不是很熟练的英语请我们吃。真是难得一见的姐弟情。coco插话了,"你们这么大的院子,这么多的房间,现在住多少人啊,都谁住啊。"
"平时就是姐姐,女儿,还有一个工人和我住在这里,哥哥在这里也有房子,不过他们一家在其它地方也有房子,平时就不住在这里,节假日时,才会过来,大团聚,两个儿子在这里也有房间,因为工作在另外的城市,所以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来住。

对了,还没有告诉你们,我喜欢古董,收集了许多中国和外国的古董。现在带你们参观参观。"说着,站起来,我们也随着他站了起来。带领我们打开客厅的偏门,一进门,我们就惊呆了,满屋子的中国古董,这个偏门正对的另一个门,门旁边的那堵墙矗立着两个漂亮的装饰柜,左侧因有大大的窗户,所以是两个摆满了古董的条几,进门的左边也是大大的摆满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古董的条几,进门的右侧是一个条几,也是满满的古董。墙上则挂了几幅中国古画。进门左边条几上摆着好几件象牙制品,泛着淡淡的黄色,有一只雕刻非常精美的船,船上的中间像一个小房间,有着可以透光的雕花窗户,屋顶则像中国老房子那一溜一溜的瓦,床头则站立着一对古装的男女,工艺的细致入微,人物的神态衣着,无不透出动感,能在一尺左右的象牙上雕刻出如此的精品,那得有一双多么精巧的手,多么丰富的经验,而那淡淡的黄色油亮中又有一种厚重感,一看就不是现在的作品,询问之下才知道是他父亲当年的收藏珍品。据说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而且是从一个更老的华裔手中买来的。可想而知,一定是中国的古董了。他又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让我们看底部,竟然在底部刻有长方形的印章,只不过是我不认识的篆体字。不过大清两个字倒是认识。看完,他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去。条桌上还有许多价值不菲的象牙制品,有人物,有鸟类,还有鱼虾之类。看完这个条几,下一个条几上是久远年代的青铜器,有香炉,有鼎,还有花瓶,最吸引我的是一柄宝剑,剑柄上刻有一条龙,小小的,形象逼真,特别是用红宝石镶嵌的眼珠,在灯光的照射小,竟然发出隐隐的红光,不用问,也知道又是一件古老的珍品。

继续参观,下一个条几上全是陶瓷制品。有花瓶,有大盘,有一尺多直径的盆子,还有许多人物造型的陶瓷,花瓶上是手绘的花鸟,栩栩如生,大盘上则是许多古装的美女,陶瓷盆子更是绝美,分成了四个景区,春蓝、夏竹、秋菊和冬梅,一看就是出之名家之手。老华侨小心地拿起了盆子,让我们看底部,竟然有暗红色的有闲居监制的印章……。接着看到的是两个玻璃装饰柜,下面两扇门,门上面是两个抽屉,上面是两扇玻璃门,柜子是暗暗的红色,抽屉和下面的两扇门全都黏贴着贝雕,一个柜子是花鸟,一个是人物,全是素色,真是吸入眼目。老华侨用钥匙打开了其中的一个玻璃门,里面的东西更高级,有一套青花瓷的茶具,有玉石雕刻的仙女和各种花鸟,还有翡翠镯子,三层,摆放的珍品错落有致,仿佛到了珍品博物馆……。
进门右侧除了墙上的古画和条幅,条几上放着中国陶瓷大花瓶,有直立型的,有中间大,口略小的,里面则都放入卷好的有轴的中国画,萨姆取出一幅打开,宽有两尺,长有五尺左右,里面是一幅山水画,落款、印章俱全,是大清乾隆年制。另外还有几件唐三彩的马和人物。因萨姆不让拍照,现在也只能根据回忆写出一些,实际上的宝贝更多。简直是价值连城啊!

看完了这间房子,老华侨又打开另外一扇门,不简单,刚刚看的是中国古董,现在是西洋古董,种类繁多美轮美奂,因对西洋的东西不懂,就不介绍了。看到这里,我和coco不由得赞叹,实在不简单,作为个人的收藏,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们滑铁卢有一个教会的牧师,也收藏了许多古董,可和萨姆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就这,我去这个牧师家,看到他的收藏,就感到惊奇,而萨姆的收藏远远超过他,实在让人佩服。
接着,萨姆又领我们到他的厨房和餐厅参观。厨房大大的,双开门的冰箱,洗碗机,烤箱,都蛮新的,橱柜是暗红色,柜子挺多,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看着就很舒服。中间是个餐桌,有四把椅子。对着餐桌的橱柜边有一个酒柜,放了好些不同样式,不同商标,不同颜色的葡萄酒。萨姆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他的收藏,有许多国家出产的,最长的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对洋酒,我不懂,但光看那形状各异的瓶子和那色彩斑斓的标签,就知道一定也是价值不菲了。

接着,就进入餐厅,好大,像一个小型会议室,大大的长方形餐桌,顺长的两边,各有六把椅子,短的两边各有两把椅子,总共十四把椅子,这可是我除了在美国白宫里看到的总统那大大的餐厅以外,所看到的第二大餐厅。餐厅的窄的另一面墙靠着一个大大高高的餐柜,透过上面的两扇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的餐具是镀金的,还有一套套的水晶玻璃酒杯和酒瓶,错落有致。最上面一层是六个美丽的装饰盘,顺长的一面墙上挂了一幅大大的油画,有山有水有树有马还有绿草地,水中的倒影尤其独特,绝对出自大手笔,只是看到署名是洋文,当然也就不知道何许人了。
看到这里,我知道在墨西哥城的繁华地带能拥有如此的豪宅,如此的收藏,萨姆绝对是华裔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是一个富豪了。看看墙上那又大又洋气的挂钟,哇快11点了,旅馆11点关大门,得赶快回去,否则还不知道偏门在那,就对coco说,太晚了,该走了。接着,对萨姆用英语说,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也佩服你们有这么多的珍贵收藏,太晚了,我们得赶快回去,改天有空再拜访。萨姆意犹未尽地说"明天是周日,海娜不上学,让她给你们做向导,明天11点半,你们到干洗店来好了。"
"谢谢,再见。"他们陪我们到门外,海娜说:"我送你们到旅馆。"我们就一起向旅馆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