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么小小一幅作品,剪画了好几个小时,越是小的作品难度越大,越是色彩丰富的其神韵需惟妙惟肖。”今年85岁的网红奶奶郭长芸说。这样一位面色红润、短发利索、中等身材、言语温馨,让人印象深刻。
据郭长芸奶奶回忆:在她小的时候,每当遇到村里红白喜事或做手绢鞋垫时,那种纸幡、孝棍花、胸花、墙花、窗花、喜贴、绣花等家家户户都用的才艺,却很少人会做。郭长芸看在眼学在心做于手,自立自悟自践,从画一朵花到画虫鸟山水,从简画到绣剪,到成为“家家请人人宴”的“帼娉绘匠”。“曾经有幅画是一个人脚踩木梯,双手拿着笤帚向天上挥舞。”郭长芸说,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扫天》,寓意着扫除阴霾,也包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这可以说是她后来继续创作的源泉。
走进长芸奶奶家,一套用白棉布手工缝制的啃食大白菜的“蝈蝈家族”、俯捉水里鱼儿的水鸟、两只正在抢食的大鹅……等图案的蚊帐让人留恋往返。郭长芸的剪画绣大部分都来自她年轻时候看到的生活,比如蚊帐、床铺、茶盘盖巾、蒲扇、拐杖、坐垫、鞋垫上栩栩如生的“放牛的村民,花间的蝴蝶,莲蓬上的蝈蝈,池子中的老虎,挑水的女子,打麻将的老人”等等充满童真的、原生态的农村画卷将普通的农村宅院装点得熠熠生辉、生动有趣。
一张纸一支笔一把剪一根针一块布,郭长芸凭借对剪画绣的一腔热爱与执着,从一个爱好剪纸的花季少女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作为现代王庄剪画绣教肓传承人,用乡情和乐观充分展现了这民间艺术活力与当代审美观、精神需求。现在长芸奶奶也从宅家老𡟸,发展成为网络报刊杂志的大咖、乡村振兴的产业链翘楚、文化旅游的睛笔,是东阿新质生产力的引航者、舵捷员。
小陈支书从最初帮长芸奶奶“义售”,接而在微信朋友圈中“吆喝”,到实景网播“展销”,一步一个脚印携卖东阿镇的纯天然农产品、民间工艺品……,让村民们收获了“真金白银”,让王庄村展开腾飞的翅膀,迈入乡村振兴的发展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