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记忆(十七)
文/王雅静
森林里的幼儿园

记得在童年时,我们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在草地上奔跑,在沙堆泥块里忘我堆积,还有仰望蓝天上的白云……这一切都成为每个人一生中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没有自然,何谈生命,一直以来,大自然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壮丽美好的风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大自然不仅在智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方面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其实,大自然不仅对孩子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
相信不少的父母有过这种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会越来越大,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为什么有时树会落叶?为什么晚上看不到太阳?……只有你答不出的,没有宝宝想不到的。
在瑞典幼儿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贴近自然”。有许多幼儿园几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没有壮观的围墙,也没有干净的塑胶场地,取而代之的是树木与山坡的辉映,泥土与青草的芬芳。
瑞典的很多幼儿园都是依山傍坡而建,或坐落于山林边的草地上,室外活动的场地都比较开阔,活动设施布置质朴、自然,有条件的幼儿园大都有自己的“林中教室”。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在“林中教室”观察、认识各种植物和昆虫,了解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外观或习性等。冬天,老师和孩子们还可以在“林中教室”里玩雪。除此之外,老师还经常和幼儿在“林中教室”里做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学习环保知识。幼儿园的活动室和走廊里,到处都能看到孩子们在“林中教室”里活动的照片,还有孩子们以环保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我们两个双胞胎孙子所在的幼儿园就建在森林湖泊旁边的山丘上。两个孙子是三岁入的幼儿园。在瑞典,两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大自然里的植物及野果。
在瑞典有一句名言:“没有不好的天气,只有不对的衣服。”瑞典几乎每一个幼儿园每一天都会组织大量的活动,有的幼儿园甚至从早上8点开始,除了午饭时间,一直活动到闭园。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一般看不到干净整洁的场地,孩子们在院子里滑雪、折树枝、刨木头、踩泥坑,甚至尝树皮,连下雨天也不例外,下雨的时候,老师会让孩子们穿好雨衣雨鞋去玩泥巴、看蜗牛,丝毫不会因为下雨就对户外运动的时间大打折扣。
这里的老师会领着他的孩子们做木工活动,直接在院子里折的树枝,锯子、刀子、刨刀等也是真刀真枪,有的孩子还将树皮放在嘴里咀嚼,尝尝大自然的味道。这些我们在国内一致认为只有“熊孩子”才玩的游戏,在这里司空见惯,是孩子们的户外课程。我们的家长看到孩子们“舞刀弄枪”可能会担心,如果划到手怎么办?事实上,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孩子们更能学会如何判断危险,保护自己,这点毋庸置疑。这种理解不是需要他们语言表述,而是浸入他们的生命直觉。瑞典还有专门为孩子开设的的森林学校,而那些曾经上过森林学校的孩子们,在成为家长之后也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同样的自然课堂里。这些森林里的教室到底有哪些魅力?也许最简单的,就是它赋予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瑞典的幼儿园在宝宝满三个月就可以开始申请,最小满一岁就可以入园,刚开始入园的时候家长可以陪宝宝一起入园,而且在宝宝独立入园后,可以灵活掌握接送时间。一般建议家长在宝宝独立入园后,提前来接宝宝离园,渐渐的推迟时间,等宝宝完全适应后再和其他宝宝一起离园。两个孙子刚入幼儿园时不习惯,学校允许家长陪同一周时间。在陪同宝宝一起“上学”的日子里,我对瑞典幼儿园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走进没有高大铁门、只有一个比小朋友高那么二三十公分的小木门的幼儿园,进入屋子(真的只能叫屋子,不是我们国内幼儿园的大建筑的感觉),会有一个给小朋友放鞋子的地方,然后脱了鞋子入屋,只要进入房间都不穿鞋。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格柜子空间,放着替换衣服。所以在这里,小朋友不用天天背书包,换的衣服都长期放在学校的。
由于他们在室内,几乎没有集体的教育教学内容,所以也是没有专门的座位的,每个班十几到二十人左右,配备有三到四名老师。一个班大概由几间屋子组成。四个班的屋子都是通的,小朋友平时还可以串班玩。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我们两个宝宝没有分在一个班里。
瑞典幼儿园的老师和国内的幼儿园老师也有所不同。国内幼儿园的老师,得会画画、会唱歌、会跳舞,布置教室井井有条、做教具、备课,接受检查、每天带着小孩做早操、认字、画画、做手工等等。而作为瑞典幼儿园的老师耐心、爱心是必须有的。他们的英语口语都非常好。老师不会主动地带着孩子玩,或者带着孩子做各种活动,他们会在旁边看着孩子,孩子有任何需要,他们会帮助。譬如擦鼻涕,带孩子上厕所等等。
其实每个孩子的差别都很大,适应的过程和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幼儿园也是尽量去人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入园期的。另一大主题就是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和与家长的沟通,以掌握每个孩子的一些特殊习惯。我们的两个宝宝刚入园时听不懂瑞典语,幼儿园的老师除了自己在网上搜索中文翻译外,还专门请了一位中文翻译和我们沟通,请教孩子经常说的一些话的内容和在家里的生活习惯。
有一次暑假期间,我们宝宝的一位老师休假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孩子不熟悉的老师。二宝当时就大哭起来,另一位老师听到了,立马跑下楼抱住孩子。由于两人个子高矮实在是太悬殊了,这位老师双腿跪在地上,抱住孩子附在耳边轻声安抚了好一阵,终于,孩子止住哭声,她才拉着孩子的手,带着孩子上楼去了。看得出来,这位老师是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孩子才那么信任她、依赖她。 瑞典幼儿园是没有所谓“学习”的,就是玩耍。孩子8点过吃完早饭,幼儿园会有一个唱歌的时间,这个算是唯一的“学习”时间了,在这个期间,老师和孩子都坐在地上,围坐一圈,老师会引导孩子说今年的年、月、日、周几,以及拿出有小朋友名字的小纸条,大家一起认名字,然后就是唱歌。差不多9点,就去室外的院子里玩,11点午餐,然后小朋友可以在屋子里面玩玩具和读书,2点继续出去玩,直到玩到父母来接。
他们是不午睡的,没有午睡时间,当然小朋友表示想睡觉,幼儿园会提供一个睡觉的房间和毯子让小朋友睡觉。只有20~40分钟的午休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宝宝可以睡觉,也可以安静的躺着,老师并不会去给宝宝哄睡,时间到了宝宝就起来。
吃饭提倡宝宝自己吃,大宝宝用勺子,小宝宝就用手抓,经常可以看见宝宝们吃的满脸满身都是也没有人去给宝宝喂饭、强迫宝宝去吃,时间一到就收走,基本上在一周的时间之内,宝宝们都可以学会自己吃饭。而且老师会和宝宝坐在同一桌吃饭,让宝宝获得良好榜样的同时也和老师更亲近了。每餐也很丰盛:酸奶,牛奶,麦片,水,面包,硬面包,黄油,火腿,芝士,蒸土豆、瑞典丸子、水果。小餐点和早饭是一样的。下午4点多,老师会削水果,请还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吃。
刚开始上幼儿园,两个孙子好像也不怎么吃,老师会喊他们吃,但是不会强迫,当时,孩子们听不懂瑞典语,老师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的。后来经历了几次玩着玩着饿了的情况。知道吃不饱,后面玩的时候就会挨饿。所以在饭点会尽量多吃,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了吃瑞餐,有一次到回到家里,居然说:“幼儿园的汤(soup)很好喝!” 去幼儿园一段时间后,果然开始听懂一些瑞典语了。如听到bom bom(敲鼓的声音,一首瑞典儿歌)时会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拍大腿,听到klappa handerna(拍手)时会拍拍小手,听到vinka(挥手)或halsa sig(打招呼)会招手,听老师说hejd(再见),会和老师和小朋友互道再见!看到孩子们一点点在进步、在融入,我们也很欣慰。
在户外玩的时候,小朋友得穿上颜色鲜艳的那种荧光背心。户外的游乐设施,是我最想说的一个点,真的和中国太不一样了。中国的幼儿园,一进去,感觉都是色彩斑斓的,但是瑞典的幼儿园户外的颜色很简单,木头的颜色、沙的颜色和草的颜色。他们户外活动给我的第一感觉,活动场地就是在大自然里面围起来的一块。娱乐设施都建在沙上。老师也不会担心掉下来的安全问题。滑梯、秋千等设施都是木头做的,原木的颜色。
秋干都爬不上去。秋千的座位就是个轮胎,着力点不对,轮胎就会歪,很不好上去。又比如说滑梯,滑梯是没有台阶可以登上去的。要么就是拉着绳子登上去,要么就是爬软网子爬上去,锻炼平衡力与手脚力量。爬上滑梯的其他路径还有什么软梯子、多个轮胎等方式。
他们还会有户外”远足“项目。差不多1-2周,老师会选一个天气好的早上,请小朋友都穿上荧光背心,带着他们去户外玩,玩的地方,大概是距离幼儿园走路5-15分钟的地方,每次地方还不一样。有的时候,会在户外野餐,有时候会带领小朋友去图书馆或博物馆参观学习,有的时候玩到11点就回学校吃饭。他们走的大多是林荫小道,也有能过汽车的道,瑞典人少,路上行人也不多,所以好像也没有谁担心过被车子撞,或者走丢一个孩子之类的事情。
由于森林覆盖率很高,日常教学游戏经常会在森林里进行、雨衣雨鞋是必备的。我们刚入园的时候,老师就强调给孩子们带上防雨的衣服和雨靴。孩子们手里拉着一跟长绳子拉成一队,浩浩荡荡的进了树林里面,挖沙子、观察植物、淌水爬山都是日常必玩项目。
除了玩耍,老师还会到森林里教孩子们学习东西,做一些小试验,比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香蕉皮、纸、玻璃等埋入,做好记号,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垃圾是怎样分类回收,从小就知道保护环境,这样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瑞典的环境那么好,与从小教育孩子是分不开的。
在森林里教孩子认识植物,昆虫,学习如何应对困难与风险,这些潜移默化的学习使孩子在生活中能更主动地迎接困难与挑战。
在教学游戏环节瑞典的幼儿园会把宝宝的需要摆在第一位,只要宝宝想玩儿的,没有老师怕麻烦的。
天气不好的时候,老师会把沙子、土、和水搬进教室让宝宝们玩;有时还会把充气泳池搬进教室让孩子们玩水;还有脱光衣服到只剩尿不湿,在室内铺着的大纸上用颜料作画。有些幼儿园有专门的手工制作的空间,甚至还有木工工具坊、各种在国内家长们看起来可能十分危险的工具都会在老师的陪伴下使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他们提供无穷无尽的创作空间。
不主张经常给孩子洗手,因为在瑞典这样的环境中,不干不净的东西吃了孩子反而更加健康,不会容易对各种食物出现过敏现象;组织孩子外出活动,也是由老师带着坐公交车。孩子们很习惯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会随便下车,不会到处跑动打闹。幼儿园的老师并不追求整齐划一的纪律,而是接纳每个孩子的个性,不管是开朗还是内向,机敏还是愚钝,老师都一视同仁。他们认为:孩子不是要做到最好,而是应该做他自己。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安徒生童话里《丑小鸭》的故事,虽然丑小鸭小的时候丑陋且笨拙,但是谁又能想到长大后会成为美丽的白天鹅呢。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爱和温暖,还要给予他们勇敢和挑战。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探索,鼓励孩子们自由探索,让他们带着好奇,带着欣喜,走进神奇的大自然。让孩子们在户外的互动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开阔眼界,发现新知,主动求索。
大自然无论何时都敞开怀抱迎接一切,它的鸟语花香,它的虫鸣兽语,它的花草树木,它的山川河流,它的春夏秋冬,它的风霜雨雪……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天然的宝藏,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探索自然,才是遵循孩子内心成长的发展要求。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多接近大自然,孩子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爱自然的孩子不会懒惰,也不会肥胖。从小在大自然中开心地玩耍,并对自然世界有更深刻地了解,这些美好的回忆可以让孩子们长大后也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不得不承认,瑞典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做法确实值得推荐。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已退休。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