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王大奇老师照片)
我与大奇老师的友谊
文/郁三阳
王大奇老师是天津市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人物画委员会会员。我与王老师的友谊起源于上个世的六十年代。
我自幼喜欢书画,上中学后就成为三十中学板报组成员,我们每周更换学校一进门的两块大黑板报,渐渐提高了我的板书和画画的能力,为搞好校内宣传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插图照片郁三阳与姐姐郁嘉合影)
我姐郁熹1966年天津师范学院物理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区水产前街中学任教。我姐告我,他们学校有个美术老师叫王大奇,画画的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于是我跑到学校美术教研室,在我姐的引荐下,与大奇老师见了面。他中等身材,人长的很精神。他曾在部队服过役时,从事宣传工作,画得一手漂亮的水粉画和油画,转业后当上一名中学美术教师。
我买来画笔和颜料,一到星期天就到学校和他学画画,他教我如何设计画面,勾勒线条再配以颜色。王老师给我画了一幅油画头像,谁看了都说画的很象。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绘画进步很快,不久就独立完成了一幅毛主席配戴八角帽的油画作品及其他画作,受到王老师的好评。一天大奇老师告诉我,河北区王串场公园领导找到他,请他帮助绘制园内的巨幅毛主席画像,问我乐意不乐意一起完成。这种机会对我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我当场就答应了,并约上班里的几个同学一起参加。
这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了王串场公园,公园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带着绘画工具和公园领导一起来到展牌前抬头一看,展牌好高好大呀,足有一层楼多高,搭着脚手架,这么艰巨的任务我们能够完成的了吗?万一画像画的不象又怎么办?在当时这可是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的呀。王老师看我心存疑虑,就安慰我说:"你干脆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当时王老师采取的是"打格放大"的绘画方法,即在照片上画上若干方格,放大到公园的大牌子上,勾画出人物轮廓后,王老师负责画领袖的头部,我们则承担起画伟人衣服和背景的任务。画伟人的面部难度是很高的,王老师首先绘制出领袖头部的轮廓,勾画好五观部位,然后一笔笔用油画色画出的伟人面部表情。一天下来画的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引得游人驻足观看。脸部画好后他又指导我们画领袖的衣服和背景,只用三天时间就把伟人像画好了。随后由我执笔写了毛主席像两侧的宣传口号:"领导我们事业的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每个字足有一米高,因为我以前有写美术字的基础,不打草稿,用板刷一笔笔把字写的公整端装,受到王老师的赞扬。任务完成后,公园领导非常满意,他和我们一起在画像前面合影留念,并每人赠送我们一盒鲜花表示感谢。
王老师在搞好学校美术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民间艺术品如剪纸、烙画的创作。在剪纸制作上,他不满是于用传统单一的红纸进行创作,而是采用不同色彩纸張套剪的方法剪出出各种生活和工作题材的作品,使画面更加立体,色彩更加丰富。他还在三层板上用电烙铁烫制出各种作品,在艺术多样划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从而被被吸收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市政府领导去外地出访,常邀请他带上自已的作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近些年来王大奇老师倾心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他笔下的领袖人物及社会名流如李叔同、齐白石、张大千、梁琦等栩栩如生,形象生动传神。王老师年轻时在部队服役八年,创造了很多保家卫国的军人形象,退疫后继续创作了很多表现军人题材的作品,成为一名创作颇丰的军旅画家。疫情期间他他也没有停止艺术脚步,他创作的一幅反映部队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哪里有困难就开赴到哪里的作品《出征》,受到全社会广泛好评。



近年来王老师又致力于中华戏剧人物的创作。天津《今晚报》曾一度每周刊登一幅他的戏剧人物画,所绘人物形象灵动,色彩亮丽,获得国画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他的人物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受到众多收藏家青睐,成为国内颇具实力的画家之一。去年他还应邀到海南交流展出自己的作品,受到当地专家同仁的高度评价。



十年前我成立了三源书画院,特邀请大奇老师出山,他欣然应允,并担任了副院长一职。他不顾年迈,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惠民活动,每到基层单位,不惜笔墨,挥毫作画,把一幅幅精美的画作送给群众,被誉为"德艺双馨"最接地气的艺术家。

郁三阳 自幼受先父、津门著名书法家郁美庵先生熏陶,后又虚心向王学仲、宁书纶求教,每日临池不辍,临写名帖名字,形成自己潇洒飘逸的个人书风。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王学仲艺术馆举办展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吴昌硕艺术馆收藏。本人现为外交部礼宾司特约书画家,多幅作品在国外多家中国大使馆展出和收藏。曾在美国宾州格瑞芙等大学等讲学,传授中国书法。夲人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兼外联部主任、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五子天地》文化传媒艺术顾问、天津三源文化艺术院院长等。

责编:郁三阳、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