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大学讲书法》文/郁三阳

2011 年 9 月 15 日,受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格瑞弗大学之邀,我自首都北京飞往美国,前往讲授《中国书法概要》,践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
我自幼承袭家学,从事书法创作普及工作多年,在国内亦多次讲授过书法课程。然而,只身赴外,为外国学子讲授中国书法,尚属首次。接到邀请函后,我精心筹备,翻阅并查找了诸多资料,认真编写教案,且做了详尽备课。
抵美后,我迅速与校方会面。校领导对我远渡重洋前来授课表示热烈欢迎,并责成该校中文系的孟丽娟、苏淑慧两位教授协助我讲好课程。孟教授承担现场教学的翻译工作。为使授课圆满成功,我向两位教授提出提前进行试讲的建议,获其赞同。两位教授告知我,美国大学推行开放式教育,学生对中国书法饶有兴趣,教学时宜做到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若能与学生实现上下互动,教学效果将会更佳。于是我调整了原“满堂灌”的教学方案,决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试讲,两位教授甚为满意。

9 月 29 日下午,在姐姐、姐夫的陪同下,我走进格瑞芙大学的校园。此处四处张贴着我的授课海报。首次为美国学生上大课,我难免心情紧张,姐姐、姐夫亦为我捏一把汗。4 时,当我步入阶梯教室,此处早已座无虚席。孟教授告知我,今日除中文系全体师生悉数到场外,其他系喜爱中国文化的师生闻风而来,亦前来听讲。学校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和中文系主任皆坐在台下。

面对台下众多美国大学师生,我按捺住紧张心情,依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先后讲授了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讲授了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不同特点,以及我国历史上四位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的书法特色。孟教授翻译得极为认真,台下学生专心听讲。每讲一段,我便用幻灯片进行演示,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为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我以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书写了“学好毛笔字”五个大字,台下哪位同学认出其中某一个字的字体,我当即将此幅作品赠予他,这引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结果他们纷纷举手,很快便有五名同学,分别认出了这五个字的字体,拿到我赠送的书法作品后,他们显得十分开心。接着我又为在场的学生用毛笔书写了他们心仪的中文名字,并应其要求写上了他们喜欢的祝福寄语。一位教法语的女教授提出希望为她书写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词《登鹳雀楼》,我欣然允诺,当场写好赠予她。她如获至宝,掏出 100 美元表示酬谢,我婉言回绝。

讲课结束后,该校国际教育中心主任伊美尔·约翰逊女士向我发放了证书,赠送了刻有该校校徽的铜牌。她紧握我的手说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更是魅力无穷。您的学识与品德表明您是德艺双馨的中国书法家。”讲学取得圆满成功,姐姐、姐夫和两位教授皆向我表示祝贺。回到住所后,那些现场未拿到我作品的同学还前来求取书法墨宝,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讲学结束了,回国前教授们特地为我送行,他们言道:“热烈欢迎您再次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给更多美国学生。”此次讲学,让我深深感受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切向往和无比热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乃大家共同的愿望,愿中美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万古长青、源远流长。

郁三阳 自幼受先父、津门著名书法家郁美庵先生熏陶,后又虚心向王学仲、宁书纶求教,每日临池不辍,临写名帖名字,形成自己潇洒飘逸的个人书风。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王学仲艺术馆举办展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吴昌硕艺术馆收藏。本人现为外交部礼宾司特约书画家,多幅作品在国外多家中国大使馆展出和收藏。曾在美国宾州格瑞芙等大学等讲学,传授中国书法。夲人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兼外联部主任、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五子天地》文化传媒艺术顾问、天津三源文化艺术院院长等。

责编:郁三阳、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