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王军华《人生五弦琴》序
作者:云起时

军华把她的书稿传过来时,正是隆冬,山上刚下了一场雪。
看过刘千生老师给她写过的序,觉得一切有迹可循。便窝在床上懒洋洋地打开,随意翻看,没想到开篇就深深地拨动了我的心弦,与她的《人生五弦琴》里的字字句句产生共鸣。她若是仙裾飘飘玉指纤纤在山上弹琴的女子,我便是青翠松柏旁披着白斗篷,任雪白了头,听得忘记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的痴人。我不知道我是否懂她,只是我想起很多和琴有关的故事。比如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林黛玉的“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以致于弦断有谁知;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琴挑卓文君,终致文君夜奔成一段风流佳话……
对于军华的五弦琴也许我也算得上一个知音吧,我们都在山里长大,虽说我在五岳寨下,她在井陉山区。可都属于巍巍太行山脉的部分,我们的童年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感受。看她的文也犹如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军华行文明快流畅,不拖沓,不冗长,有时我意犹未尽,她那里似乎戛然而止。但细看却知她不是故弄玄虚,一曲终了又来一曲,不会猛地让人窒息般地停顿几秒又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想这和她的性格有关系,我只觉得她干练利索,谁知弄文舞墨也像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等女中豪杰。她名字里还果真有个男儿气概的“军”字。这王家的调皮丫头弹着五弦琴华华丽丽地转过身来。呀,眉清目秀,文质彬彬,自带光辉,像月亮在云层里探出笑脸。是的,人生百般滋味,军华文中找不到一丝酸酸楚楚的哀怨,她也不会让读者看得泪流满面,她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她微笑地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这是她为人为文最可贵之处。

开篇是她书中第一辑《亲情雨露恩》第一篇《岁月静好》中,一段山色黄昏的描写一下让我走近她:太阳慢慢地躲到山下, 一抹黑悄悄地降临。它给层层叠叠的远山抹上了黑色的光环,顺手也给庄稼和茂密的丛林涂上黑色的霞衣。不一会儿,白玉盘似的月亮,晃晃悠悠地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一阵风吹过,树叶动了起来,蛐蛐儿在轻轻低唱,蟋蟀也不甘寂寞地弹琴伴奏。萤火虫漫天飞舞,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身临其境,恍惚又回到童年在漫山生活的情景。我读出她文章里的“静”。小小的她跟着爷爷学书法,跟着奶奶学绣花。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但她静中有动,读到她脱掉鞋子“哧溜哧溜”爬上树摘槐花,又好奇小燕子什么模样上屋顶掏鸟窝,我忍俊不禁。由文及人真是玲珑心,直爽人,真性情。这都源于童年爷爷的启蒙,童年时代八月十五过中秋她在文中写道:轮到我时,我给大家表演了苏东坡大学士的《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我还学着爷爷的样子,举起酒杯,祝福家人健康快乐......其中也不乏一些对草木、动物、人物的描写。甚至对生活中的悲与不解她也坦然接受,做到了真正的岁月静好。
第二辑《生活多棱镜》中印像最深刻的一篇是《分居不分心》。我觉得看似写成年后的个人情感其实体现了一个“量”字。丈夫为了生计去了远方工作,她未免压力增大。有时胡思乱想,她在文中坦言:一夜未眠,我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如果老公真的喜欢上他的漂亮女同事,我该怎么办?人家可是天天见面呢!而我们,半年才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小姑娘又年轻又漂亮,万一俩人真有点什么事儿,我和孩子岂不惨了?为了解开心中疑惑,我决定亲自去上海看看……读到这里我又忍俊不禁。这倒是卓文君去会司马相如,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然而去了才知道不过一场虚惊,丈夫的案头摆着她们的全家福。连日记密码都是她的生日日期。她感动得趴床上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她不仅仅写了自己的情感生活,还写了闺蜜,朋友,还有大作家张爱玲的。她见解独到,让人读后感悟到对爱人、朋友、亲戚、家人都要有容人之量,一种关系才能长久。所以年少对母亲的怨,成年后对婆婆的古怪生活习惯,她都能化干戈为玉帛。真应了她的话,生活是一面多棱镜,照出百态人生、世态炎凉,人生美丑恶皆在其中。而婚姻家庭爱情这方天地,更是一个万花筒的世界。正是这烟火气里的百人百性百态,构成了人世间一幅活脱脱的风俗画和田园诗。其实生活就像一杯水,需要经常晃一晃,沉淀下来的才是生活的原味。

军华有时会在电话里给我讲述女儿,语气开心明朗的如早春窗外传来燕子愉悦的呢喃。女儿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点小情绪都娓娓道来。我知她信任我如同我是她长姐。惭愧只虚长她两岁,却觉得自己俨然是位长姐。曾几何时,我也这样打电话给比我年龄大的姐姐们诉说心里的小秘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已经心如止水。如今,她一派小女孩天真烂漫的样子,让我想起那个以前的自己。她说的话我是乐意听的,她写的文我是乐意读的。
读到第三辑《馄饨花儿开》,逐文逐行逐句,无不是关于女儿的。怎一个“爱”字了得!她把女儿从童年写到少年到成年。有着孟母三迁的智慧;有着岳母刺字的良苦;更有着普通母亲的儿女情长和爱屋及乌的豁达。比如,《谁动了俄罗斯套娃》一文中,女儿的小朋友甜甜来家里玩,偷偷拿走了女儿心爱的玩具俄罗斯套娃,却不承认。等以后又出事了,军华不计前嫌仍然出面为其解围。在《难成小王子》一文中,喜欢孩子的军华为火车上邻坐的小男孩讲故事,夜里自己被冻醒了才发现被子已经被小男孩的母亲拽走了,面对小男孩母亲的无理与世俗,军华不过莞尔一笑,坦然地去给小男孩找退烧药。临别小男孩对军华恋恋不舍,想要她的地址,却遭到母亲的呵斥。连别人的孩子都如此喜爱,何况自己的?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女儿不仅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还懂事明理,让人份外怜惜。是的,满腹经纶怎比得上一个人的心地善良美好纯真?在《开在心里的百合花》一文中女儿也知道关心别人,得知张老师嗓子疼,女儿就从家里拿来金嗓子喉宝给张老师。军华真应了张老师那句话“爱自己孩子是人,爱别人孩子是神”。我佩服军华对待孩子的神性。当军华感冒嗓子哑了时,在《一瞬间的长大》中出现这么一段动人的描述——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从被窝里伸出手,摸摸我的头说:“还好,没发烧。本宝宝可以安心了。” 说完,她快速地穿好衣服,不到五分钟,就坐到了餐桌前。我赶紧把米粥、清炒菠菜、煮鸡蛋,放到她跟前。我正要张嘴说话,女儿用手势制止了我。她说:“妈妈从现在起,你想说什么,就写到纸条上,好不?我保证不再惹你生气,你也要做个乖宝宝。去看医生,按时吃药。”让人看得无限欣慰。所以才有了《好心态比上名校更重要》一文,培养一个懂得爱与感恩的孩子胜过你留给她良田千顷,黄金万两。而孩子最需要的也不过是在最无助脆弱时做父母的一个温暖的拥抱。我个人最喜欢读第三辑,那碗开花的馄饨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美味呀!
不觉读到第四辑《九龙发财鱼》。职场的艰辛,跃然纸上。一共21篇文章几乎每篇都透露着一个“悟”字。在《人生路上且停亭》一文中,她悟出——无论古人还是现代的我们,在人生路上,累了、困了、倦了,都需要放慢脚步停下来,回头看一看。短暂的休息,不是放松,是为了下一步走得更稳健;停一停,不是逃避,是为了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今后的路;停一停,不是懒惰,是为了更好的体会生命的淡定从容。在《咖啡不加糖》一文中,她悟出——苦是境界、是修行,学会苦中作乐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的,苦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当下,苦让我们懂得了善待生命中每个相遇的人。在《素友如莲》一文中,她悟出——在我看来,“素”就是平淡如水,不掺杂世俗的功利,没有目的在里面。彼此更多的是懂得对 方,心意相通。不管过了多久没有联系,在我的心里,都有如莲姐姐的一席之地。聊与不聊,情就在那里;见与不见,我始终为你守候。素友如莲,人生有一个足矣!这不正好是说我和她吗?职场中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尔虞我诈,生活中也有甄嬛与眉庄那样的姐妹情深。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有一次,她电话打过来,说:姐姐,我肋骨很疼,并且给我讲了她不小心滑倒的事。想到她丈夫和孩子都在外地,她还坚持着上班,我立刻劝她马上去医院做检查。她很听话,把检查结果发给我果然是肋骨骨折。她打了绑带在家里休息,闷了就和我打电话聊天。得知夜莺姐姐陪她去医院,妈妈照顾她饮食起居,我才放下心。她在家休息阅读了我大量文章,喜欢我的文字风格,弱弱地问我:姐姐,你能给我书写个序吗?我以为她开玩笑,因为我并非大家,何况刘千生老师给她写的序言,我已经拜读过,怎敢妄自菲薄。可是,她却像个小丫头一样撒娇起来,虔诚地把文稿传来,性格使然,没想到入眼既入心。
听她拨弄第五弦,也就是书稿的最后一辑《历史回音壁》。琴音不绝于耳,历史回音阵阵,跌宕起伏心间,徘徊起舞字里。概括一个字“韵”。她写低处高瞻范仲淹,格局大开的萧太后,禁烟抗英的林则徐,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文坛名人丰子恺等等。博古论今,纵横捭阖,带着悠悠的古韵。让你对这些古代的大人物有新的看法与了解。唯一让我给她提出建议的是,她在《盛装蕴秀张爱玲》一文中把张爱玲与美国丈夫赖雅的婚姻也理解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认为不妥,张爱玲觉得赖雅温暖,所以才把冰冷的心依靠过去……

《人生五弦琴》,酸甜苦辣咸。“读史能明智,知古能鉴今。”历史上那些响亮的名字,都有经典作品传世。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诸葛亮的《出师表》,王安石的《梅》等,正是这些名人志士的浩然正气之作,强壮了中华民族的筋骨。文化的力量正如黄河长江的源头活水,滋润着神州大地,浩荡着江河湖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你不妨听听她的韵律?
说来奇巧,这篇序,从腊月写到正月。从一场雪写到另一场雪。山上又下雪了,大明川花灯锦绣,五岳寨冰雪交融,花溪谷整装待发。我,想着一个姑娘。她,叫军华,与她心性相投。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作者简介:云起时,北方女子,隐世独立。喜欢将些许红尘感受纵横经纬,交织成章。著有诗歌集《九张机》、长篇小说《安能展眉如初》、散文集《故乡草木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