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美的唐代造像碑》
作者~赵新洪手记
这才是有文字记载的唐代千手千眼大悲菩薩造像碑!
南方中村天佑寺碑
一九八六年,我和桑士然去南方中村普查文物,在村小学校土沟内发现这尊高浮雕造像碑。
被弃至在学校西南侧垃圾土坑下。石碑为汉白玉大理石质,尖首上大下收呈枣核形,上部约五分之一处断落,做教室台阶踏脚。上下断裂处打石孔两个,可用铁柱、铸白矾相对连接,估计是制作时断裂。
正面为浮雕菩薩像。碑阴于断裂处上下刻碑文,文字因风化磨损部分文字已漫患不清,经清洗拓片,全碑文可现。
文字:
证圣元年、四月八日,坊塚村都维那边静等于天佑寺建千手千眼大悲菩薩石像一尊。至七月十五日,永记在寺。功德主讲律论沙门可述,讲经沙门惠林,常座沙门惠能等在村都维那边进、边宁,王佑,王宣,王盛,王安,王千,等不及具录。
碑文布局不太工整,文字为繁体楷书,刻字深度较浅,书写水平一般。碑阳面菩薩呈高浮雕,一头八臂,本身两臂于胸下做禅定印,左右两臂垂托上伸做金刚状,最下左右两臂下伸右手握佛串珠,左手以食指与中指提宝瓶之颈部。面部肌肉丰腴,额上中刻一竖眼,头戴束发冠。冠正中束一束冠锦带,垂釣至肩前,美发垂与耳相交,环形耳坠。颈部下挂珍珠宝石串珠项链。
面部神态庄重和霭。修眉细长,目似秋波,嘴角笑纹隐约可见。头冠正中饰一座佛,袒胸处露项下璎珞由胸至腹,其中一条垂至两足间。霞帔处佩以宽大飘带,套环贴至裆两端。由胸前,两臂腕后垂搭於侧面,最下一层一双手腕上,腕后垂至足侧,长裙下露赤足一双,站在五瓣莲花上,莲瓣各刻两层。
靠背地章满刻手掌形纹,掌心各刻一眼,乍看似海水波涛,细观则手眼无数通天。头部两侧各刻一圆形图案似为日月。下部两侧刻葫芦花纹,造像雕工精美,风彩传神,端庄大方,与卢舍那佛相似。全图共设三十六种法器。全底幕共千手千眼。
碑阴文字提及禅宗六祖惠能为天估寺常坐沙门,为禅宗佛教在北方传教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
碑文证(證)圣元年为武则天登基执政第十五年改国号为、⺀证圣″元年为公元695年。古碑几次历经磨难,被盗卖,历尽艰险,终归文保处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