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考”与“愿望”的因果关系
文/古广祥
近闻一对在香港岛从事教育工作的夫妻,退休后在郊外承租一块农地种植蔬果,借此打发时间和增加生活情趣,其曰:种植是对生命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可见,他们的初衷与使命是良好的。
种植是自然与人合作的体现,天行有常,不可违逆。人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惟“贯通于道,万事可成。”由于夫妻两人缺乏耕种知识,自然界的规律无法按照他们的意志而转移,故劳而无获。有本草对联为证,联曰:
响豆/引无,宿田翁/半夏/怀山/翻白叶;
来甘/续断,看麦娘/常春/漏寇/吊干麻。
节气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人们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规律来耕种,才能做到“有耕必有收”,否则,有心栽花花不发,或事倍功半矣。可见,遵循自然规律至关重要。
可谓“人定胜天”,是离不开其“胜”的基础,违背自然,缺乏科学依据行事,定是徒劳。我对时下“水稻上山”,不以为然,对生搬硬套“克隆”做法亦不认同,凡事应“思考”在前,“愿望”在后。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惟因地制宜才显正确的方向。
我也是喜欢与花草为伴的人,经常在自家花园搞些种植,由于经验不足,收获甚少。这种遭遇,与联中的“宿田翁”和“宿田翁”何其相似奈尔。
写于2024年4月28日

古广祥,中医学哲学博士,资深媒体人,岐黄使者,社会活动家,独立思考人。
主要著作:《中药趣联》《词牌巧对话人生》《闲把人生细思量》《文论所以然》《本草医人论事》。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古广祥先生借此撰写100副本草对联咏贺香江。内容涵及港九新界山水、人物、经济、文化及旅游景点。书名暂为《本草咏香江》。预计7月底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