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微知著习短文之034】法律教育亟需进课堂(960字)
作者/沈 学 印 主播/河清海晏

众所周知,牵动人心的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一初中生被害案,曾在网上被炒的沸沸扬扬。近日,河北省检察微信公众号就此事件发布情况通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某和马某某核准追诉,三名未成年人将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从这起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的个案中,不难看出,加大法律教育,让法律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未成年人思想深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迫在眉睫,急需提到教育大纲及议事日程上,刻不容缓的增补开展法律缺失这一主课。正如央视发声郑重指出,没有法律不能管的“小霸王”,没有游离于法律以外的“小恶魔”,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未成年绝不是犯罪的理由,未成年人更应该敬畏法律。花季的芬芳不能让霸凌无情的摧残,青春也不能因暴力行为而戛然而止,滞后的法律教育更不应该再一次的高高举起而又轻轻放下。依法追究未成年人行凶者的刑事责任,必须以抓铁有痕的强硬法律法规来展现刑法相关法条的威严,以此更有效地向所有未成年人开展沉重而深刻的法律必修课。
日前,伊美区团委联合伊美公安分局旭日派出所走进第六中学开展“青春护航·守护成长”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讲座,形式非常好,举办的也很及时,为预防和杜绝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作用。
法律进课堂,携手促成长。向学生讲解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国家法律机关,教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对校园暴力说“不”,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和国家意识,警示学生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自身法律观念和法律素质,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进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花季的绽放,生命的热爱,法律的教育,都不应该是滞后的,也不应该是迟到的,更不应该是缺席的。
社会的安全感,校园的安全感,学生的安全感,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需要法律来做保证的,都是要用法律来兜底的。
这次最高检对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不仅回应了公众对正义的期待,而且也使正义得到法律的支持,更是对未成年犯罪最有力的打击和震慑,既织密了法制运行之网,也对人心做了最好的安抚。
青少年永远都是法律教育的重点对象。
“坚持法律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是“七五”普法规划的重中之重。
青少年的法律教育一直在路上。
(2024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