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推窗眺望,只见室外云雾缭绕,远山近林若隐若现,犹如蓬莱仙境。大山里的气候变幻莫测,说变就变,昨晚的一场春雨,给原野山村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喝碗白米粥,吃枚土鸡蛋,尝个高山上的小红薯,再来一只老板娘煎的葱油饼。每天的早餐不重复,满口清香蛮落胃,味道不要太好哦。
吃罢早点就开工,棋牌室里乐陶陶。朱先生原本是个麻将迷,今天却心甘情愿不进局。他说明天要回家了,今日里陪毛儿去山岰里,探访新四军烈士的纪念碑。
天色阴沉,细雨濛濛,俩人顺着山道边走边聊。谈谈现如今的幸福晚年生活,感慨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壮举。房东林大哥曾讲起过当年发生在林家塘的这场战斗,新四军牺牲了五名战士,怎不让人思绪万千。


沿着平坦的沥青路转了两个斜坡弯道,看到了一幅指示牌,随后步入了一条水泥便道。放眼望去,只见路面弯弯曲曲,沿着溪流翠竹在山谷里延伸。


一路上不见来往行人,只闻鸟雀在林中鸣叫,金灿灿的野花在路边绽放。大约行走了四十多分钟山路,又看见了一块指路牌,箭头直指一条依山而筑的黄泥小道。踩着泥泞的路面,拾阶而下,终于寻找到了先烈的纪念碑。
四周静谧无声,树荫庇护下的烈士墓简朴肃穆。碑文上的文字记载了80年前的那段历史:
“1945年10月中下旬,国民党军对新四军浙西留守处发起进攻。浙西工委书记杜大公率领留守武装顽强斗争,先后转移到安吉、武康等地。并在莫干山麓、临安县境内的林家塘,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两次围攻。
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新四军浙西留守武装遭到很大损失。特别是在林家塘战斗中,遭到国民党108师的突然袭击。在万分紧急下,杜大公率领留守武装奋力突围,战斗异常惨烈。激战数小时后,跟随工委书记杜大公成功突围的干部战士仅剩30余人。张清朝等五名战士在林家塘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战斗结束后,村民含着热泪将五位烈士遗体埋在林家塘这片土地上,并立了石碑,用来纪念革命英烈。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斗争所留下的深远影响,将永载史册。”
站在烈士墓前,仔细阅读碑文,心情难以平复。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人民大众的幸福和安宁,后人不该忘记,更应代代相传!
乌云飘散,天色好转。老朱和毛儿返回到了“竹韵农家〞,来回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腿酸脚疼,汗水湿背,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但精神依旧不错。

丰盛的午餐早已开始,伙伴们大快朵颐接近尾声。俩人赶紧入席落座,吃起了剩菜剩饭,但仍然感觉到美味入口。因为,人要懂得感恩知足,方能心情舒坦长寿。真可谓:饮水思源不忘本,幸福生活要珍惜;每月薪金准时来,退休老人乐开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