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对联鉴赏
五千年赫赫文明,如七星北斗播光四海。立心立命,西部水起潮生,海纳百川成一统;
十二省莘莘学子,在三藏东堂问道六龙。习草习行,南薰朝闻夕死,龙腾九域舞八风。
注:立心立命:同乡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里指文化人自觉应有的历史使命。
三藏:指玄奘法师,河南偃师人,张海同乡。(张海书法艺术馆就在河南偃师)
东堂:东厢的堂屋。古时习射的地方。这里指张海书法艺术馆,我们学习培训之地。修辞上为指代,以武(习射)代文(临池学书)。《南史.庾悦传》:"刘毅家在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
问道:领悟真谛。
六龙:皇帝车驾的六匹马,马八尺称龙,因称六龙。"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周礼.夏官.庾人》)
南薰:旧传虞舜弹五弦琴,造《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后以南薰为煦育之意。唐诗有"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朝闻夕死:语见《论语》:"朝闻道,夕死足矣!"(一朝知晓真谛,以前种种错误理解都譬如昨日死。)
九域:九州。
八风:八方之风,古人以此分别指代一年中的每个45天。风义为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依所自来,分八种。东风叫明庶风,明庶物尽出,其时距冬至日2个45天;东南风叫清明风,主风吹万物,其时又过了45天;南风叫景风,景通竟,言阳气道竟,其时又过了45天;西南风叫凉风,凉即寒,示阴气行,其时又过了45天;西风叫阊阖风,示秋收己毕,其时又过了45天;西北风叫不周风,不周山在西北,主杀生,其时又过了45天;北风叫广莫风,示阴气在上,广漠肃杀,其时正当冬至;东北风叫融风,冰雪消融,万物始生,其时距冬至45天。风:风吹能使虫生,风有八种,虫也只八日便孵化而出。形声字,虫为形符,凡为声符。
拔俗在千寻,鼎接千秋三代远。立足故乡,昂扬传统,先行大笔点睛,龙飞凤舞承天命;
流馨于万姓,钟鸣万里六朝都。扎根书法,展望未来,后学中原闻道,水起风生仗海涵。
注:拔俗:超越流俗。《向秀别传》:“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稽康、东吴吕安友善,并有拔俗之韵。”
千寻:形容极长或极高。古以八尺为一寻。
鼎:又为旌功记绩的礼器。其引申有显赫之意。在此可作高瞻讲。左思《吴都赋》:“其属则高门鼎贵,魁岸豪傑,…冠蓋云荫,阎阖嗔噎。”
接:连续,继承。《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獘。”
三代:夏、商、周。乃书契发轫之时。《荀子·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
先行:前导。《管子·形势》注:“上所先行,人必行之。”
承:接受,担任。《国语·齐》:“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尔无下拜。’” 《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笺》:“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也。”
天命:天神之意旨;自然之禀赋。《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礼·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
流:传布,传遞。《易·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万姓:谓人民。《书·立政》:“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六朝都:这里指北京。
闻道:领会某一道理。《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词章:诗文的总称。也作“辞章”。韩愈《柳子厚墓誌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汎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扵山水间。”
海师:熟悉海上航路之人。《宋书·朱脩之传》:“泛海至东萊,遇猛风柁折,垂以长索,船乃复正。海师望见飞鸟,知其近岸,须臾至东萊。”
偃师问道之后,于所撰词章中择联两幅,献丑于海师京城书展之后。涌泉恩泽,但谢滴水,聊表寸心!
晚学乃文 时客居拉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