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母亲节夜吟》
周阳生(盐城)
节日相思父母时,
三杯浅醉咏清诗。
人生有别犹能改,
世故无常未可知。
净土遗踪千载事,
禅心积德百年期。
周翁夜忆频流泪,
梦里双亲慰子悲。
。。。。
《愁倚阑.梦思娘》
周阳生(江苏)
望明月,
忆家乡。
梦思娘。
布谷声声肠欲断,
泪盈眶。
游子觅渡沧桑。
柳暗处、盼有花香。
少兴吟诗求一醉,
夜无央。
注:本词格五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
《青衫湿.母亲节吟》
周阳生
节来惆怅望残月,
借酒解愁情。
夏来春去,
儿郎苦忆,
心似浮萍。
一帘幽梦,
枕巾湿泪,
苦水难倾。
谁怜游子?
枯容霜鬓,
觅渡余生。
注:本词格一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两平韵,后段六句两平韵。
。。。
《青衫湿.思娘泣泪青衫湿》
周阳生
节来泣泪青衫湿,
梦呓五更惊。
春残夏立,
荷香初溢,
蝶舞蜂鸣。
风筝断线,
云莺声戚,
浮叶魂萦。
月帘幽静,
心生幻境,
伴鹤登瀛。
注:1,吾家族堂号"爱莲堂",双亲仙逝,故云"荷香初溢"、"风筝断线"。
2,吾常常梦见双亲,故云"浮叶魂萦"、"心生幻境"、"伴鹤登瀛"。
3,青衫湿词牌,又名"人月圆"。
4,本词格一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两平韵,后段六句两平韵。
。。。。。。。
《西江月.忆慈娘》
周阳生
游子人生如梦,
流年苦度沧桑。
抚琴鸣曲忆慈娘。
泪湿案头枕上。
借酒消愁犹怅,
心情何日无徨?
夜来一醉咏诗章。
魂寄莲池月朗。
注:本词格一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各两平韵、一叶韵。
。。。。
《瑞鹧鸪.睹鞋思娘》
周阳生(江苏)
月光幽影照书房。
无事闲来整理忙。
翻出布鞋垂泪忆,
恍然疑梦念慈娘。
灯前糙手千针纳,
一线来回夜未央。
儿欲孝亲亲不在,
泪飞肠断是游郎。
注:本词格二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
《五律.萱草花》
周阳生(江苏)
黄花轩本色。
紫蝶隐枝幽。
昨忆从儿好,
今逢解我忧。
千村春草绿,
四野水云悠。
夜念慈娘处,
游郎月下愁。
萱草花又叫忘忧草、黄花菜等,花语是:永远爱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代,又被称为母亲花。
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苏东坡:"萱草虽微花,孤身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指母亲的爱心。中国古代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因此也有椿萱并茂之说。
方伟《萱草吟》:"六角初开映筚门,深秋时节似春温。浪游万里家何在,每对萱花忆母恩。"游子浪迹天涯,家山万里,乡愁无尽。面对眼前的萱草花,不禁想起深秋季节,家中萱草花初开的情景,更加怀念慈母的高厚恩情。在康乃馨为母爱的象征花之前,中国早已把萱草花当作了母爱之花
《诗经.卫风.伯兮》: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谖是忘却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到哪里弄一支萱草,种在北堂前,好让人忘却忧愁呢?《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后代表母亲。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能减轻对游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