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夜访孙健君
文/张涛
对孙健君老师的字和人,尤为喜欢。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一名乡村中学教师,后又到教育管理部门工作,最后在商洛广播电视大学(即今开放大学)校长任上退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使他具备常人难及的亲和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务实作风,使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都留下闪光足迹和骄人业绩。做人硬气,字也豪放。

起先喜欢其字,是因他的行草书率性洒脱,气势磅礴,犹如山瀑涧水,奔涌澎湃。随后,又了解到,他退休后,把大量精力倾注于书法道技并修,他的书法赢得了业内同行的认可,成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同时担任商洛市书协副主席,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书画艺术矸究院副院长,陕西长安书画研究院商洛分院顾问,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商洛分会顾问,商洛市老年书画学会名誉会长,商洛市于右任书法学会顾问,商洛市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师等职。尽管头衔多、名份高,他却不张扬、不招摇,书艺精进而名声不显。他的微信取名“大圣”,以悟空多能为追求,火眼金睛搜碑帖,荟萃百家成一家。
因此,我添加了孙健君的微信,在朋友圈看到他的摄影、书法,在关注浏览点赞之余,也兴吟感叹。自觉有小学生夸大教授之状,但孙健君老师还是友善以待。这种有本事没脾气的人,真是艺德并修者。 前些天,看到了孙健君老师为商洛举办国际沙排锦标赛准备的作品《当好东道主,办好世锦赛》,我又一次为之击节叫好,除了连用三个大拇指图形点赞,又吟拙句。又回看他写字的视频,仍不过瘾。想去探访他的书房,现场看他书写过程。问他在哪,何时方便? 他回复在商州,又说近期有事,随后约我。我知道他朋友多事多,便说节后再说。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5月5日20时,孙健君老师电话说,他正往全兴紫园走,让我去他家里。我兴匆匆骑上电动车,到了他住的楼前,问他在那单元,他闻声出了单元门,接引我到了他住所。 一进屋,墙上挂着、地板上晾着好多书法作品,有横式也有竖式,有为沙排赛准备的,也有为普法、廉政展览准备的。内容是精选的诗作,书写庄重又不失灵动。比手机屏上看到的图片更加真切,笔势和墨色的干湿浓淡更加生动传神,不愧为“大圣”。
孙老师带我大略浏览之后,又我坐下边吃水果边交谈,他介绍了他的情况,又问了我的基本情况。说在我和他的聊天信息他都收藏了。并说我的短诗他喜欢,篇幅不长,念着顺口。我说,我写的多为即兴而吟,无拘无束,既不入古诗之流,也难与新诗为伍,只是直白地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孙健君老师的家里挂着贾平凹两幅字,他讲了写字背后的故事,让人忍俊不已。他笑谈工作经历、习书经历、人生感悟,让人领悟到世态人心的荒谬怪诞。他生于1957年,却单纯透亮,毫无做作之态,给以清澈见底的爽快。
得知我已入花甲,他连连说好,有了时间才有闲心,可以干喜欢的事。你要把你的诗坚持写下去。 孙健君老师说,对于书法他上初中便有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出板报、写墙报、刻蜡版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在碑帖临写上下了很大功夫,也经常同西安书友交流、参加笔会,观看书展,感到自己的书法有不足,吸收古今优点,丰富自己。
十时许,他说给我写字。先写了《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接着,又取出特种六尺横披专用纸,问我写啥内容?我说写“乐由心生”,是我的抖音名,是从“境由心造”衍化而来的。
在等书法作品晾干的当口,他又给我沏了茶,与我拉话。 不知不觉已是二十二点三十分,字干了,孙老师装入他的书法专用袋递给我。他说印袋子时,印刷厂设计人员推荐他选用冠有“著名”“实力派”“最具影响力”书法家的模板,他却不为所动,只用了“孙健君”,在右侧竖排了他信奉的筬言“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
双手捧住孙健君老师沉甸甸的墨宝,心怀感激。临别时,又与他双手紧握。 先生的人品艺品大大超出我的预想,在人心浮躁的当今,他的禅性更加高贵。
立夏访孙健君老师并获赠墨宝
夜访孙宅闻墨香,
师友攀盼诉衷肠。
满柜书帖伴博学,
千帆历过笑声朗。
修身养性才写字,
书法脱俗喜豪放。
兰荷菊梅香紫苑,
健行君子总自强。








作者简介:张涛,青崖轩主,陕西商州人,1965年生,闲暇以散步,读书,写作为乐。华发染鬓,童心难泯,非僧非道,亲圣亲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