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母亲
文/梁玺山
我昼夜思念的母亲“刘小谋”,于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在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夏天,常年生活在深山的农村,那里的山水养育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母亲姊妹八个,她排老三,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她养育了我们姊妹六个,她的一生都在为我们姊妹六人默默付出,无论风雨还是晴天,她都始终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们。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数十年如一日总是忙碌着……,她为了大家庭的生计,不辞辛劳地耕种、做家务,尽管日子清苦,但她总是面带微笑,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暖。
一九八三年七月初一,对于我们的大家庭是一个晴天霹雳,祸从天降痛苦的日子。下午七点,母亲在玉米地里锄草,突然晕倒,晚上胃出血,吐了一盆血,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我父亲和大哥将母亲护送到县医院治疗住院,由于病情重,一直没有好转,无奈七月初十出院回到家中。每当看到母亲病危时憔悴的面容,姊妹们泪流满面,期待母亲早日康复。
七月十五日早上七点多,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母亲刚过了四十六岁的生日,我们姊妹们嚎啕大哭,泪流满面,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事实。从此,我们幸福的家庭好像天塌了下来,一家人陷在无比痛苦的氛围之中。那时,年幼的妹妹才十二岁,小弟弟才八岁。
母亲其实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为了养育我们姊妹六个,在七、八十年代,家庭十分贫寒,但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操劳家务及农活,终因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我们。她身上善良、慈祥和勤劳的品质,就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现在回想起母亲,白天,她在地里辛勤劳作,无论是酷热的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她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为了家庭的生计默默付出。她那双勤劳的双手,不仅收获了丰收的果实,也教会了我们姊妹六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晚上,当夜幕降临,她坐在织布机前,一边纺线一边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那些温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充满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母亲的善良和慈祥让我们倍感温暖。她对待家人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待邻居也是友善和睦。她的笑容总是那么温暖,仿佛能够驱散一切阴霾。母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地里劳作,用她的汗水和辛勤,为家庭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殷实的生活保障。
虽然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四十一年了,她忙碌的身影时刻在我脑海里回荡。她的善良、慈祥和勤劳的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她的精神和爱却永远伴随着我们。她的坚韧和勤劳,是我们姊妹六人永远的骄傲和榜样。
我幼年时代,聪颖好学,听话懂事,特别勤快。我们姊妹六个,母亲对我最偏爱,给我乳名叫“稀娃”,每当她叫我“稀娃”时,我特别高兴。记得8岁那年腊月29早上,那时,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母亲煮过年的肉,我一直围在锅跟前转,口水流的不断。肉快熟时,我闻着香味,迫不及待想吃,她到外面取柴时,我立即拿勺到锅里取肉,一不小心,将右脚採进灶门前的火坑里(农村的锅头灶门前留一个坑,掏柴灰及火醴)。脚面上烧伤三分之一,我顿时疼得大声哭,母亲又气又怕,看着我脚上的伤,气的浑身打颤,边安慰我,边流眼泪,想不起来当时母亲涂了啥药水。由于伤重,我疼得哭不停,母亲立即把我背到5公里外的老中医张志芳先生家里给我治疗。那段时间,她日夜守护着我,给我讲故事,鼓励男孩一定要坚强。一天到晚给我熬药,给脚上涂药,她做家务时还把我背上,让我时刻享受着母爱的温暖。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半个多月后,烧伤部位慢慢愈合,但留下了很明显永久的疤痕。母亲的爱,我永远记在心里。从那以后,大哥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肉狼”。
每当我想起她,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股暖流,那是母爱的力量,是永恒的思念。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充满爱与奉献的传奇,我们会永远怀念她,感激她给予我们的一切。
想起平凡的母亲,方知母亲是多么的伟大,母亲的爱永远铭记于心,她讲的故事始终在我耳边萦绕,母亲的爱是灯塔,永远照耀着我们,激励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母亲,我永远爱着您!
此篇文章献给母亲节的您!期待下辈子继续做您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