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的老拐杖》
作者/湘女
又一个“母亲节”到了,
您在天堂一定很开心吧!
多少年没见您慈祥的笑容了,
您的“西班(板)牙”和脸上的“五线谱”
常挂在我心头!
记忆中,您的头发总是梳理得很整齐。
衣服和鞋子也都很干净,
每当靠在您的肩上都特别安心。
您的温暖和慈爱贯穿了我的成长故事。
我生病或生气时,您总会用抑郁的眼神望着我,
透着您骨子里的担忧。
我的记忆里,
您不曾与我温柔的妈妈闹过任何矛盾,
每当寒暑假爸妈放假回来,
你俩像闺蜜一样挽着手散步,
磕着瓜子聊天。
吐槽丈夫的粗心,
诉说着彼此的烦恼和委屈。
平时,您一个人牵着我,背着弟弟,还有干不完的农活和家务。
毫无怨言,从不言累。
只有当妈妈用微薄的工资为你买小礼物或零食送到您手上时,
您才会噙着眼泪笑着跟妈妈说:不要为我花钱啊!你们自己吃好点吧!
当我淘气,
不小心被年轻的姑姑手里正劳作的石磨砸伤脚时,
您吓得半死。把亲生的女儿骂个狗血淋头,
很内疚的跟赶回家的妈妈说:对比起!没带好芽芽!
贤淑的妈妈连忙说:没事!是芽芽太淘气了,没关系的!小孩好得快!
您一直含着泪做着全家的饭菜,而妈妈也抱着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偷偷的哭了一场。
每当听妈妈回忆这些,
我都心疼您当时的愧疚!
所以,
儿时与小伙伴们戏耍争斗,
无论对错,
你都会坚定的站在我身边袒护我。
在您心里,我是个从不惹事的乖孩子。虽然未必是真。
长大后,我像只高飞的小鸟,
离开了您的庇护,远去了一千七百多公里的京城。
但我没有忘记在您怀抱里的“豪言壮语”:
“奶奶!等我长大了就去北京,
带您去!”
您笑着说:“别说北京了,
我家芽芽千京都能去!”
当我背着您去看天安门时,
我告诉您:“这是毛主席站过的地方呢!”
您说:哦呦!我这么有福啊!
您虽目不识丁,
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识
但您对我的爱从不失约!
我在艺术班集训时,
您步行十来里,给我背来了地瓜粉、地瓜干、地瓜片和一些小零食。
让我的青少年岁月,格外的丰富、开心!
长大后,每当您接到我的电话或寄去的礼物都会高兴得像个孩子般,
笑声格外的清脆。
姑姑说您甚至到处跟你的老伙伴们炫耀。
每次说要回去看您,
你都会提前一周就叨叨我要回去的种种,各种准备。
回来的时候,
总能远远看到您在村头
拄着你那只老拐杖,
昏花老眼一定看错了不少次吧!
难怪拥抱时您总有喜泪呢。
离别的那些日子,
您已瘦骨嶙峋。
在回老家的路上,
我把您抱在我腿上,
躺在我怀里。
仿如儿时,您抱我一样。
您说全身都骨头疼,
我的安抚或许能减轻您一点点的疼痛。
我轻轻的把您抱到后院温暖的澡盆里,像呵护婴孩般,给您洗头、洗澡,然后把所有脚、手指甲都修理完好,给您抹上润肤油,您说:嗯!太舒服了!
我因单位有紧急事情,赶紧收拾东西赶下午回北京的飞机,您习惯性的叫姑姑给你找你的拐杖,即便你已无力站立了!我拍拍您拿着拐杖的手说:“奶奶!过些日子我还会回来看您哈!你露出了不舍的笑容。
几个月后,开会中,我接到姑姑的电话,
说您走了 ,我怔住了!
姑姑说,前些日子您居然站起来了,拄着拐杖到门口,自言自语:“我可能再也见不到芽芽了!”听到这些,我崩溃了。我恨自己为何工作这么忙,我怨自己为何没能赶回来见你最后一面。有太多的不舍,让我泪流满面!一场盛大的葬礼,引来多少羡慕的眼光,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议论说:“这老人太有福了,从北京到地方送来那么多悼奠,亲孙女都没这么好!”但在我看来,那只是安抚活人亏欠的心,于您已毫无意义!空余下您临终那句:“耶稣!我已准备好了,你接我走吧!”
如今,无论是清明还是节日回家,
故乡的村头,再也没有了您的身影,
再也见不到您的老拐杖!
唯有在这善于遗忘的世界,
用思念沾着泪写着关于您的文字!
附:奶奶是爸爸三兄弟的继母,奶奶带来了两个年幼的姑姑,两个再婚家庭共五个孩子,最大的才12岁,最小的叔叔、姑姑才3岁。爷爷常常外出做些小生意,奶奶承担了家庭所有琐碎!真是位贤德的好女子!
写于5 月11日“母亲节”前夕作者湘女简介:籍贯湖南娄底双峰,本科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主演过电视连续剧新《刘三姐》、《绝色双骄》、《琉璃厂传奇》、《惩腐女人》、《界碑》、《漂亮女孩》、等十多部电视连续剧,多次获的国内外声乐比赛金奖和银奖。
爱好、琴棋书画、运动。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