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陈启明
文/卫喜照
【名医风采】基层医生就应该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典范,应该是个全科医生,陈启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你是西医,不会中医只能是个半拉医生,如果你是中医不会西医,同样也是个半拉医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才是个好医生,当个半拉医生是不称职的,特别是我们基层的医生,多是看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就应该是个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生“。这是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陈启明常讲的一句话。他是西医外科副主任医师,学医时因受老师的影响和他当初用针剂和中药汤剂治愈了中风半身不遂,因此对中医也是情有独钟。当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后他经常对社区中心医生讲上面这段话。其感人事迹颇多,本文仅对他在中医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一些事迹予以叙述。
一,经常教育医生要有中医和西医治疗疾病的知识技术,不能当个半拉医生。
当前社会当中有一些人员瞧不起中医,也有一部分人对西医进行说三道四,等等这些当然都是不正确的看法。陈启明经常讲,中医也要会西医,西医医生还要会中医,不会中医或者不会西医只能是半拉医生,在社区要当个好医生应该是中西医都会,相互取长补短,治病是用中药,还是用西药或是中西医结合来治病,要因病施治。他还对医生以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讲,学中医当学了教材以后,再应该看一些临床实用的书籍,例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一些书籍。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他认为首先值得一读,他说,在民国时期,当时西医很吃香,那时就有人在贬低中医,而张锡纯坚持用中医治本西医结合的办法,治好了许多疾病,还编写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书里很多方剂,现在仍然实用。陈启明还强调要认真学习《中药学》书中对中药的现代研究这一内容,以前教材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现在添加了说明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这些都是学中医的很好的发展趋势,只有把药的成分了解清楚,才能更好的掌握,使用。
陈启明对西医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视,要求医生把西医基础知识打牢固,要深入学一些西医临床学书籍,工作中少走弯路。有一件事情,他经常对医生讲,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面一个诊所新来的一位大学生医生,当时一个病人说自己胃痛来看病,那位大学生医生经验不足,就把他作胃痛进行治疗,患者出诊所没走多远,因心肌梗死而致命,这件事还产生了医疗纠纷。因此陈启明经常引用这个事例对医务人员讲,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懂得先把胃痛和心痛鉴别开来,那就要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就不会误诊而耽误病情,这也说明必要的西医仪器检查是要有的。总之不能把中西医隔裂开来,顾此失彼,应该合理地正确地运用和相结合来治疗疾病。有位患者急性腹痛来就诊,陈启明给他检查发现为“板状腹“当时他就判断可能腹部有脏器穿孔,限于治疗条件,应立即转诊,转到大医院后检查为胃穿孔,立即进行了手术,患者很快得到康复,还给陈主任送来了锦旗。通过这件事陈启明讲,一个医生基本功要过关不管是中医的四诊还是西医的视触叩听,像“板状腹“这样的病,当时有人说是否给他先服用止疼药,若是胃穿孔是必须禁水的,因此不能服药。这个事情说明不论西医、中医都应该熟悉治疗常识。 门诊部西医主治医师李医生对中医较生疏,听了陈主任的教育,她经常利用换班休息时间到中医科帮助老中医抄方,并把方剂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整理好,为自己学好中医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实习的住院医师宋医生,刚来时对学习中医认识不足,帮助老师抄方子,许多中药名都忘记了没办法写药名,老师只好自己写药方。当他听了陈主任的讲课后,他购买了《中药学》,《针灸学》等教材,积极地学习中药和针灸知识。
二,掌握中西医知识技术,做到中西医并举治疗疾病
在用药当中陈启明坚持中西药并举,根据病情适当运用西药或中药,或者联合用药,在保证疗效下,不用贵重药。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患者多是工薪阶层和农民,因此在治病当中既要保证疗效,又要坚持用便宜的药。陈启明常讲,只用对的,不一定用贵的,能用青霉素就不开其他抗菌素。青霉素针剂许多医院都不进了而他坚持还在用这些便宜又有效的药,得到了患者的赞许。他每天早上上班坚持到住院部查房,对患者用药给予指导。辖区妇女郭某60多岁,患有心脏病,走一二十米都感到困难,经检查有三根主动脉血管堵塞达75%以上,甚至有一根堵到90%,在几家大医院都被下“病危“要求做“搭桥“手术,但由于患者家庭条件有限,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当听说陈启明看病认真,花费少,就找上门来。陈启明用活血化瘀的针剂和抗凝药物,再加上中药汤剂,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经过数月的治疗,患者能走几公里也不感觉到费劲,她见人就夸陈启明的医术水平高,医德好,并且给送来了锦旗,还写有感谢信。患者李某老人,患中风后遗症,入院时口角向左侧歪斜,语言不清,左侧肢体乏力,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降压以及抗血小板凝聚等药物,配合中药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加减,经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明显改善。一位外地农村来的小伙患有肾小球肾炎听说陈主任治得好,就来这里住院,陈启明给他以治疗肾病的针剂和汤药同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尿蛋白消失,病情明显改善。在治疗肛周脓肿时他运用《医宗金鉴》的贝叶膏进行治疗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像这样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很多,得到了患者的满意。另外,他还用针灸疗法等,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如用针灸治疗中风、面瘫,若是对某个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就调用丸剂或膏方,对带状疱疹患者根据病情,他既使用抗病毒的针剂又进行患部扎针,有的还给涂抹一些配置的中药散剂,联合多种方法来治疗疾病。这些疗法简单,疗效显著,费用又低,得到了患者的好评。还有的患者找他进行治疗,他感觉到只需中医理疗就可以,就给他介绍到中医馆,进行理疗调治。现在患慢性病的人很多,他常说人的衰老和一些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堵塞和血的成分不符合标准有很大关系,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少患疾病,延年益寿,因此他注重应用好抗凝制剂和中药活血化瘀汤剂,在治疗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预防大于治疗,注重让社区群众和患者用中医养生方法保健身体。
中西医并举的目的就是为患者尽快解除痛苦,又能节约医疗支出,而养生保健才是最好的办法。陈启明常引用《黄帝内经》的话说,“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来讲述治未病的重要性。他多次对群众和医生进行讲课传授营养健康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患者既要治病,又要向患者讲营养健康知识。在住院部查房的时候他经常对患者说,吃药是一个方面儿,更重要出院后做好合理膳食和养生保健才是必要的。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多是吃出来的慢性病,要做到预防大于治疗。当然,病出来了就要先治病,这只是治标,要想少患疾病就要治本,要在饮食上做到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他对糖尿病患者常说的是,许多人认为糖尿病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实际是糖尿病人应该是都可以吃的,就看你会不会吃,这需要掌握好食量和吃的方法,例如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菜搭配等等,糖尿病患者不光是吃药,更重要管住嘴,迈开腿,以逐步的消除病患。他也经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在厨房。他让营养师给住院患者讲解膳食宝塔的内容和应用;他要求家庭医生在给社区群众签约的时候都要多向群众多讲些营养保健知识,要给患者和群众提供一些中草药养生知识进行保健调理身体,这才是保证身体健康,节约医疗开支的好办法。
在疫情期间他多次配置防疫的中草药茶,给医务人员服用,以提高免疫能力,预防疫情病毒侵害。他还多次讲课要求老年人,当东西掉在地上的时候,不要弯腰捡应该曲腿下蹲去捡,以防止突然晕倒,他还说老年人究竟一天能走多少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生搬硬套。注意这些内容是从小事上要防止出现大问题。
他自己本身就是养生保健的典范,2023年初防疫情放开时病毒猖狂袭来,社区卫生中心许多人都感染上了病毒,而只有三个人没有阳感染病毒,其中就有他一个。他现在已是古稀有余之年,仍体力充沛,精神矍铄,眼睛不花,看书写字都不用戴老花镜,说明预防身体血管老化优于同龄人。他从饮食上注意膳食平衡,还常补充些维生素或是喝些养生草药茶,再加上从善豁达为而不争的心态,注重从多方面对自己的保健。
笔者在建中建社区中心跟师学中医,陈主任虽然不是我的老师,但他对我的教育和启发如同老师一样,对我有很大的收获。现在陈主任虽然辞退了社区主任职务,但他的一些感人事迹,要做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生的教诲,永远激励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分享留言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