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镇惠农家庭农场敬盈辉对村民传帮带纪实

宋集乡惠农家庭农场位于崔庄村,于2018年4月注册成立,主 要以食用菌种植技术研发推广及食用菌初加工销售,香菇文化创意产 品销售,荷兰豆规模种植;农产品种植及农业技术推广等。现有务工 人员310多人,其中贫困户66户,残疾人 58人,管理人员6人,其 中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4人。技术管理员3人。带动脱贫户、监 测户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集体经济。惠农家庭农场为香菇产业发展制定了"三步走"规划:当前农场 的一期工程投资800万元,流转土地110亩,建设棚养菌棚26座、 出菇棚180座。二期工程,总投资550万元,流转土地80亩,新建 发菌棚54座,不仅能为惠农家庭农场的180座出菇棚提供发菌保障, 还对周边乡镇及县市出售20余万个香菇菌棒,已经成为西平县香菇 产业的育种基地。农场在做好六位一体模式的同时,更好的体现"镇 党委+惠农家庭农场+脱贫户"的管理优势,让农户在不承担任何风险 的前提下,实现以特色产业引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三期工程,总投 资400万元,在原先16座传统种植大棚的基础上改建连体大棚4806 平方米,流转土地85亩新建单体大棚62个。每个大棚包含4个热镀 锌材质的香菇架。

与传统的大棚相比新建的连体大棚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连体大棚的建设通过高架培育的方式,让 传统的单层食用菌培育变成了多层,也不用再预留棚与棚之间间隙。 让每个连体大棚培育的菌棒个数从原来的4000棒,提升到将近10000棒,香菇产量直接提升了2.5倍。二是"六位一体"管理优势更明显。 连体大棚棚顶使用双层遮阴网,大棚四周和棚顶均采用了可伸缩式的 塑料膜,农场可以随时根据菌棒培养情况由统一调节种植环境。农场 将每个香菇架之间的道路进行统一硬化,即便是浇水降温之后也可以 随时查看菌棒情况。三是带动群众致富效果更好。随着三期项目的竣 工,农场的香菇出产量不断增大,群众参与食用菌种植的劲头也更足 了,用工需求至少比原来多50人以上,有效辐射周边区域群众增加 收入,并带动重渠乡、人和乡、出山镇、宋集镇等4个乡镇22个行 政村,增加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带动低收入人群增收,为脱贫 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基础。致富案例:现在我们的香菇产业以已健康稳步的发展,

今年又开始了第四期 的建设,新建大棚70座,制袋设备也从原来的日产10000袋,提高 到了现在的日产27000袋。1、脱贫户赵爱霞种植大棚40座,去年纯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 今年她拆掉了原来的危房改造房,新建成了我们村最好的小洋楼。2、脱贫户申威宾,他承包了5座大棚,年香菇净收入8多万元。 他挣到钱后在村里开了个免费的修车铺,给村里人免费修理自行车和 电动车。3、村民敬学孔,他种植大棚49座,每年纯利润70多万元。4、村民李华民,他承包50座大棚,每年利润达到78多万元, 他们都成为了全村有名富裕户。

下一步我们利用抖音做好宣传和电商的销售,提高农产 品价值的同时,形成农文旅融合,让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产 业,让户户都能在自家门口发家致富,以小香菇撑起群众的 "致富伞"。为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夯基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