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接受毛主席检阅
冯家的五个女学生都不能上学去了,她们的学校已经被外地来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的红卫兵占用,她们就向母亲闹着:“妈,我们也要去天安门广场,我们也想见毛主席。”母亲说:“天安门你们没去过吗?毛主席你们没见过吗?不能去。”初中毕业的冯国庆却被通知回校接待外地来京的红卫兵,母亲嘱咐:“别带你的小说,走路看书再让车给撞了;别上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踩死你。”
冯国庆就拿着他的《赫哲词典》去了学校。
“同学,请问161中学怎么走?”一队打着红旗、穿着军装、戴着红袖标、背着背包、风尘仆仆的外地孩子拦住冯国庆问。
冯国庆发现自己边看书边走路走过了头。161是北京的历史名校,毗邻中南海,大门像清华大学,主楼像国务院所在的新华门,它原来叫“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是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策源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它是北京重点中学中的重点,里面除了尖子生就是高干子弟,还有部分外国留学生。冯国庆就读的35中只是区重点,在月坛,离它有六七里地,房子、师资和生源照它都差得多。
“你们是外地的红卫兵?来北京串联?”冯国庆问。
红卫兵们骄傲地说:“我们来接受毛主席检阅。”
“161离天安门最近,听说161、31、27、65都用来接待外国红卫兵了,要不你们来我们学校吧?35中,离天安门也就半个小时路。”
这队红卫兵的头头们在一起商量,他们都是黑龙江红卫兵的头,来自下面各市县,个个都长得像革命小闯将,包括女生。他们有省“革委会”的介绍信,是来会北京红卫兵的,要把首都的革命火种带回去,让黑龙江也爆发文化大革命,可他们围着紫禁城转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找到接待他们的地方,已经汗流浃背、饥肠辘辘,有的腿都软了,问:“你们学校愿意接待我们?”
冯国庆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来头,他相信自己的学校会接纳他们,说:“太愿意了。”
有人像见到亲人那样跟他握手:“我叫黑子明,我是回族,姓有点怪,我想改成‘红子明’。”
冯国庆热情道:“我叫冯国庆,原来叫冯卫平,也是回族,我们学校有回族食堂。”
又有人跟他握手:“我叫赫连生,不是升官发财的生,我爸希望我们家多子多福,我看到你拿着《赫哲词典》,我就是赫哲族。”
这太让冯国庆意外了,他说:“我最喜欢黑龙江了,也想学赫哲话,你们更应该来我们学校了。”
赫连生说:“我爷爷都不会说赫哲话,回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乌•白辛,我们赫哲族的秀才。”就说了他们一下火车就在“来京红卫兵接待站”登记要求去161中学,接待站给他们批得是铁路2中,他们带着北京地图,一看离35中不远,天下红卫兵是一家,就同意跟他去。
这时候北京的大中小学都成立了“三结合”——由“工宣队”、革命老师和红卫兵组成的革委会,校领导都认为冯国庆是“消遥派”——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却没想到他是“行动派”——给学校带来了黑龙江六十多个市县的一百多个红卫兵,还都是领袖,将来可以对口传经送宝,这下35中可出了名,立刻安排他们吃饭、洗澡、住宿,开欢迎会,校领导要求冯国庆不能回家,全程陪同,就让他亲自接受了毛主席检阅。
那是在黑龙江客人来35中的第二天,按照市革委会的要求,主人半夜就把客人叫起来吃饭,再给他们每人带上四个鸡蛋、四两熟肉和半斤馒头,有军用水壶的还让他们装满水,就带他们进入了天安门广场的指定位置;只见黑暗中解放军战士手挽着手组成一道道警戒线,有工作人员乘着军用摩托车在广场上的“方阵”里来回巡视,用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宣布纪律,还得说革命小将觉悟高,广场上黑压压一片却鸦雀无声。
天色微明,《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音乐响起,他们远远看见毛主席乘坐的敞蓬吉普车开过来了,车开得很慢,沿着方阵临时分割的道路向人群纵深行走,前面的人能清楚地看见毛主席手中挥动着的一顶军帽,车辆所到之处掀起一股股高举“红宝书”的人浪,和“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几乎所有人都喊破了嗓子,踩掉了鞋。
太阳升起,霞光万丈,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会见外国友人和来自全国各地及全世界的红卫兵代表,其中就有北京著名的红卫兵领袖蒯大富、聂元梓,还有日本“赤军”的代表重信房子和丸冈修,柬埔寨“红色高棉”的波尔布特等外国革命学生领袖,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直接发动针对国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斗争,继而反帝、反修、解放全世界。
上午9点,广场上响起了《东方红》的庄严歌声,林副主席发表讲话,首都高校的师生和工农兵高举彩旗、标语和毛主席画像在长安街上由东向西走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广播里不时响着周总理的声音:“同学们,请快点往前走,后面还有一百几十万红卫兵没有通过天安门!”直到下午3点游行的队伍才全部通过天安门。
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热爱根深蒂固,造反派想见革命导师毛主席的心情由来已久,可他们只能远眺毛主席的身影,于是只要是从天安门城楼下来的人他们都会抢过去问他是否跟毛主席握过手,如果他和毛主席握过手,他的手就成了一双有魔力的手,人们握他的手就如同握毛主席的手,并且有火炬传递的作用,一个一个握下去其神圣永不衰竭。有位小女孩在毛主席接见时去了厕所,回来已经接见完毕,她得知当场晕倒,每个中国人都愿意为捍卫毛泽东思想献出宝贵的生命。由于检阅的时间太长——六小时以上,广场四周的简易公共厕所根本不够用,人们只能憋着,或在树下和草丛方便。
毛主席从1966年8月18日起在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平均每十二天一次,一共接见了八次,累计接见革命师生1300多万人,对推动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进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八次接见明显的变化是林彪的位置越来越突出,由第五位逐渐排到第二位,最后被称作“林副统帅”;刘少奇前几次还露面,面容憔悴,也由第二位排到第八位,后来销声匿迹,直到被打倒。有规定外地红卫兵只能在北京逗留四天,余兴未尽的他们就开始了吃住和交通免费的全国大串联。
冯国庆成了冯家乃至幸福大楼人们的骄傲,母亲当然不会阻止他跟随黑龙江的红卫兵重走长征路,临行冯国庆向母亲要了二十块钱和十斤全国粮票,母亲知道红卫兵串联各地都免费接待也没起疑,常言说穷家富路。可冯国庆进了北京站就告别他的黑龙江朋友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他要去哈尔滨见乌•白辛,一个才华横溢的赫哲族戏剧家、文学家,他要确认自己说的赫哲语是不是赫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