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洞的传奇故事
文/杨宇峰
峰峰矿区境内的神麇山下的黑龙洞,原来并非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滴水洞。此洞是一个狭长幽深的溶洞,出口处略大,往里逐渐狭窄,深不可测。讯期洞内大水涌出,流入滏阳河的泉群,旱季洞内水源断流,但洞顶的钟石乳则有不间断的滴水故名。
那么此洞为啥后来叫作黑龙洞?这还得从唐朝初年一则黑龙与黄龙及滏阳县令崔珏的传奇故事说起。
据民间传说,黑龙是九天圣母的儿子,古代认为天有九层,最上层的天庭由九天圣母掌管,最下层的天庭上连天宇,下接地气,由玉皇大帝主管。初时黑龙在玉帝手下任职当差,分管联络四海龙王行雨降雪事宜。他心地善良,坦城耿直,对天下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
一次、他下天界巡查,路过磁州上空,看到这一带土地干裂,旱情十分严重,这一天虽是元宵佳节,但不见了往年热热闹闹的庆元宵欢乐景象,老百姓多数背井离乡逃荒外出。看到此情此景,他顿生怜悯之心,便到东海请龙王下场大雪,以解磁州旱情。东海龙王说没有玉帝降旨,不敢降雪。黑龙就去找南海龙王,听到的也是这句话。又去找西海、北海龙王,同样是不敢答应。
不甘心的他,最后找到昆仑山三江源管理天下九江十八河的黄龙,说明来意后,黄龙毫不犹豫地说道:“解一方百姓之难,理当义不容辞。”他救民心切,立即随黑龙驾云到磁州上空,将黄河之冰,化作漫天大雪,连续下了三天,地上雪厚三尺,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这应了那句“正月十五雪打灯,早耕春播好收成”的老话。
此事被玉帝知道后,以私自降雪之罪,将黄龙打入黄河水牢,又将黑龙囚在幽深的神麋山滴水洞里。
时任唐初滏阳县令的崔珏,因德政卓著,勤廉为民,太上老君赐给他一个仙枕,枕上去肉身熟睡,灵魂便可化作仙身,任游三界。
崔珏对玉帝惩罚为民解难的黑、黄二龙,非常不满,便于二月二凌晨,借仙枕之术,飞上灵霄宝殿,向玉帝据理力争,让其特赦黑、黄二龙,这时在一旁的太上老君也帮崔珏说话。玉帝只好下了特赦御诏,放黄龙出了水牢,黑龙出了山洞。
黑龙与黄龙及崔珏的传奇故事,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二月二便称为龙抬头日,神麇山下囚黑龙的滴水洞便叫成了黑龙洞。后来又在黑龙洞之上的风月关建起了黑龙庙,附近的郭庄建起了黄龙庙,其它有的村庄也起建龙王庙,有供奉黑龙的,有供黄龙的。
崔珏去逝后,葬在和村村西,被人们称为府君,在磁县城、和村等村建有府君庙。当时义井叫鼓山镇,因是一方重镇,也为纪念崔珏上天谏言,让玉帝特赦黑龙、黄龙的义举,也建起了府君庙,除供奉崔府君,还供奉黑龙、黄龙。而且将二月二龙抬头日作为庙会,延续至今。
由于黑龙与黄龙的降雪义举和他们之间形成的特殊关系,流经河南省的黄河沿岸的百姓与磁州人也因此成了亲密的辈辈世交。旧时,黄河边的百姓们来彭城磁州窑买陶瓷或办其它事情,总要到黑龙洞和黑龙庙以及黄龙庙内上几柱香。磁州人也总是对黄龙赞不绝口。黄河摆渡的艄公,每当开船前总要招呼一声:“请磁州的兄弟先上船。”始终将磁州人当自家兄弟姐妹一样对待。
(根据李怀情、王培江等人讲述整理)
制作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