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树影的哲理性思考
——芮晓枫诗歌《行走的影子》赏析
文/曹权利
一、原诗
行走的影子
文/芮晓枫
午后
初夏的阳光
把树的影子
拉扯得 越来越长
我坐在草地上
看一群孩子
在斑驳的树影里
嬉戏 奔忙
不一会儿
就不得不挪动身子
一次又一次
向着太阳相反的方向
(刊于《中国诗歌网》2024.05.15)
诗人简介:

芮晓枫,陕西凤翔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中国诗歌》《中华诗词》《文化艺术报》《诗风骨》《生活文摘》《陕西诗歌》《陕西诗词》《秦岭文学》《三秦文学》《宝鸡作家》《咸阳文艺》《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等,被《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等多种文集收录。《一个人的旅程》获首届中国丝路文化奖散文奖,先后荣获2020陕西诗歌年度诗人、2022“书香陈仓文明宝鸡”优秀领读者称号,出版诗集《枫叶集》, 主编评论集《东风吹雨过青山》、文集《遇见》《邂逅最美凤翔》等。
二、解读
午后的时光,仿佛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油画,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不禁沉浸其中,感受着那份独特的惬意与宁静。初夏的阳光,不似盛夏那般炽热,它带着些许柔和与温暖,悄然洒落在大地上,为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在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上,树木的影子成了最引人注目的景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影子。这些影子,随着阳光的移动,不断地拉长、缩短,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我坐在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一群孩子,在树影里嬉戏奔忙,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为这片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我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那时候,我们也曾如此无忧无虑地在阳光下奔跑,追逐着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长大成人,那些童年的记忆也渐行渐渐远。但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们,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
不一会儿,太阳开始向西边倾斜,它的光芒也逐渐变得柔和起来。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挪动身子,向着太阳相反的方向移动,以避开那逐渐强烈的光线。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开始缓慢地行走。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自己的影子也在地面上缓缓移动。它随着我的步伐,时而拉长,时而缩短,仿佛在与我共舞。我突然意识到,这影子其实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记录着我每一个瞬间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
我继续走着,心中充满了感慨。我想,这行走的影子,或许就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但无论如何,它都始终伴随着我们,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影子的形态和颜色,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态度。我们可以选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用乐观的态度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温馨。这样,即使影子再长再暗,我们的内心也会充满阳光和希望。
此外,行走的影子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活在当下。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组成了我们的人生轨迹,构成了我们的生命历程。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同时,影子也象征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它时而清晰地反映出我们的情感和思想,时而模糊地掩盖着我们的秘密和隐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行走的影子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它更是一种象征和寓意。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生活、活在当下、勇敢面对自己。让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影子的变化与魅力,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午后的阳光逐渐西沉,我的影子也在地面上渐行渐渐远。但我知道,无论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难,我都会带着这份感悟和力量,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在我心中,那行走的影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象征,它将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见证我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三、赏析
午后,阳光斜照,微风轻拂,初夏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诗人以《行走的影子》为题,捕捉了这一瞬间的美好,用细腻的文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光影交织的世界。
“初夏的阳光把树的影子,拉扯得越来越长”,诗歌开篇便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阳光与树影的互动。阳光不再是单纯的照明工具,而是成了艺术家,用它的画笔在大地上描绘出树的影子。这些影子被“拉扯”得越来越长,仿佛有了生命,它们随着阳光的移动而不断变化,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律动。
“我坐在草地上看一群孩子,在斑驳的树影里嬉戏奔忙”,诗人以自身的视角,将我们带入了诗中的场景。他坐在草地上,静静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一群孩子在树影中玩耍,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树影斑驳,如同天然的舞台布景,为孩子们的嬉戏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不一会儿,就不得不挪动身子一次又一次,向着太阳相反的方向”,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挪动身子”这一动作,表达了影子随太阳移动而变化的自然现象。同时,也通过这一动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这一切变化的敏锐感知。诗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挪动身子,以追随那不断变化的影子,这也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专业角度来看,这首诗歌在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上都非常出色。首先,诗人通过精确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阳光和树影的世界。他运用“拉扯”、“斑驳”、“嬉戏奔忙”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阳光、树影和孩子们的动作,使得整个场景跃然纸上。其次,诗人在表达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他通过描述影子的变化和自己对影子的追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种哲理思考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此外,这首诗歌在结构上也非常巧妙。诗人以午后阳光和树影为起点,逐渐引入孩子们和诗人自己的动作,使得整个诗歌在叙述上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阳光与树影、动与静、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张力,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歌也表现得非常出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他对阳光的赞美、对树影的描绘、对孩子们嬉戏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行走的影子》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它以初夏的阳光和树影为线索,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活的热爱与珍视。诗人在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出色,使得整个诗歌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思想内涵。同时,诗人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也做得非常到位,使得这首诗歌成为了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曹权利,一个喜欢用文字和相机记录生活的凤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