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随笔《夜游乌衣巷
——华东之旅之四》
作者/刘玉伟
我们那天在乌衣巷小吃城里用了晚饭后,除了夜游秦淮河外,还夜游了乌衣巷。因为我们从文德桥那里又原路返回到乌衣巷小吃城时,大部分人还没有到,因为导游说要在这里集合后,前往我们的住宿地,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海盛商务酒店。
我们几个人见还有时间,小吃城对面就是乌衣巷子里的又一个景点。走进巷子,左手边有一口井,叫乌衣巷井,为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我上前看了看,井不深也没有水,也许是现在的人们在老井的原址上 修建的一个假井。
这条巷子里面的街道比起外面的街道来,游客不是很多,街道也显得更宽敞一点。乌衣巷位于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地带,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在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为皇帝,定都建康(今天的南京),大臣王导和谢安都居住在乌衣巷。王导辅佐司马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谢安指挥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了符秦百万大军。因此,王导和谢安都是东晋王朝的有功之臣。
乌衣巷到了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金陵城破之日,六朝宫阙一朝焚毁,此时的王谢显族早已颓荒败落,秦淮河也已不复往日风采。到了唐朝时期,乌衣巷已成为一片废墟。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他的《乌衣巷》一诗中就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代变迁,更朝换代,乌衣巷虽已成了废墟,王谢两家也早已败落,但是,王谢两家人才辈出,王羲之、王献之、王洵的书法成就早已登峰造极,谢灵运与大诗人谢惠连、谢眺在文学史上并称为“三谢”的事迹却一直名垂青史。
1984年省市区政府开始冲洗秦淮河的污水,使之碧波重现,并开始建设秦淮河旅游风景带。1997年秦淮区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故居。我们从这些历史中可以看到,乌衣巷是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又是吴国戌守石头城部队营房的所在地。我在查找资料时也知道了,“乌衣巷”名称的来历,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这里就得名叫“乌衣巷”。当年繁华之时,乌衣巷可以说是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南京的乌衣巷见证了王谢两家的艺术成就,也见证了两大家族的历史,乌衣巷也和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我们在这条街道上走了走,看了看,随着时光的流逝,乌衣巷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这正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玉伟,2024年5月2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