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
走出家门,去大自然,我们遇到最多的野生动物,恐怕就是鸟类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不少鸟类朋友。
麻雀
老家的院门前,有棵大榆树,树干比一口缸还要粗壮,在距离地面一人多高的地方,分成五个杈,向空中伸展,如同柄巨伞撑于门前。冬春以夏,榆树成了麻雀的天堂。清晨,早醒的麻雀会从四面八方飞来树上,好动的麻雀一刻也不愿闲着,它们跳来飞去,在枝头追逐嬉戏。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不时观察着院内的一切。几只母鸡迈着猫步"咕咕咕"叫唤着来到院子里,啄食木槽中的谷米,麻雀看到后,"扑楞楞"飞下来,拣食槽边的谷粒。随着"喵呜"一声,一只小花猫从房门里跳出,吓得雀儿们"扑楞楞"又飞去树上。一小坨鸟粪掉下来,落在卧着的黄狗头上,黄狗朝树上瞪了一眼。
黄昏的榆树上最为热闹,麻雀们集中在一起研究事情,会场就设在树的最高处。麻雀开会自由自在,从不讲究会场秩序。迟来的迟来,早走的早走。想发言的发言,想喧哗的喧哗。坐哪儿都行,好像也沒有谁出来主持,也不会形成什么决议。嚷嚷一番,直到夜幕降临,会议才草草收场。
榆树上,黄昏时的会议也是麻雀们的例会,不刮风,不下雨,这样的会每天坚持召开,无论春夏,无论秋冬。麻雀开会,至于研究了哪些事情,恐怕谁也无法说清。伴随着天幕上第一颗星星的闪现,榆树上终于静了下来。
戴胜
戴胜别名鸡冠鸟、花蒲扇、臭姑鸪等,属戴胜科戴胜属鸟类。老家人把这种鸟叫bou bou吃。
公园的草坪上,有时会飞来一只或是两只戴胜鸟,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简直把公园当成了自家的园子。戴胜鸟头顶五彩羽冠,身穿白底黑斑的裙子,颈上系上棕红色的围脖,俨然一位美丽的公主。它有一双圆圆的眼睛,细长而略带弯曲的喙。它一边在草地上翻找虫子,一边发出bou~bou~bou的鸣叫。随着单调的叫声,它的羽冠会一起一伏。这样漂亮的鸟儿,据说因为不怎么注意卫生,有人竟然称其为臭公主。戴胜鸟常常显得很羞却,一旦有人走近,它即刻就会飞走。这也是人们观赏戴胜,只能远看,无法近视的原因。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有《题戴胜》诗:“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贾岛是中国诗歌史上以苦吟著称的诗人,诗中传达出诗人对戴胜鸟的满满情意。
燕子
燕子是人们喜爱的野生鸟类,它们筑巢于廊前檐下,被誉为吉祥之鸟。每到春天天气转暖,燕子就会不远万里,从南方飞回北方,衔新泥,修旧巢,孵卵育雏,与人们朝夕相伴了。
古代诗词中,歌咏燕子的可不少,说明古人对燕子怀有喜爱之情。《诗经•邶风•燕燕》一诗中有"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句,这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咏燕诗行。李白《双燕离》"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杜甫《双燕》诗有"旅食惊双燕,街泥入此堂"句。宋代诗人陆放翁多有咏燕诗,苏轼《蝶恋花•春景》中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文学名著 《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似乎不怎么喜欢燕子,她的葬花词里说"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以燕喻人,她说燕子无情,其实是说人无情。
燕子常于檐下梁上筑巢,古代建筑多以木石搭建,适宜燕子栖息。十多年前,我去陇西采访,夏日黄昏,曾拍摄到成千上万只燕子绕鼓楼上下翻飞的壮观景象,那种印象仿佛尤在眼前。
在我的老家,土坯房的檐下,也曾有燕子筑巢安家,应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记得那时,一双燕子呢喃而语,飞来飞去,辛勤育雏。
老家人喜爱燕子,燕子与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但那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
在老家,没见到燕子已有好些年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