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京九之声 贯穿九州作者:宋昕尧
你的记忆中有没有收录过一段声音?每当你听到都震撼心灵。我见过跑得最远的声音,那只属于从广袤的华北平原奔向祖国南大门的京九铁路上火车飞驰而过的轰鸣,我倾听你30年巨变。
幼年,我住在爷爷家,常和爷爷走在繁茂的树林间,听风穿过茂密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溪水潺潺,鸟儿歌唱,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自然交响乐。然而,就在这一刻,远处传来了低沉而浑厚的声音,“轰隆隆隆,呜……,哐哐当,哐哐当……”它如同大地的脉搏,沉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这声音仿佛带有魔力,它掩盖了周围所有的声音,让人们只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那是京九铁路的“低吼”,小时候,爷爷常带着我走在106国道上,远远地望着铁道上南来北往的火车。爷爷能清晰地辨别货运火车与绿皮客车的声音,我学会的第一个拟声词便是这京九铁路上火车的轰鸣声。
它那低沉浑厚,贯彻九州,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华夏大地之上。自古有云:“路通财通”,此路之开通,不仅连接了南北,更将东西融会贯通,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百年前,古人行走于崎岖山路或乡野狭径,马蹄声声,尘土飞扬。而今,列车飞驰,穿山越岭,只需数小时,便可跨越千里之遥。穿过平原,越过丘陵,跨过江河,最终抵达祖国的南端,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新时代的窗口。
爷爷常讲起京九铁路的建设历程,“这铁路从你未出生时便开始建设,你会走以后开始通车,你们没见过铁路修建时的艰难。1994年的夏天,几百来号人,就用手和吊车建起来的铁道桥啊。”爷爷说起这段亲见的历史,我似乎能看见工人们的身影,筑路工人的钢铁精神,永远镌刻在这条铁路之上。爷爷说,“京九铁路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一号工程,也是中国当时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年幼的我不理解这“大工程”是什么意思,只是将这句话以及那些南来北往的巨龙形象,合着那震撼的轰鸣声录入脑海。
三十年间,我曾几次坐上火车,驰骋在京九铁路上,伴着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以及不时传来的汽笛声南下北上。同行的朋友无不抱怨着颠簸与嘈杂,而我却十分享受这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节奏和韵律,这是童年的记忆,心底的乡愁,伴我入眠,梦中在村庄静谧的夜晚,远远传来浑厚的声音带着神奇的治愈力量,如海中船帆,如童年摇篮。
近几年,我在京九铁路的沿线看到了爷爷口中的神奇巨变,京九线如同一条纽带,将各地的资源、人才、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繁荣发展的经济圈。无论是北方的农产品,还是南方的工业产品,都可以通过这条铁路快速地运往全国各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京九线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各地的文化脉络,使得各地文化得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无论是北方的京剧、豫剧,还是南方的昆曲、粤剧,都可以通过这条铁路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京九铁路,更是一条希望之路。它连接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无数的农民,通过这条铁路,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城市,实现了他们的脱贫致富梦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站在京九铁路沿线,感受着这条巨龙的气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三十多年来,京九铁路见证了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它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和繁荣,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拼搏。它如同一首永恒的歌谣伴着激昂的旋律,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