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周棣
〔正宫•小梁州〕花亭湖乘飞艇遇雨,归闻西风禅寺暮鼓
驾起飞舟一溜烟,犁破湖天。山花晕染水云边,回眸看,古寺隐其间。(幺)风携骤雨倾湖面,涤尘垢亦洗心田。天更蓝,湖如鉴。暮鼓传西风佛院,与山水共参禅。
【点评】:一句一个场景,时空快速切换。“一溜烟”口语化的曲语,“犁破”、“如鉴”等雅驯的诗语交叠,别有韵致。
李青
那年风中槐花
风铃串串动吾心,往事如潮不可寻。
空负韶光春又暮,一帘织雨懒扶琴。
【点评】:以“风铃”作比,借助槐花意象的塑造,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追思。“一帘织雨懒扶琴”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审美情趣,语极雅正。
黄贻裳
浣溪沙•清明时节
慵软东风欲断魂,清明祭扫挤行人。青山野岭杜鹃闻。
草碧更因三月雨,桃红又是一年春。村姑机驾去耕耘。
【点评】:上片渲染祭扫的氛围和场景,“软”、“挤”二字巧极。下片转换,烘托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符合时代特征。
窦本年
月季
脉脉此情今古同,何花月月尽春风。
小桃隐去清明后,双燕归来细雨中。
落魄未酬青眼客,放怀聊慰白头翁。
一枝烂漫为谁唱,唯见丹心滴血红。
【点评】:“月月春”、“一枝烂漫”、“滴血红”切题,颔联借“桃隐”、“燕归”节序流转突出月季之坚忍,颈联以“酬”、“慰”表达寄意,笔致流朗,从容不迫。

王腾
春夜山行
向晚闲无事,缘溪慢慢行。
青梅枝上小,明月掌中轻。
夜静芳林躁,风醺宿鸟鸣。
山人如有意,对啸两三声。
【点评】:通过描绘春夜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思考。颔联对得细腻、熨帖,尤以“明月掌中轻”情致大佳,令人拊掌。
金嗣水
庭园独坐
溪碧摇云影,人闲爱竹林。
庭园如太古,隐约有清音。
【点评】:典型的中式庭院,流水、疏竹,动静相宜,清正古雅。“隐约有清音”深得幽人法度,突破“小我”,轻倩婉谐,余味不绝。
杨俊彦
寻古平江路
人说天堂地,白墙鳞次家。
评弹吴苑月,吆喝洞庭茶。
雨暗船横砌,河清女浣纱。
往来馀古韵,一抹夕阳霞。
【点评】:通过对平江路上的建筑、市井、人文等进行精细描绘,展现了这一古老街区的历史韵味和烟火气息。紧扣“寻”字展开:有白描“白墙鳞次”、“雨暗船横”,有勾勒“评弹”、“吆喝”、“浣纱”,有渲染“夕阳霞”,颇有手段。
李冠群
结香花
饮罢寒光饮朔光,千千心结媚浓妆。
纵然不见青郎面,也染东风万叠香。
(青郎指绿叶,结香花叶不相见。)
【点评】:作者笔下之结香花风致清妍,活色生香:“饮”谓其个体,似酒杯;“千千心结”谓整体,似绣球,比喻精致、细腻。“不见”、“也染”合“花叶不想见”之特征,同时蕴含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期待。整首咏物浑成。
刁新和
七绝·咏春笋
顶破春泥争露头,一经亮剑势难收。
声声拔节朝天去,不到凌云誓不休。
【点评】:“顶”、“争”、“亮”三个动词一气呵成,转结更进一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道十足,同时以笋为关照,激励人们面对挑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
王开炎
春日怀远
琴丝白发各千寻,三十年来未走心。
已恨落花随逝水,阶前更有落花深。
【点评】:四句由景入情:前二句铺设,后二句抒情,“千寻”、“落花”、“逝水”等,使得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已恨”、“更有”则进一步加深了哀怨情绪,落字安稳。
八公山人
早行
倚马曾经事,愧无语可教。
晨兴伸懒骨,鸟唤出林梢。
小麦新抽穗,黄花已结苞。
今知观稼乐,安足在觞肴。
【点评】:五律以淡朴见长,此首可能是某个清晨出行时的即兴之作,通过田园和农耕生活的描写,表达对人世、生活的恬然感悟,田居之乐跃然纸上,颔联“伸懒骨”、“出林梢”朴拙自然,整首味淡而不失隽永。
麦未黄
农村奏鸣曲
畎亩新开四月风,蛙鼓蝉鸣预热中。
桃李枝头方谢幕,蔷薇一院又当红。
【点评】:“预热”、“谢幕”、“当红”等新语词看似信手,实则巧妙安排,毫无违和感。
荣耀王者
废寺
金色斑驳落,残垣无释人。
东风不曾忘,满院绿萝春。
【点评】:“落”写听觉,“残”写视觉,借助“东风”,“废”与“生”瞬间产生了强烈对比。“金色”略觉不恰。
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 青
副主任:李德新 许明球 宋伟 张银辉
秘书长:李朝晖
《徽商诗韵》企工委编辑部
主 编:张银辉
副主编:孟国田
编 委:
朱 祥 宋 伟 唐 涛
赵元席 陈新潮 尚明远
孟国田 韩彩娥 周占华
李军君 洪祖美
本期主持:宋 伟
本期审核:张银辉
本期制作:周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