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信记
灵岩的诱惑
信义庄
记不清多少次去过“灵岩”了,也说不清为什么这么喜欢“灵岩”。郁闷时想去,彷徨时想去,开心时也想去……。每次,都被那灵动的山水,葱茏的草木,浓浓的禅意,所感动、所迷醉、所抚慰 ,心更清明,静若止水。
去“灵岩”,皆循规蹈矩,从正门进,在寺内袈裟泉、白鹤泉、千佛殿、辟支塔、墓塔林间徘徊、盘桓,沉醉不知归路。遗憾的是极少登灵岩后山,居高临下纵览灵岩的秀色,饱尝灵岩的禅意。
一定要登临灵岩后山!愿望的种子一经种下,便心心念念。周末,在队长的安排下,心愿终于达成。5月12日,晨6.30分启程,沐浴着初夏的微风、朝阳,过仲宫,越九重天,经焦台村,直达“西野老”。
“西野老”,怪怪的村名,一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小村。问队长:怎么叫“西野老”?队长笑着说:这里面有历史、有故事啊!据《晋书》•《隐逸传》和清《灵岩志》记载:永嘉之乱后,有隐士野老,居村西山崖洞穴修行;所谓野老,即符坚时隐士张巨和也。想不到,想不到,这不起眼的小村竟如此有历史、有故事!可别小看了这不大的山村,据说这村还有灵兽白仙鼠;一处老宅,出过二十几位革命老兵;历史上,附近还曾建有规模宏大的华严寺、韩家寺、五圣庙三大寺院。“先有华严寺,后有灵岩寺”的说法,也绝非空穴来风。队长的一席话,听得众驴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静静走过一座座石头院落,凝望着用片片褐红色石块插起的房舍,感慨又惆怅。未来,还有人能造出这样的房子吗?这样的房子还有人愿住吗?
人,来自自然,吹着自然的风,方能活的舒坦;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说话间,一阵的羊骚味随风吹来,让人难以忍受,又颇感亲切,快步绕过两处羊圈,在浓浓的乡村气息中,众驴出村西,沿羊道,大步向灵岩后山奔去。
上山的小路砂岩裸露,碎石满地。最初的一段,大概是羊群来来回回,不断踩踏的缘故吧,路上竟没有丁点绿色。走在路上,就连“张洋”的爱犬“小九”,眼神里都露出极大的厌烦。奋力上行二十几分钟,砂岩终于变成了页岩或石灰岩,脚下的草木也渐渐增多,那狗狗也变的欢快起来,不断地在众驴身边跑来跑去,看到众驴停下来赏景拍照,他也随着众驴的眼光,静静注视着前方,令人好生喜爱。弯腰撅腚攀行十几米的古道,经过一块硕大的红色页岩,众驴终于上到一处草木葱茏的台地。
围坐在台地中间平坦的岩石上,队长切开了背来的西瓜,啃着西瓜,队长笑眯眯地说到:还记得2021年到这里的情况吗?大家一个个累的汗流浃背,疲惫不堪,有的人直接躺草地上,一言不发。俺这里从来没来过,不知道啥情况,连忙问队长:怎么回事啊?这路还可以啊,不至于吧!队长笑着说:上次没找对路,从左边沟里摸上来的;今天这路,是我事后从卫星地图上搜索发现的!原来如此,看来这驴行与人生一样,道路的选择太重要了。
台地海拔397米,居山腰,树林稀疏低矮,多灌木杂草,是欣赏周遭秀丽风光的绝佳之地。那老李、张洋,草草啃一块西瓜,不待队长发话,就一东一西,背道而驰,各自欣赏起了眼前的美景。老李爱山,瞅着前面奇特的山峰,目不斜视,大步向前;张洋爱美,领着狗狗,回望绿意流淌的山谷,尽享初夏朦胧的晨光。
起步前行,走过一段不长的坡地,就是一段缓缓的山崖。页岩堆就的山崖,像堆在一起的一摞旧书,在晨光下散发出别样的光芒;岩石之间星星点点的土壤里,长满了草药“远志”,那一朵朵蓝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别致而温情。小路沿悬崖蜿蜒向南,高大稠密的黄栌,花开淡雅,毛绒绒粉黛的紫色飘逸朦胧,如梦如幻,宛如一位烟雨中的江南女子;一片白色花瓣,黄色花蕾的低矮灌木,遮盖了悬崖的一角,自由舒展;朵朵知名、不知名的野花,在脚下、在路边、在山崖肆意绽放。穿行其中,众驴个个神清气爽,那狗儿也十分地开心活泼,一会嗅嗅着路边的花花草草,一会拱拱众驴的裤脚。
继续前行,小路忽隐忽现,惊喜连连;绿树蓊郁,山花烂漫,鸟雀嘤鸣。心,不知不觉与天地融为了一体,宁静欢喜。
转到一处崖壁豁口,小路沿豁口盘旋上升,人工修筑的痕迹十分明显。队长说:看这里,这路应该是条古道。南山这样的古道已经所剩不多了,真应好好寻访、好好保护,这也是历史、也是文化啊!感慨中,众驴抓杂草,拽灌木,踏石阶,开始向崖顶攀升。上到中间,一株不知名的野花不期而遇,那灵动、妩媚、曼妙的身姿,令人赞叹,忍不住停下,细细观赏。这草本的花儿,嫩嫩的淡红色枝条上,柳叶状碧绿的叶片间,缀满了一个个毛绒绒灯笼状的紫红色花蕾和伞状的花朵;五根纤细弯曲的紫色嫩芽,就像天网一样,护卫着金黄色的花蕊,透出浓浓的惊艳和神奇。
今年以来,每次登山,总会不经意间与一些野花遭遇,时常被这些花儿所惊叹、所感动,他们没有牡丹的娇贵,没有玫瑰的芬芳,不在乎土壤的贫瘠,不在乎环境的恶劣,不在乎世人的评说,总是任凭风吹雨打,我自灿烂人间。
上来这处山崖,众驴或散座树下歇息,或站立崖边欣赏美景,指点着、赞叹着眼前如画的风景,脸上散发着幸福的光芒。
此处山谷群山环绕,风光秀丽,风水绝佳,当年华严寺等三大寺院修建于此,绝非偶然。后来灵岩寺兴盛于山阳,应该与汉以后,社会阴阳理念的变化有关;诚如汉以前皇帝封禅泰山,走东御道,而之后皇帝转从红门登山一样,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更恰当的理由。看来这寺庙的选址,不仅遵从社会,更顺应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天界、人界、佛界都是一样的。
美景让众驴逗留,依依不舍,不得已,队长只好发声:“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催促众驴起步前行。
前行,很快进入了沿山脊漫步的优雅时光。先是踏入一片柏林,泛黄的杂草,低矮的柏树,窄窄的小路,波澜不惊。爬上一处不高的山坡,眼前豁然开朗,风景令人惊讶。宽阔的防火道笔直延伸,其上碧草青青,野花烂漫,两旁柏树青翠欲滴,俨然如泰山西大梁上的美景。看到这样的风光,不仅众驴激动,那狗儿也兴奋地撒欢,四蹄翻飞,一路小跑地冲在了队伍前面,全然不顾主人的呼喊。原来这狗儿被路边的野花诱惑了,待众驴追上时,发现这狗儿正蹲在地上,对着一株野花含情脉脉。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看这动物与人有何两样!
沿防火道悠悠漫步,众驴神清气爽,十分惬意。队长笑意融融,不停地给大家介绍着灵岩的风情、轶事;张洋在看护好狗狗的同时,一刻也没忘记拍摄的职责,走走停停,随时记录着眼前的美好;草地上,密密麻麻的“远志”花开动人,让俺忍不住俯身凝视,看着那淡红色微小的花蕾,脑海里瞬间浮出了儿时放学后,跟姐姐上北山采“远志”的画面。“远志”不仅安神益智,且祛痰、消肿,这里的“远志”太多太多了,待秋天,俺一定要前来采撷。
这大自然多好啊!既有治愈你心病的阳光、美景、自由之风,还有无数治愈你身病的“远志、半夏、沙参、黄精……走近自然,一切的烦恼和忧虑,一扫而光,身心盈满了无尽的轻松和舒畅。
就要上到山腰了,突然一道锈迹斑斑的铁丝网挡在了面前,怎么又是铁丝网?不禁皱起了眉头。队长见状,笑着说:别担心,有小路绕过的。说吧,便带领众驴沿铁丝网右侧下行。灌木杂草中行走三十几米,眼看就要一脚踏空,滑下深不见底的悬崖,方见铁丝网尽头杂草中竟隐有几个脚窝;抓着一棵不大的柏树,撑着登山杖,侧身发力,瞬间越过了铁丝网。
回看刚刚经过的地方,不禁十分后怕。偷偷瞅一眼恐高的队长,此刻却一脸的风轻云淡,似乎刚才的经历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我想,恐高症哪能那么容易治愈,队长的内心一定也是恐惧的,一脸的的风轻云淡,只不过是责任使然罢了!
顺铁丝网,沿山坡缓步上行,走着走着,队长突然停下,回头指着下面的山谷说到:大家回头看看下面的山谷,是不是与我们爬山开始的山谷类似,这一说,仔细一看,还真的神似,连山形、村庄都像,只不过方位有所变化罢了。队长说:这处山谷有“神谷“之称,下面的村庄叫小寺村,建有著名的“神宝寺”,据说最初的灵岩寺也曾在此数年。
再次回到美丽的防火道,离灵岩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愈发的舒畅,空气中丝丝的禅意,随风荡漾,众驴心旷神怡。快要接近“公子顶“顶峰的时候,队长说:我们该转向去“刀片山”了。此时,扭头一看,那张洋与狗儿却没有跟的上来,远远望去,只见那狗儿正前腿搭在张洋的身上腻腻歪歪,似乎在说:我累了,求抱抱。温馨又好玩的画面,把人与动物的关系诠释的淋漓尽致。
斜行走过一段山坡,很快来到一处平坦的山脊,沿山脊行走数米,突然发现,一块若白兔样的石头,安放在路边,惟妙惟肖的样子惹人喜爱。正当大家指指点点拍照的时候,那狗狗不知从何窜出,几步跑到石头旁边,绕石一周,猛一下就跳到了“白兔”身上,然后摆手弄姿当起了模特, 其咧嘴偷笑的表情,把俺喜的乐不可支。这狗狗难道真把这石头当成了“白兔”!骑在白兔背上就这么开心吗!?
继续前行,一片茂密的柏树林不期而至,光影婆娑,树影斑驳,煞是好看;棵棵新绿的柏树青翠欲滴,星星嫩绿的野草在树下肆意生长。只此青绿,如诗如画,行走其间如梦如幻,恍若仙境,众驴和小狗都静默无语,用心感受着这美好的一切。
走出这片仙境般的树林,转眼小路向右下方山坡延伸,队长说:我们去看一下“刀片山”,然后进灵岩寺。下行的路不知不觉难走起来,在快要接近“刀片山”时,几经折腾方找到正路。也许是小路的崎岖,也许是行走的辛劳,那狗狗竟似孩子般撒娇,说什么也不走了,无奈之际,张洋和“平哥”只好轮流抱着前行,二人对狗狗的爱,让俺好笑又慨叹。
下到去“刀片山”的山梁,沿险峻狭窄的小路前行,十几米后就无路可走了。骑在崖边一块开满黄色石花的石头上,抱着一棵崖柏,静静观赏着眼前的山崖,心中除了惊叹,就是满满地敬畏!除了自然,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创造如此壮观震撼的山川!?山崖,银光闪闪,像一把利刃横切蓝天;巨龙般的身躯,在翠绿的山林中蜿蜒起伏,威武雄壮,叹为观止。
总觉得山下的灵岩神奇、灵动,禅意浓浓,想想,有这样高大庄严的屏障护佑,能不如此。
几经探索评估,想从“刀片山”下到灵岩,无疑徒劳,队长赶紧招呼大家回撤歇息等待;片刻之间,队长与老李,均发现了“刀片山”与悬崖连接处的一条裂缝,那下行的路就在缝里。石缝处灌木茂密,不仔细寻找实难发现,在队长的带领下,众驴迅速下行。缝内小路虽狭窄陡峭,但有灌木、岩石可抓可拽,并不难走,众驴很快就下到了崖底。只是苦了那“平哥“,一把的年纪,还要坚决抱着狗狗下山,其大爱之心,着实令人敬佩。
下到崖底,密密的都是一眼望不穿的柏林,众驴跟随队长,先右转,沿“刀片山”崖根悠悠漫步, 自下而上欣赏山体的雄伟俊秀 ,随后迅速折返,贴悬崖、穿密林,闯封锁线,直奔“黑风口”。中间回望的时候,突然发现,那“刀片山”上,竟蹲有一头巨大的天然石狮,此刻,正威严地俯视着寺院及山林的一切。《涅槃经》说:“狮子一吼众兽伏,金刚一杵群峰碎……”,狮子与佛教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这雄居山顶的石狮,与山下的寺院真是相得益彰。
进入灵岩,如果你用心观察,细心体验,其实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无不透着浓浓的禅意。你瞅瞅那山顶的“朗公石”,眺望一眼周围环绕的群山,再听听那些惊奇美妙的传说,你就恍然大悟,了然于心了。
从黑风口上来,一下进入了景区,眼前都是熙熙攘攘的游客,看我等众驴冒出,如怪物一般。队长说:上行不远就是“积翠证盟殿”,其上视野开阔,是观赏灵岩胜景的绝佳位置,不累的建议上去看看。喝口水稍事休息,认真辨识一番眼前漫漶不清的碑文,拾级而上,很快来到殿前。
“积翠证盟殿”,好奇怪的名字,朱红色的石室耀眼夺目,其内高约5米的释迦牟尼坐像,面部硕圆风韵,体态丰盈自然,身着袈裟,结袈趺坐,十分庄严。游客进进出出非常热闹,许多人不管信与不信,差不多都近前朝拜 。有意思的是那狗狗,不知怎么也溜进了殿内,且似人朝拜一般,在佛前举起了前蹄,喜的俺差点出声大笑。走出殿外,纵观山下,灵岩寺全景一览无余,峰峦奇秀,风光旖旎,美不胜收。那掩映在绿海中的辟支塔、千佛殿、墓塔林,气宇轩昂,灵气四射,扑面而来的都是绵绵的禅意。
站在殿前,仰望殿后“方山”,崖壁上棵棵遒劲的崖柏,虽历经风雨, 仍傲然挺立,无言地诉说着无尽的顽强与不屈,静静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走下“积翠证盟殿”,沿景区山路前往“一线天”,路边崖壁不时呈现一棵一棵的崖柏,其形其状,无不引众驴驻足凝视,感慨万千。
这段路,似一条飘带,悠悠缠绕在灵岩“方山”的山腰,宁静安详,踏行其上,禅意入心,静若止水。曾经来过的老李,翻出当年的照片,无限感慨。岁月沧桑,人海茫茫,缘聚缘散,随遇而安!
11.09分,众驴终于来到了“一线天”的位置。这里曾经是电视剧《水浒传》的外景地,看到眼前的情景,不得不佩服当年导演的眼光。此地近山顶位置,地势险要,峭壁耸立,危石摇摇欲坠,近三十米长的缝隙,两面对视,光亮一线,“一线天”名副其实。有几处,胖子不侧身是无法通过的。不知是寂静幽深的缘故,还是主人不在身边,那狗狗欢快地跑到一半,竟怯怯地返了回来,直到众驴走近,方才又迈着欢快的小碎步,惬意前行。
走过“一线天”,就要下行“花岩寺村”,完成绕行灵岩山一周的驴行了,在依依不舍和无尽的禅意中,突然想起,灵岩,我还有一份承诺没有兑现。未来,无论如何,说过的话绝不食言。
穿过青翠的山林,沿着褐红色的沙石小路,在斑鸠鸟不停地“咕咕、咕咕”声中,快意下行,脑海里突然忆起了安徒生的一段话,“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说的多好啊! 世间,最治愈人心的,莫过于曼妙的风景,朋友,就让我们一起,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限美好的事物上吧。余生,愿我们的生命在美景中自由游荡!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