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行 红荷文学走兰陵27
魅力兰陵
姜丽娜
兰陵是上古时期为东夷文化中心地带,这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资源极其丰厚。

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仓颉,历来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象形文字的创作者,他“龙颜四目,生有睿德”,模拟事物形态创造了象形文字,革除结绳记事之陋,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据《述异记》记载,在潍坊寿光发现了一个墓,在这个墓里面出现了28个字,史料记载这28个字是仓颉造的。郑樵《通志》中:“仓颉石室记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这就是我们的文字始祖仓颉作字。如今,字圣仓颉的墓有很多地方去争到底在哪里,实际上在史学界比较承认的一个观点就是在潍坊寿光,文字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据说当年孔子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这28个字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所以当时流传着这句话:“仓颉造字圣人猜。”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文字,从这28个字开始的,之后来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人。
公元1074年苏轼来到密州(潍坊诸城),苏东坡刚来的时候,内心是极其苦楚的,有无限的情思。苏轼之前在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他来到密州跟杭州作比较的时候,密州比不上杭州的繁盛,所以苏轼内心无限苦楚,那时又恰逢他的妻子去世十年,于是看着密州的月亮,写下了著名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不久,北方战事虽然获胜了,可是又要赔款,苏东坡内心又是百感交集,于是又写下子豪迈的东坡词《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来密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弟弟苏辙在济南,可苏轼来了密州之后,多年没有跟弟弟见面,两兄弟虽然性情差别很大,但是感情深厚,还是精神上的知己,苏轼内心无限痛苦就通宵达旦地饮酒,喝醉后想起自已中年失意,也想起了远方的弟弟苏辙,写下了著名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一首思念弟弟的词,也是在密州所写。这几首词里面恰巧都有一个意象,就是这一轮明月。望着家乡的月亮,我产生了强烈的自豪之感,因为这是我与苏东坡看到的同一轮明月,使我展开了无限的遐想,暖风拂面的夜里带我与历史重逢。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两任兰陵令,著书立说,礼义治县,把兰陵视为自已的第二故乡,去官后在兰陵传经授徒。荀子的弟子李斯、韩非、张苍等人走出兰陵,为秦汉帝业立了大功。再传弟子刘交、贾谊、后苍、韩婴等人有的成为治世名臣,有的成为传经大儒,在秦汉时大放异彩。梁启超评价说:“两千年政治,既皆出于荀子矣,而所谓学术者,不外汉学、宋学两大派,而其实皆出于荀子,然则两千年来,只能谓之荀学世界,不能谓之礼学世界也。”当年50岁左右的荀子在有了充分的学识积累与人生阅历后,进入齐国参与百家争鸣,他想利用这个平台展示自我,通过争鸣相互砥砺丰富与提高自已,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各诸侯国执政者的重视,以求获得实现人生追求与价值的机会。

阳光下雕花石檐,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坚固的石梁像一道历史的门户,似乎在诉说着古代的传奇。跨过东西长12米,南北宽1米,通高9米古典高耸的“知明”牌坊,洗耳恭听陪行的兰陵镇人大副主席周翠婷讲解“知明”。她说,人对事物的认识达到清楚明了的境界,具备较高水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德”的修养,也要重视“才”的提升。迎面高柱如笔管状,走进细瞧原是“梦花笔”,典出“梦笔生花”,我正仰面观笔,若有所思,朱虹姐姐走到我身边说当地人为家里莘莘学子在此祈福,凡环抱围绕“梦花笔”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可得持生花妙笔以蟾宫折桂。我跟在姐姐身后也转起圈来,心诚则灵,开心就好。

热情的兰陵人李立群校长引导一行人游览,边走边拍的摄影师是她的丈夫徐红兵,不辞辛劳地捕捉每一个美好瞬间。突然发现红色院墙西南角两个红色大字吸引我们前去观看,是“圣井”。据说打井队6天6夜,变更6处未见水出,打井队队长犹豫之际于梦中得一长者启示,移于此处开钻,未足两天即得泉涌,队长告诉众人梦中之事,大家皆言是荀老夫子显灵,得圣者点化凿成,后称“圣井”。沿路前行,不一会儿来到了荀子墓,高高隆起的冢面积很大,上面的树木繁茂,绿盈盈的小草将坟头覆盖,陵墓上长满不知名的黄色、白色、紫色、红色的野花绽放,在四月的微风中摇曳。松柏树刚被修剪过,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像卫兵一样列队驻守在墓的两侧,我们怀着致敬的心围绕墓地外围沿路转了一圈,以示敬仰之情。

兰陵是一片文化沃土,萧氏星光灿烂,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南北朝直到隋唐萧氏家族称帝人物共27位。西汉儒臣萧望之,居儒达学,名节并隆,一生忠直正派,不畏权贵,忠孝两全,千古精神,后世景仰,被尊为萧氏圣祖,贵尊萧王爷。萧望之第六十九世孙,萧祯第三十八世孙萧江一脉,原国家元首江泽民主席,在2001年5月30日,来到江湾视察,寻根问祖,看望乡亲。因“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为江氏,凡江氏宗于萧者,此其鼻祖也。”此后凡是萧改江的江姓后裔,均冠以“萧江”二字,以别于其他江姓。游览完萧氏会馆、中华萧氏家谱馆,萧氏大宗祠等展馆,移步来到萧公望之陵园,透花青色围墙上的花纹和图腾,充满了古代的艺术气息。从远处望去,墓冢高大,庄严而神秘。墓地南侧,有一座碑亭,玻璃亭内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字迹清晰,书写有力。据史料记载,萧望之去世后,其孙子萧绍携家复还兰陵守业,并按萧望之生前遗愿,让其魂归故里,长眠在兰陵的故土上。一股久远而神秘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我们环绕墓地走了一圈,鞠躬拜别萧公,走出兰陵的萧氏就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望族,代代传承,萧氏为自已生活在这方热土和先人曾经的丰功伟绩而骄傲。
历经岁月的洗礼,兰陵的文化越来越厚重,越来越醇香,而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精神追求也越来越执着,越来越坚定。

【作者简介】姜丽娜,笔名:鲁青,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历城区稼轩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张炜读书会会员、山东金融文学创作员、驭风者诗社会员。倾情于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部分报刊书籍、网络媒体平台,捷报频传,屡获殊荣。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