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琴
開甯.宁夏银川市头条
琴棋书画,文人四雅之首的琴,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琴。是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琴。
其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木"制以为琴"。舜定琴为五弦,后来周文王加一弦,武王伐纣加一弦,传承四千年。
传说在《娲羲问对》中,女娲在与伏羲成亲前见 伏羲正在制琴,便问了三个问题,伏羲对此一一作答,女娲听后很是满意,要了此琴做信物,称之为定情,一语双关。
"琴",是中国古代最具文人气息的乐器。想当年,伯牙抚琴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中间的媒介就是"琴"。琴及琴曲,体现的是文人的情操,当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刑场上,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琴",从此就和中国文人的骨气联系在了一起。
古琴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号钟是周代名琴,曾被古代杰出的琴家俞伯牙弹奏,后来传到齐桓公手里。
绕梁出自《列子汤问》。说有个歌唱家韩娥,经过齐国时路费用尽,便在雍门卖唱筹资。她的歌声婉转清亮,唱完人走后,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三日不绝。
绿绮出自《渣男司马相如》文。梁王赠绿绮给了司马相如,相如谱曲《凤求凰》,以名琴绿绮弹奏,成功求爱小迷妹卓文君,二人远走高飞,喜结良缘。
焦尾是东汉蔡邕亲手所作。火中夺出桐木,以此木制成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有焦痕,取名"焦尾"。
《琴箫合奏图》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一幅作品,画中描绘了两位仙女在云端上合奏古琴和箫。这幅画以其唯美的意境和精湛的画技而闻名于世。
《琴台十八拍》是古琴曲目中的一部分,据说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创作的。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华丽的音韵而闻名。被誉为古琴曲中的瑰宝。
唐代大诗人王维,他信仰佛教,后半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隐居的生活,虽然孤单,但并不枯燥。这首《竹里馆》最能反映他的隐居生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著名文人雅士陶渊明和琴的关系更有趣。陶渊明不会弹琴,索性就搞了个无弦琴。每次喝到兴头上就开始抚琴,他的说法是:"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弹完琴,陶渊明便对朋友们说:"我欲醉眠,卿可去。"
后世的李白据此化了一句:"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写出了诗仙的率性、毫无城府之心;也写出了文人们对琴的钟爱!
唐寅的《抱琴归去图》。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一句"抱琴归去碧山空",既带了文人的优雅,又带了文人的豪气!
古琴以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以中正平和的琴德,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琴音悠远,闻之心静,至今仍为大众喜爱。
刘开宁写于2024年5月27日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