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第十四 (24 )
细节看人品
以下两章可以说是本篇的附记,就象现在写文章,本来已经结尾了,又觉得还有必要附带交代几件事、几句话一样,这两章就在本篇中心论题之外,告诉我们,细节看人品的道理。
【原文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鲁国人,与孔子很熟,可能是孔子的发小吧!“夷俟”是说其在别人面前站或坐的姿态很不雅观、礼貌。“贼”这里是“害人”的意思。
孔子见到原壤后,大概是原壤待人的行为很不雅重,缺乏礼貌吧,孔子很看不惯,因为是熟人,所以就当面批评指责说:你这个人啊,从小就不知道谦逊孝悌,年纪这么大了,却一点出息都没有,还是这么一副老不死的样子,真是个害人的东西!说着用手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原文14·44】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即阙里,孔子的老家。阙党,即阙里的乡党。童子,年轻人。这一章说,阙里的一个乡党让一个年轻人来给孔子传话。之后,有人就问孔子:传话的这个青年是个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置上,又见他同长辈并肩而行。由这两个细节看出,他不懂礼貌,没有真学问,所有,孔子说,看来这不是个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成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