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蜂
菜花灿烂招蜂喜,
往返欢心整日忺。
取下粉来勤酿蜜,
惠人生活富加甜。
◆ 赞群主应連飞先生
其一
群主是应公,
人人皆敬崇。
高高举吟帜,
猎猎舞东风。
其二
应家因汝而荣耀,
交友如君觉自豪。
才德双馨勤奋志,
诗文皆杰誉赞高。
忠诚为党红心献,
使命扛肩义胆操。
倾力奉公无怨语,
晨昏颠倒倍辛劳。
◆ 读胡影小说《情断不归路》感作
因果
人类灵魂一位师,
文章有喜也伤悲。
认真读后方明白,
因果相连不乱欺。
胡影
才高八斗竞风流,
定是潜心苦苦修。
读罢华章真佩服,
文坛驰誉拔头筹。
◆ 咏群管玲珑
其一
怜尔品如花,
文才靓艳葩。
为人诚待事,
众佩敬崇夸。
其二
处事为人受众怜,
忙时身影怎先前。
执勤火速如飞蝶,
品质崇高又像莲。
◆ 祝贺文君当选会长
纯金何怕不光华,
笔有新奇梦有家。
纸上玲珑高壁挂,
读君不看洛阳花。
注:贺文君当选大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廉潮白分会长。
◆人
为人在世学三友,
第四崇莲品质琼。
不管身边祎或恶,
沐风饮露乐平生。
◆ 谢谢老师
我学诗文十几年,
东拼西凑没佳篇。
借您墨点为今用,
放入词中耀眼翩。
◆ 心语
才低知识薄,
故少出佳诗。
忽得二三句,
偷偷一笑之。
◆ 夕阳美
潋艳清波晃影斜,
岸边欣赏那丹花。
心中突涌哀伤乱,
即又怜欢落日霞。
◆ 柳
绿水清如明亮眸,
红云飘似面含羞。
临风柳学村姑俏,
辫子解开梳靓头。
◆ 和陈自如老师之作
碧水青萌柳笑嘻,
暖风一拂乐心池。
自言不逊春姑美,
舞动青丝婀娜姿。
◆ 郊外踏青
踏青来到市郊外,
惹眼心怡看菜花。
灿色澜澜风浪起,
耀金焕彩众人夸。
◆ 井湖春早
最美春光渐约还,
井湖似镜照青山。
铜陵景靓袆宜赞,
绿柳花红竞赛颜。
鸣唱鹂歌声好脆,
风轻水碧画船闲。
游人相面互欢语,
同乐悠哉又忘还。
◆ 咏桃花园
桃花园里朵如燃,
小草羞颜也竞妍。
还是村姑容色好,
引来蜂蝶舞翩翩。
◆ 友人相聚欢
相逢犹话旧时光,
工作期间皆值彰。
一别数年人已老,
举樽频祝祝身康。
◆ 领导同事今相聚
始曾记得不曾忘,
问水寻山各自忙。
今聚心欢犹似昨,
举樽频敬互祈康。
◆ 咏环卫工人
三更鸡鸣出门去,
扫把勤挥除路尘。
甘愿滿身流汗水,
为了市容美如春。
◆ 小滿忆乡野
时逢小滿忆乡庄,
莱籽圆圆恐进仓。
麦穗可羞头向地,
随风吹晃快成黄。
◆ 夏莲
绿伞撑开似玉绨,
挡风遮雨护莲唉。
缘怜结籽因怀抱,
藕视孩儿当小娃。
◆ 风
风在奔跑
絮在飞,
忽然一阵太阳雨,
惹得絮儿眼含泪,
摔倒躺地上。
随即雨水带她玩,
沟塘溪河任兴游。
【吉特赏析】
这首诗《风》是一幅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风的视角,描绘了风的奔跑、柳絮的飞扬及突降的太阳雨所带来的生动场景。通过“风在奔跑”的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动感和活力的氛围中。接着诗人巧妙地用“絮在飞”来描绘柳絮随风起舞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气息。“忽然一阵太阳雨”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画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变化。
诗人通过“引得絮儿眼含泪,摔倒躺地上”的描写,使柳絮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而“随即雨水带她玩,沟塘溪河任兴游”则更是将太阳雨的温柔和亲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这首诗以风为线索,通过细腻描写和生动比喻,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和生命力。诗人用简短的语言传达出丰富情感和深刻意境,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024.05.10
◆ 秋天联想
秋天,是个多么爽朗的季节
一切色彩
都透着成熟的气息!
绿的山
清的水
负重的果树
丰盈的田野
都毫无遮掩露出了丰满!
看啦
满树的苹果
那是谁造化的精灵
红扑扑的脸蛋像新娘般妩媚
葡萄、香梨、红枣儿
一个个高挑着个儿
争相比美
还有黄金般的稻穗
火烧般的高粱
她们都在金风里唱着一首歌
盼着人们早点把自己收回家……
轰鸣的机器终于出征了
听三秦大地
寨北江南
到处是奋斗的人群
人成了机器
机器也成了人
他们同心同德
不分白昼
他们要将秋天改个模样
要将田野另换新装
青山默守
碧水依旧
啊
我们的田野要谱写一首新的歌
歌里有老人的甜美
孩子们的欢笑
一切都变得靓丽剔透……
啊,秋天的田野
故乡的田野
祖国的田野
父亲般的执着
母亲般的宽容
我的爱是那么深沉……
【吉特赏析】
诗人以其富有画面感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田野的丰饶图景。诗歌开篇即确立了秋天的主题,并通过“多么的爽朗”一词,传递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接着诗人通过对绿山、清水、果树和田野的描绘,赋予它们生命的活力和秋天的丰盈,展示出秋天成熟的魅力。
在描写秋天的蔬果时,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拟人化手法,如将苹果比作“造化的精灵”、“新娘般妩媚”,葡萄、香梨、红枣儿则“争相比美”。这样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诗人进一步描述秋天里人们辛勤劳动的场景,通过“轰鸣的机器”和“奋斗的人群”,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人与机器几乎融为一体,共同为丰收的田野贡献力量。
诗人对秋天的田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眷恋,有老人的甜美,孩子们的欢笑,用“秋天的田野,故乡的田野,祖国的田野”这样的排比句式,表达了对田野的深厚情感。将田野比作“父亲般的执着”和“母亲般的宽容”,进一步强调了对这片土地和秋天的深沉的爱。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描绘秋天田野的丰饶和人们的辛勤劳动,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沈守华,女,中共党员安徽和县人,现居铜陵。曾任铜陵市华源麻业纺织公司行政保障部经理、部长,铜陵市烹饪协会创始人、常务会长、秘书长,和县诗词协会、铜陵市诗词学会、铜陵市炳烛诗书画联谊会理事,六百多首诗词诗歌作品发表于刊物。现为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中华诗词学、太白楼诗词协会会员,担任铜陵市人民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江淮文苑》《中国民俗文苑》等微刊顾问。

《中国诗苑》编委会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人才促进中心
【协办单位】安徽龙图包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省诗词协会驻界首市联络处
【文艺指导】董万英(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女工委副主任)
【顾问】应裕勇 沈守华 张秀清 张云华 赵宗明
【总编|创始人】厚韵
【执行总编】田甜 【主 编】孙秀华
【副主编】王华 崔少华 李辉 盖成国 郑文涛
【制作|统筹】杜学勇 张玲
【编辑|审校】应文君 戴永成 刘丽 房容 黄靖 李真 李慧
【法律顾问】朱磊 律师(安徽德恒律师事务所)咨询☎:17201576001
——本刊申明——
1、弘扬正能量,抵制负能量。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打赏不返还作者,支持都市头条•《中国诗苑》平台运营。
2、支持原创,培养新人;图未署名,来自网络,尊重老师,诚致谢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