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青松
文/韦可吹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有一个名人叫陈大鲁,1951年生,比我年长一岁。在文革中他作为济南下乡知青,来到沂蒙山区。因为身高195cm,会打篮球,不久被供电局招为正式工人。文革后拨乱反正,允许知青返城,因单位不舍得他走,而且回济南也不一定找到这样的好单位,又因为豁达大度,在沂源县交了不少朋友,所以没舍的离开。事实证明,他没走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的沂源县是央视报道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网上有据可查。又,在互联网时代,省城和县城相比,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优势。我的二弟所在的公司从沂源发展到济南后在济南定居,济南号称是全国四大火炉之一,这几天似乎神经被烤得不大正常,天天在广场上光着膀子声嘶力竭的唱歌,声称已经超过了李双江。
40年前的沂源县城很小,我也是喜欢广交朋友的人,为什么呢?朋友多了好办事啊。我经常去电业局家属院拜访一个当副局长的同学,同学与我喝酒时喜欢请他当陪客。初次与大鲁兄见面时吓了我一跳,30公分的差距使我必须仰视!起初我以为此君身材高大,在篮球场上是一员猛将,或许无暇读书,不通文墨,孰料大鲁兄饱读诗书,诗词书法俱精,堪称国学大师,比于丹厉害。尽管我比他矮30厘米,但我们俩的大脑容量和质量经过多次交手,互相感觉等量齐观,于是我们就成了朋友。我的同学和我和大鲁兄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从来不谈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柴米油盐,一见面先互相通报一下美国总统今天上了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然后就探讨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最佳方案。当然,我们的探讨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陈老兄退休后闲不住,光在家里读书写字写诗词感觉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于是他晚上去公园把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召集在一起,说,你们蹦跶也是蹦跶,不如我们组织一个老年歌舞团,正儿八经的请老师给你们排几个简单的舞蹈,节日上影剧院演出。大妈们一听高兴极了。弗洛伊德通过研究,认为人类是高级动物,有精神需求,不像普通哺乳类动物那样吃饱了就睡觉,起床后再去寻找第二天的午餐,人人都有表现欲望,土话叫显能。虽然徐娘已老,风韵不存,但是都自我感觉良好,要是穿上演出服,并且涂脂抹粉,那太美了。如果没有人组织,一个人穿上演出服,涂脂抹粉后跑到大街上,她敢吗?即便她敢,也会有好心人打110! 同时问问附近的精神病院,是不是失踪了一个病号。要是一大伙子徐娘,有组织的化妆后跑到大街上,例如闹元宵,那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风光无限的事,一个个还不都感觉自己成了白雪公主吗? 如果恰好有星探来牛郎织女景区旅游,正好一个电视剧组缺钱雇不起群众演员,把她们带去,她们不仅不会要工钱,肯定当时就把这个星探拖到蓝海大酒店。
大鲁兄学贯中西,既研究了西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也研究了东方孔孟庄老的国学,在成功地让她们粉墨登场了几次后成了这些徐娘们的精神领袖。徐娘们像虔诚的已死兰教徒崇拜哈没内衣一样对大鲁兄顶礼膜拜。于是大鲁兄就在此基础上组织退休干部职工成立了春松志愿服务队,自任队长,不仅在县城演出,还下乡采风,或者象征性地在令人瞩目的地方打扫点卫生,反正经常弄点动静上县视。因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退休老干部先进集体,他作为队长,赴京领奖,受到中央首长接见。合影时主席见如此高个,略感意外,第一个与其握手,这一幕当晚在新闻联播中出现,顿时名声大噪。可能他感觉自己的理想已经实现,又发现现在书法家太多,篆刻是个冷门,于是他急流勇退,卸掉队长的担子,由一个退休的组织部副部长接班,关起门来攻篆刻,我听说后前去一看,果然出手不凡。于是便请他给我镌刻一闲章,因为我是个附庸风雅,喜欢写点诗词和书法的人。陈老兄欣然允诺。我于是赠其五绝一首及对联一副作为报答,云:
五绝 治印
金石为材质,利刀运匠心。
千秋寓方寸,朴拙见深沉。
文章千古事,名利几文钱?
2024年8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