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
開甯.宁夏银川
又是一年初夏天,榴花开欲燃。
宋.王安石的《咏石榴花》:"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石榴红,叠心间,千层万层皆思念。榴花,有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美。在700多公里外的宁夏银川,突然就想起了陕西西安的榴花。
据说,石榴种子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首先在当时的长安城进行大量种植。火热的石榴花像美丽的女子穿着红色的裙子在自然的跳舞,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口感也着实味美。
当时皇帝知道石榴花后,甚是喜欢。便下令将石榴种植在自己的后宫骊山当中。现在华清宫七圣殿四周的石榴,据说就是杨贵妃亲自安排种的,杨贵妃亲手种在骊山之麓的一株石榴,至今依然浓密茂盛。
火热的石榴花,来到中国后,就成了诗人们吟诵的对象。杜牧在诗中写道:"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环。"
白居易更是把石榴花誉为"花中西施"——"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当时女子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为"石榴裙"。而石榴花常被用作美的代名词,如"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据说源自唐朝杨贵妃对石榴花的喜爱,以及她所穿的红色石榴裙。
很多古诗中都提到了石榴裙。刘禹锡有诗云"榴花裙色好",张先有词云"石榴花映石榴裙",黄庭坚有诗云"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红楼梦》中还有"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的情节。
石榴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繁荣昌盛;坚贞不渝的爱情;团圆和和睦;富贵、成熟的美丽;红红火火;旺桃花等等……
据说,石榴花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众所周知,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藩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特地从拉萨赶往青海迎接。不料回藏途中,腿染恶疾,随行御医一时医治无效。文成公主急中生智,从医书药典中发现石榴花能治松赞干布之病。便收集石榴花,采挖石榴花树根皮,捣烂敷用,果然消肿痊愈。
石榴花的娇艳欲滴,恰似青春的容颜;火红的石榴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动着热烈的生命之舞;石榴花开的季节,是夏天最富有诗意的时刻……
刘开宁写于2024年6月6日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