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台作家”王月芳
文/刘林飞
我与王月芳认识有三年多了,起初我只是在作协群里看到她的作品,素未谋面,后来有过几次采风活动才见了她。一个农家妇女,却用她握锄把种庄稼的手,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文学佳作,更令人惊奇的是,她从二十多岁开始钻研“周易”,几十年来,边学习边为需要的人服务,受到乡邻的赞誉。
她虽然没有多高的文化,却用一颗朴实的心,书写着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把生活的喜怒哀乐都融入到她的文字里。她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美好的回忆,传递人世间的温暖,给人以前行的信念和力量。她的笔下,家乡如诗如画,亲情浓重悠长,滋润着人们焦渴的心田。
她曾写过我和妻子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浆水豆腐进了城》《小城早市也繁华》等。我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曾想为她写点什么,可迟迟没有动笔。前些天看到她《情暖心田》新书,又惊又喜。惊的是她竟然出了书,喜的是她真的出了书!
前天晚上,我带着满心的祝贺来到她家。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被他们夫妻收拾的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走进屋里,画家王保真老师的一幅漫画肖像“锅台作家王月芳”立刻吸引了我:画面上的王月芳,齐耳剪发,手握钢笔,怀揣书本,目光中透出乐观坚毅的神情。正是这样一个身在农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妇,以顽强拼搏精神,乐观豁达心态,把所有的辛苦与劳累、悲伤与欢乐,全都书写在自己的文字里,表达出她面对世界的从容与坦荡。墙上还有几位艺术名人的作品,书法名家原旭东老师写的是:“厚德载物”。省书法协会会员刘金生老师的条幅:“境由心造,福源正茂”,另一幅则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新绛神剪梁西征老师的剪纸毛体书法《咏梅》。稷山作家宁水龙老师书赠的是一首诗:
致王月芳小妹
心洁如月,志坚沁芳。
锄带晨露,笔卷风情。
农家自乐,作家含情。
天佑人健,书卷生香!
短短一首诗,凝聚着对王月芳真实而高度的评价!
作家、画家、书法家的赞誉,还有那些获奖证书、奖状,不仅为这个农家小屋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更是对王月芳荷锄笔耕的充分肯定。
“锅台作家”,这是王月芳的真实写照。这里是她的书写平台,更是她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殿堂。在这里,她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汇聚在文字里,把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融化在生动的作品中,让人们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来自于锅台的文字,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烟火,生活的百态。她用最贴近生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真实的画卷,让我们在欢笑和泪水中,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从锅台走出来的作家,她的坚韧精神,不懈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执着,成为我们的楷模。我和她一样,都生活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我要学习她为家乡,为广大农民鼓与呼。这不仅要有吃苦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更要有大无畏的责任担当。
理想是崇高的,生活却是现实的。前行的路上,艰辛度日加重了行进的负担。相信历经坎坷的人生,更加锻炼了她的毅志,更积累了她的智慧。“当上天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历经风雨的人,早已看淡了人情冷暖,看开了世态炎凉,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海纳百川、豁达包容才是生命中的大智慧,坦然接受上苍赐给我们的一切,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情暖心田》,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坚守。这份执着,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我们有理由为她祝贺,我们更应该向她学习,用心投入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心观察生活,真实记录生活,用我们的视觉和笔触,书写属于我们的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刘林飞,微信名:教民稼穑风。稷山县西王村人,80后青年创业最美奋斗者。躬耕开拓未来,书写留痕人间。描绘家乡风情,追寻乡愁记忆, 记录生活故事,逐梦无悔人生!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现已退休。爱诵读,喜读书、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播讲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