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重遊赤壁,寻到定惠院旧址,想到了东坡在黄州历经的三位“君”太守(陈君式、徐君猷、杨君素。太守实为知州)。但陈君式(陈轼)的生平资料及工作履历鲜见于世,所见全部文字在出生一栏均为“?”。老蟹于2022年底去江西抚州市(古临川)及所属南丰县考察“南丰鳖”之余,发现陈君式与王安石和曾巩同既是临川老乡,不但仨是一生的好友,还发掘王、曾二位为陈轼写的诗章。于是,开始了较为漫长的“探寻太守陈君式”之旅。

(一)梳理:“二轼”黄州半年情
1080年二月,“二轼”以悬殊身份交集于黄州城。苏轼(以下称东坡)以罪人之身被解押到黄州城,陈轼(以下称君式)则以黄州知府(知州)身份负责安置并监管东坡。
同年七月,君式任职届满,“以朝奉大夫致仕”(致仕,主动申请提前退休)返乡养老。因此,“二轼”在黄州的交集仅为半年时间。
然,半年里“二轼”结下深厚的情谊。
先是安排东坡一家暂住在小庙定惠院,后在鄂州太守朱寿昌的周旋下,君式安排将江边旧官驿临皋亭进行维修,四个月后东坡二十余口家人一起入住。对此,东坡说是“全家占官驿,绝境天为破”,因为官舍、官驿是不能让戴罪之人入住的,这对于知州陈君式来说是冒有一定的政治风险。
二人分手告别时,东坡回首半年来的情谊,百感交集。但因特殊时期,他没有创作新诗以道离别之怀,只是将西汉李陵赠给苏武的三首诗抄录赠给陈君式。
三年后的1083年七月,陈君式病逝于故乡临川,噩耗传到黄州,东坡悲痛万分,回首陈君式对自己的关照恩情,作《祭陈君式文》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我以重罪,窜于江滨。君独愿交,日造我门”(其他人回避我,唯你君式太守与我交往,而且几乎每天登门来我处)。
(二)寻觅:史海鳞爪併大图
宋代的州府为朝廷直辖,太守与知州必须有朝廷和地方工作的履历,且大多是进士出身。那么,研究陈君式,必须从何年考中进士入手。北宋时,陈君式家乡临川有进士446人,其中晏殊和王安石为宰相。
经查,《抚州进士表》《宋代江西进士表》《宋代江西陈姓进士名录》,均没有“临川陈轼、陈君式”字样。于是,查找明清代《江西通志》《抚州志》《四库全书抚州卷》(1782年残本》等古籍,终于有发现。
《四库全书江西通志》(卷八十)有记载,可能是扫瞄件,错字误词太多,但太致能看明白,陈轼“临川人,知黄州,善待东坡”。
继续查。在《永乐大典》卷三千一百四十五发现有《临川志·陈轼传》,陈轼﹕“临川人,奏补入官,不谲随,仕辄龃龉。事亲孝,躬耕以养。亲没,为贫复出仕。元丰中知黄州,驭吏急而治民宽,郡境称治。时苏公轼谪黄州,人皆畏避,惧其累己,公独愿交,期与同忧患。以朝奉大夫致仕。”
这样,进士表(录)中无陈君式的问题得以解决,他即为“奏补入官”,即世袭祖上官职而“荫袭”“荫补”为官,且有要人举荐。而以同乡好友王安石时在朝中地位,举荐君式的的必大有人在。
(三)解谜:“兴鲁书院”恭轩诗
老蟹去抚州市(临川)“兴鲁书院”,得知东坡同朝王安石、同科进士曾巩均与陈君式皆为临川人,且是好友,还有故居位置。在年龄上,君式1020年生(1080年60岁退休),比王安石(1021年生,家住邓家巷,今上池村)岁大1岁、比曾巩(1019年生,家往城区曾家园)小1岁,家庭相距也不远(君式住黄土桥)。
兴鲁书院又名“兴鲁坊”,位于抚州市城区香楠峰东麓。1055年,时年36岁的曾巩因未中进士归家创办此书院,并在此传播孔子之道、曾子之学,故称他为兴鲁先生,书院名由此而来。书院还邀请过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名士讲课传道(期间曾巩拜了欧阳修为师)。这期间,陈君式与曾巩较多。1057年,第三次参加考进士已39岁的曾巩,与22岁的东坡参加同科朝考,同为进士,欧阳修是主考官。曾巩从23岁参考到39岁考中,期间中断了16年。
在此,老蟹寻到曾巩《赠陈君式恭轩》的七律一首: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叶养风烟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
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
“恭轩”为陈君式为门前一亩大小的竹园的命名(陈轼的“园曰中隐,轩曰恭轩”);“檀栾”,修竹)。还有王安石的一首《陈君式大夫恭轩》:
恭轩静对北堂深,新斸檀栾一亩阴。
膝下往来前日事,眼中封植去年心。
每怀樽斝沾余沥,独喜弦歌有嗣音。
肯构会须门阀大,世资何用满籯金。
于是,老蟹为陈轼的履历及事迹整理如下:陈轼,字君式,1020年出生于江西临川黄土桥,祖父为中散大夫(正五品上)。中举后因种种原因没参加进士考试,而是在家一边种田,一边照顾生病的父母十余年。因喜竹(檀栾)而在门前种植一片不大的竹林,为竹林命名为“恭轩”。其间,曾巩在家创办书院十余年,两人多交住。君式父母病亡后,其哭得眼睛近乎失明。服丧期满后,家里经济没落,他经王安石、曾巩反复劝说并推荐下,参加朝廷“奏补”的面试并通过。先在某省任刑部(司法)担任副职,有断案能力,为人正直,业绩显著,上调朝廷任职刑部(有人说他是“老刑侦”)。
有了地方和中央工作的经历,才于1077年调黄州任知州(中、下等州府为知州。五品;上等州府为太守,四品)。1080年7月60岁时,任满(宋时府官三年一届),“以朝奉大夫致仕”(申请提前退休。宋时文官70岁退体,武官80岁。朝奉大夫为五品)。有趣的是,同乡曾巩、王安石也分别于1082年和1083年批准提前退休。1083年7月,陈君式逝世,享年63岁。同年3月,曾巩卒于江宁(南京),享年65岁,葬于抚州南丰县祖墓。1086年王安石病逝于钟山(南京)半山园,享年66岁。(徐兴川)

本文作者徐兴川出生于1959年12月5日,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退休前任鄂州市水产局总工程师,期间于1991年至2000年任鄂州市武昌鱼研究所所长,2000年至2018年兼任鄂州市武昌鱼协会秘书长。2018年退休后于2021年任鄂州市武昌鱼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首席专家、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2023年10月完成30万字的《中国武昌鱼一一传奇与辉煌》一书,并由市政府交付国家某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约2024年7一8月份)。
